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這個單位的辦公廳舍,現今仍舊座落在台北城北門外的三級古蹟[1],就是過去管理全台鐵道興建與營運的最高公廨,它的建築外觀也沾染了日治初期公廳,那種仿巴洛克式紅磚建築的風格,目前在整修中,整修後將移交台灣博物館管理,成為歷史展覽館。同時,在這個古蹟附屬的大禮堂、玄關等建物,同時還保留了清代台北火車票房[2]與劉銘傳建設的機器局留存下來的珍貴遺跡。因此這個建物可以說是歷經了百餘年,閱盡了清、日、民三朝的鐵道發展史。
目錄
簡介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包含廳舍、八角樓男廁、戰時指揮中心、工務室、電源室、食堂之6座建物,其所在街廓內現況各建築物為西元1919年至西元1943年代間逐步建造形成。其中八角樓男廁西元1919年完成、廳舍西元1920年完成、戰時指揮中心西元1943年完成、工務室應為西元1925年~西元1942年完工、食堂西元1932年興建。 台灣於西元1887年開始興築基隆至新竹的鐵路,並在此街廓一帶設置機器局,為台灣現代化之起點。日據時期,此街闊及週邊全部作為鐵道部使用,民國以後沿用為鐵路局,此處一直是台灣鐵路運輸之總部。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為磚木造建築,一樓為紅磚建築,二樓為木造結構,其樑柱與屋架結構以臺灣檜木興建。鐵道部的建築為英國維多利亞式的風格。部內保存由鐵道工場原址改建的大禮堂、玄關等空間,及清代第一代臺北車站與機器局遺留下來的構件。
歷史緣由
關於鐵道部的設立由來。台灣的鐵道事業在清領晚期就已完成基隆至新竹路段的鋪設工程。1895年的日軍武力接收台灣,日軍在登陸台灣之後,便指派陸軍工兵部著手修復既有的鐵道路線,並利用鐵路運輸在短短的三週之內迅速取得了北台灣的控制權。
與此相較,日軍在尚未鋪設鐵道的台灣中南部則是進軍極為緩慢,足足花費了四個月的時間才得以順利攻占台南城。有鑑於鐵道事業可說是控制台灣各地的重要利器,第一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便將修建連絡台灣南北部的鐵道線路視為施政的當務之急,在陸軍局下成立了「臨時台灣鐵道隊」,使其負責改良清代的原有鐵道和籌劃縱貫鐵路的興建。
然而,對於日治初期的總督府來說,需要投入龐大資本的鐵道事業顯然是個過於沉重的負擔。幾經權衡,總督府決定效法歐洲國家開放私有資本的做法,協助民間資本家成立台灣鐵道會社,並裁撤軍事性質濃厚的臨時台灣鐵道隊,另外以民政局的臨時鐵道課作為鐵道事務的主管機關。
尷尬的是,由於台灣鐵道會社遲遲無法募齊足夠的營運資金,迫切需要縱貫鐵路的總督府便決定將鐵道民營的方針改為收歸官營。1899年,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先是以發行公債的方式成功爭取日本帝國議會提供金援,接著強制解散台灣鐵道會社,由官方設立臨時台灣鐵道敷設部負責鐵道的鋪設與改建工程。
後藤新平以發行公債的大膽手段,成功獲得了修築縱貫鐵路的龐大資金。
其後,為了更有效率地統籌鐵道事務,總督府又將職權相近的臨時鐵道課與臨時台灣鐵道敷設部予以合併,另外成立直屬於總督府的鐵道部,並由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兼任部長,以此作為主管鐵道事務的最高行政機關。
至於鐵道部的辦公位址,總督府則是以位於台北城北門外、由台灣巡撫劉銘傳所打造的台北機器局東側用地充當鐵道部的臨時廳舍。
日治初期的鐵道部廳舍尚為中式的傳統建築。
值得注意的是,台北機器局原是劉銘傳為了讓台灣能夠自行製造軍械彈藥,因而在距離大稻埕碼頭、台北火車票房與台灣巡撫衙門甚近的北門外側所設置的官方機構,負責生產軍火、鑄造錢幣和維修鐵道等多項業務。
