节日
节日,是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
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节日。一些节日源于传统习俗,如东亚的新春,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重阳节等。有的节日源于宗教,比如圣诞节、复活节、佛诞等。有的节日源于对某人或某件事件的纪念,比如各国的国庆节等等。另有国际组织提倡的运动指定的日子,如劳动节、妇女节、母亲节。
随着时间推移,节日的内涵和庆祝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而现时节日经常与假日相混淆,事实上大多数节日都没有法定假期,如中国部分传统节日如上元节、上巳节[1]、七夕等于两岸四地皆非假期,而华人三大节日则都是假日。
目录
节日来源
历法节气
中国自古以农为本,以农立国。早在7000多年以前,原始农业已经出现了南北分野,北方以粟作为主,南方以稻作为主。农业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春播、夏耘、秋收、冬藏,周而复始,年复一年。从远古时代起,中国先民就已掌握了反映农业生产特点的历法知识。相传,古代有黄帝、颛顼、夏、商、周、鲁六家历法,殷墟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历法纪年,《尚书·尧典》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的划分,战国时代发展为24节气。中国古代先后推行过100多种历法,其中(汉)太初历、(唐)宣明历、(元)授时历、(明)大统历、(清)时宪历,都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这些历法根据气候变化的特点,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24节气,72候,约365天,从而构成了岁时节日的计算基础。历法反映了农业生产规律,对指导农业生产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岁时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有些节日如立春、夏至、立秋、冬至等,则是由节气直接发展而来的。岁时节日与历日节气关系十分密切,但历日节气本身并非节日,除上述少数者外,只是为节日产生提供了前提,节日的形成还必须有一定的风俗为其内容。
风俗与礼俗相结合
讲究礼仪,每当重要节日来临,人们都要祭拜祖先,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如春节供奉祖宗牌位,寒食、清明扫墓,对待死者“事死如生”之礼在节日祭祖中得到集中体现。清明祭扫本来是民间风俗,唐玄宗时列入礼典,变成了礼俗。元宵节张灯风俗自汉代形成之后,历代都以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封建统治者对节日风俗的倡导,把风俗上升为礼俗,以礼仪教化人民,加速了节日的传播和发展,同时也把节日纳入了封建礼教的轨道。
民族性与地区性
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汉族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此外,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朝鲜族的“老人节”[2],傣族的“泼水节”,锡伯族的“西迁节”,彝族、白族、纳西族、布朗族的“火把节”,土家族的“七月会”,高山族的“丰收节”等等。这些节日都有其特殊意义和习俗,与汉族节日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传统节日。中国节日的这种跨民族、跨地区的特征,是历史上民族节日风俗互相交流、融合的结果,实际上也是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结果。在这种广泛交流、融合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了广泛的包容性,使中华民族产生了强大的内聚力,这也是侨居海外的炎黄子孙“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一个重要原因。
视频
节日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上巳节的节日起源,学习啦,2017-5-13
- ↑ 【延吉记忆】延边独有的节日——老人节,延吉新闻网,2017-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