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子口
臘子口是岷山山脈的一個重要隘口,是川西北通向甘南的門戶,口寬約30米,周圍是崇山峻岭,地勢十分險要。兩個懸崖絕壁間夾着一道窄窄的山溝向上延伸,兩邊絕壁峭立。山中一道河水急流而下,隘口處的河上架着一座木橋,橫跨於兩岸陡壁之上,是通過臘子口的唯一通路。被國家確定為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目錄
景點簡介
1935年9月15日,黨中央、毛澤東率領紅一方面軍一、三軍團和軍委縱隊離開俄界(今迭部縣高吉村),沿白龍江東岸向臘子口前進。一軍團第二師四團為先遣團,與國民黨新編十四師魯大昌部進行了殊死博戰,終於17日凌晨3時左右,勝利攻破了魯大昌部重兵據險扼守的天險臘子口,打開了中央紅軍北上進入陝甘的通道。
當年的天險如今已大道暢通,柏油鋪面,省道南北縱橫,天險變通途,臘子口成為追懷往事,憑弔先烈,宣傳和接受紅軍戰鬥英雄事跡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遊人至此,可實地憑弔當年紅軍攻打天險的輝煌歷史,並可欣賞周圍優美的自然景色[1]。
主要景點
臘子口地勢極為險要,據說兩蜂底端相連,峽長30米,寬不足8米,崖高500米,崖頂相距不過1米,崖下是滾滾的臘子河。國民黨守軍的碉堡就建在峰頂,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2005年,臘子口戰役遺址作為甘肅省8個紅色精品旅遊區之一,被國家確定為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並列入全國30條精品紅色旅遊線路。
位於迭部縣東北部的臘子鄉,西距迭部縣城105公里,北距岷縣72公里。臘子口是川西北進入甘肅的唯一通道,是甘川古道之「咽喉」。整個隘口長約30米,寬僅8米,兩邊是百丈懸崖陡壁,周圍是崇山峻岭,抬頭只見一線青天。水流湍急的臘子河由北向南穿越隘口,地勢十分險要,易守難攻,自古就有「天險門戶」之稱[2]。
聖地旅遊
紀念館
以紀念館建設為龍頭,把臘子口戰役紀念館作為政治工程、文化工程、經濟工程,使其成為迭部紅色旅遊的龍頭基地。
近年來,甘肅迭部縣充分挖掘臘子口戰役遺址及紀念館,俄界會議等革命遺址所蘊含的歷史、文化、精神和思想內涵,整合資源,傳承長征精神,精心打造「天險臘子口」品牌,大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3]。
紀念碑
為了紀念臘子口戰役,甘肅省人民政府於1980年8月21日在臘子口戰役紀念地修建了紀念碑。1993由迭部林業局出資重建。紀念碑南、西兩面鐫刻着楊成武將軍親筆題字「臘子口戰役紀念碑」,供旅遊者和行人瞻仰;北面鐫刻着省人民政府對臘子口戰役的簡介和對革命烈士仰慕緬懷之碑文:「臘子口戰役的輝煌勝利將永遠彪炳我國革命史冊;在臘子口戰役中光榮犧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4]。
天險臘子口
臘子河谷地處迭山重巒疊嶂的峽谷之中,自古為北連洮岷南通四川的天然通道。臘子口天險雄踞臘子河,有東西兩座山峰聚攏形成一道石門,歷為兵家必爭的險關要隘。整個隘口長約30米,寬近8米,兩面是斧劈刀削般的懸崖絕壁,水流湍急的臘子河由北向南縱穿隘口。隘口處橫架一座1米多寬的小木橋。實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門戶,是甘川古道之咽喉。它因著名的長征戰役--臘子口戰役而名揚天下,蜚聲海內外。
臘子口國家森林公園
臘子口森林公園始建於1999年,2003年被評審為國家級森林公園。現有鐵尺梁[5]、一線天、梅鹿溝、老龍溝、臘子河和朱李溝六大景區,總面積486平方公里。臘子口地處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內原始森林高山峽谷地帶,是紅軍長征臘子口戰役發生地。沉積着豐厚的綠色森林生態、自然山水文化、長征紅色文化、地域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等旅遊資源。臘子口國家森林公園規劃6個景區,88個景點,其中自然景觀60個,占68.2%;人文景觀28個,占31.8%;Ⅰ、Ⅱ級景點72處。
視頻
臘子口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鏡頭·長征路上】攻克臘子口 天險變通途,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2016-10-16
- ↑ 文化·旅遊:紅色臘子口,甘肅日報 2011-04-18 04:22
- ↑ 解讀長征(29):紅軍用什麼戰術突破北上天險臘子口,人民網,姜廷玉,2016年09月19日13:53
- ↑ 攻破臘子口,益陽日報
- ↑ 七色甘南-天險臘子口、鐵尺梁,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