日軍接收台灣之後,機器局先是改組為台北兵器修理所和砲兵工場,到了1900年總督府將廠區移交給鐵道部,遂被改稱為台北工場,成為台灣鐵道工程的製造與維修重鎮。
鐵道部台北工場。
1908年,在鐵道部的主持規劃之下,北起基隆、南至高雄的縱貫鐵路終於宣告竣工。隨之而來的,便是鐵道和車輛修理業務的大幅增加,進而出現原有房舍不敷使用的棘手問題。
與此同時,報章雜誌也開始批評現有的鐵道部建築過於老舊破敗,呼籲總督府出資營造一棟宏偉氣派的嶄新廳舍。是故,總督府不僅對台北工場進行擴建工事,更獲得日本帝國議會的資金挹注,委託營繕課技師森山松之助在台北工場的南側位置進行新廳舍的設計工作。
森山松之助
森山松之助為日治中期的知名建築師,亦在台灣留下了許多代表作品。[3]
針對鐵道部設計案,森山松之助除了使用他所擅長的紅磚材料作為建築主體之外,更大量使用了台灣檜木作為建材。1920年,鐵道部的新廳舍工程總算正式完工,成為台灣當時相當知名的「半木式」建築,亦形成「南廳舍、北工場」的建築布局。即便台北工場後來因為空間不敷使用而搬遷至新建的松山工場(即台北機廠),依然無損於北門一帶在台灣鐵道事業上所具有的特殊地位。
國民政府在1945年接收台灣治權以後,便將北門外的鐵道部廳舍作為新成立的台灣鐵路管理委員會(簡稱「鐵委會」)所在地。1948年,鐵委會改組為台灣鐵路管理局,而鐵道部建築依然是全台鐵道事業的行政中樞,直到台鐵局於1989年遷入新完工的第四代台北車站,鐵道部廳舍才逐漸撚熄昔日的繁忙華燈,一變成為年久失修的古蹟建築。
鐵道部園區建築
一、鐵道部
1918年5月鐵道部廳舍第一期完工,取代原本使用的清代機器局四進衙門,由鐵道部下屬各課室使用。鐵道部廳舍為磚木構造,外廊樓板採用鐵軌混凝土構造。正面以兩座塔樓塑造主要入口意象,一樓順著路口轉角設計圓弧造型,並於兩側各設三根古典柱式,二樓為雙柱支撐的兩米陽臺外廊,單斜屋頂上置大型老虎窗,一樓大廳以弧形天花板及柱列界定空間,由木作中央樓梯至二樓,室內多處天花板及牆面以灰泥雕塑裝飾,並採用臺灣少見的橢圓形天花板。
二、食堂
由「職員食堂」與「經理課會計係辦公室」兩棟建築組合而成,職員食堂建於1932年,為木造二層洋式建築,設計者不詳,可能是鐵道部工務課設計,也可能借調總督府營繕課技師栗山俊一,紺田隆太郎承造。經理課會計係辦公室建於1941年,同為木造二層建築物,設計者與營造者皆不詳,以樓梯與走廊連接廳舍及食堂。食堂屋頂金屬托架做工精緻,屋身木料多為二度使用其他拆卸建築的再生木材,室內天花板及屋樑外表採用德式工法拉毛質感,一樓外牆使用拼接式德式雨淋板為其特色。
三、八角樓男廁
建於1919年,為磚造一層樓歷史主義風格建築,因職員以男性為主,因此只設置男廁。屋頂砌石板瓦,主結構為鋼筋混凝土中空八角柱,上方為通風口,和外牆間由八根鋼筋混凝土樑相連接,宛如一把撐開的傘,八個小便斗圍繞在八角柱周圍,有門便所則分佈於八角形的的兩個邊,每個邊有兩間共四間,便所後方配置便於清除的戶外化糞池。外牆以洗石子、牆面分割線來表現仿石砌的古典風格。
四、電源室
創建時間早於1925年,可能為機械發電,或做為蓄電廠的單層供電場所,歷經多次增建,為配合南廳舍、北工廠的基地走向,平面形成曲折特殊角度。構造為有扶壁柱磚造承重牆身,木造桁架屋頂,上方設有俗稱太子樓的通風散熱氣窗。
五、工務室
興建年代應為1934年臺北工場遷出後,為洋式風格木造單層木造建築,長約44公尺,立面開窗佔牆面八成,強調室內採光。最早為工務課庶務係及改良課長室,其後歷經三次以上隔間牆增改建,最下端為鋪設防蟻混凝土地基、中間為雨淋板及灰泥牆體與門窗開口,屋頂形式為四坡水,鋪設棧瓦。
六、戰時指揮中心
座落於園區西北側,1943年興建,設計者為鐵道部工務課技手鳥巢英一,為鐵道部高層員工避難之處,以鋼筋混凝土建造,分為上下兩層,上層露出地面約7公尺高,為避彈而採圓錐造型,外部防護壁為戰後因應國共內戰增建。內層入口設有防爆鐵門,下層埋入地下,室內壁面有包括車站、橋樑、河川、隧道在內的全臺鐵路圖,並有通風口與地面相連。
七、清代機器局遺構
因捷運松山線施工發現於2006年,石砌牆高兩公尺餘,牆身為夾心構造,兩側為疊石、中央以粘土與卵石填充。隨後試掘於地下約60公分處發現石板古道,此石板路每隔50餘公分鋪有南北向石條,石條約為城牆石尺寸,其間鋪以卵石,與舊照片所見石版道路形式相同,為劉銘傳推行洋務運動時期所建機器局相關建築。
八、臺北工場
原名車輛修理工場,建於1909年,面寬24公尺,南向朝廠內與北向朝大稻埕,各有塔樓與山牆做為歷史主義風格的完整表情,在圓弧山牆後方設有太子樓,是供廠房通風換氣的氣窗。東西向兩側共以六股承重磚拱牆組成,形成六座拱門供車輛進廠維修的六股軌道通過。屋頂為兩坡落水,屋架為採用跨距達17公尺的洋式鐵軌桁架,是劉銘傳推行洋務運動時,購入歐洲廢棄鐵軌,採用鐵軌熱熔式鉚釘(rivet)鉚接焊組而成的第一代大稻埕臺北火車站棚架鋼構,屋面鋪設亞鉛板瓦。戰後改為臺鐵禮堂,朝向廠內的南向立面拆除原本切角屋頂木造玄關,增設一座古典三角山牆的弧拱門廊,並拆除太子樓與圓弧山牆改為三角山牆。鐵路地下化後建造市民大道拓寬馬路,拆除北側雙塔樓與兩座拱門的開間進深,捷運松山線路線劃定後,禮堂位於地下路線通過的上方,為了施工需要由捷運局向臺鐵購地預定拆除老禮堂,經專家學者勘查,認為這座建築乘載臺鐵人各種局內活動的共同記憶,捷運局同意先調查紀錄,清除室內地坪挖掘出原有工場為放置修車鐵軌,由卵石與混凝土構成的道床地坪,以玻璃纖維翻製拓模記錄並保存少許道床混凝土塊。
戰後發展
戰後鐵道部改為臺灣鐵路管理局。因都市計畫劃道路塔城街於1967年開通,切斷與西側鐵道部官舍群連結形成今日所見的街廓。1992年臺北市政府指定鐵道部廳舍為三級古蹟,1993年臺鐵總局遷移至臺北車站新廈。2005年文建會委託東海大學、中原大學進行古蹟調查研究及再利用規劃,2006年交通部與臺灣鐵路管理局,以及文建會與國立臺灣博物館簽訂臺灣博物館系統聯盟協議書,鐵道部古蹟修復再利用工作正式開始,以「鐵道部博物館園區」為基礎概念,目標為建置現代性展示主題之複合使用園區,並整合周邊都市及歷史涵構。2007年文建會指定為國定古蹟,並納入八角樓、食堂、電源室、工務室、戰時指揮中心為古蹟範圍,臺北工場及清代機器局遺址則分別由臺北市於2008年級2010年指定為市定古蹟,2009年起由臺博館代管此區土地建物。規劃中的鐵道博物館展示主題將主要架構在古蹟與基地、鐵道文化及現代性等相關議題之上,未來也將涉及整合西側原機器局工廠範圍內E1E2街廓。[4]
事件年表
年代 | 事件 |
---|---|
1884年 | 臺灣巡撫劉銘傳聘請英國與德國顧問,於淡水河碼頭內建造機器局,組裝槍砲彈藥及鑄造貨幣,內有鎔鐵所、鍛工場等。 |
1895年 | 日本軍方接收機器局,改為臺北兵器修理所,製造並修理陸軍所管兵器,可製造彈丸、信管、小銃丸及藥筴、船舶、鐵道鐵橋等,之後改稱為臺灣砲兵工廠 |
1900年 | 由陸軍省移交鐵道部,同年改為臺北工場。1908年臺灣西部縱貫鐵路開通,鐵路交通運量與車輛維修需求大增 |
1909年 | 臺北工場向東擴張,新建車輛修理工場、塗工場。 |
1915年起 | 拆除基地南邊原有建物 |
1918年 | 新建鐵道部廳舍,與臺北工場並存,成為南廳舍、北工廠配置, |
1934年 | 臺北工場搬遷至松山(今國定古蹟臺北機廠)為止,街廓內原有將近四十棟建物。 |
2005年~2013年 | 興建捷運。街廓內原有將近四十棟建物,古蹟修復拆除不保存者,目前尚餘十棟,其中包含八處法定文化資產。 |
2017年 | 「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古蹟修復導覽活動。 |
2020年(預計) | 完工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