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腦下垂體

垂體(英語:pituitary gland,亦稱為腦垂體)位於腦底部的中央位置,在蝶骨(sphenoid bone)中的蝶鞍(sella turcica)內,它的上方有視神經經過,兩側被海綿靜脈竇(cavernous sinus)所包圍,它的底部為蝶竇(sphenoid sinus)及鼻咽(nasopharynx)。整個垂體大小約1.3x0.9x0.6厘米,重量約0.6克,可分為垂體前葉、垂體後葉,其中前葉約80%,後葉約20%。

目錄

基本介紹

垂體組織學來源:垂體由外胚葉原始口腔頂部向上突起的顱頰囊與第三腦室底部間腦向下發展的漏斗小泡兩者結合而成。顱頰囊下端形成垂體管(顱咽管),後由於露骨閉合,使得顱咽管與口腔頂部隔開。顱頰囊前壁發育成垂體垂體前葉遠側部及結節部,後壁形成中間部。而漏斗小泡發育成垂體後葉、漏斗柄、正中隆起。因此,垂體前葉和垂體後葉組織學來源是不同的,其功能各自分工也不同。被稱為人體「內分泌腺之首」。

器官組成

垂體是人體最重要的內分泌腺,分前葉和後葉兩部分。它分泌多種激素,如生長激素、促甲狀腺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促性腺素、催產素、催乳素、黑色細胞刺激素等,還能夠貯藏下丘腦分泌的抗利尿激素。這些激素對代謝、生長、發育和生殖等有重要作用。

垂體功能

垂體各部分都有獨自的任務。腺垂體細胞分泌的激素主要有7種,它們分別為生長激素、催乳素、促甲狀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黃體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和黑色細胞刺激素。

神經垂體本身不會製造激素,而是起一個倉庫的作用。下丘腦的視上核和室旁核製造的抗利尿激素和催產素,通過下丘腦與垂體之間的神經纖維被送到神經垂體貯存起來,當身體需要時就釋放到血液中。

垂體激素的主要功能如下:

生長激素:促進生長發育,促進蛋白質合成及骨骼生長

催乳素:促進乳房發育成熟和乳汁分泌

促甲狀腺激素:控制甲狀腺,促進甲狀腺激素合成和釋放,刺激甲狀腺增生,細胞增大,數量增多

促性腺激素:控制性腺,促進性腺的生長發育,調節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等。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控制腎上腺皮質,促進腎上腺皮質激素合成和釋放,促進腎上腺皮質細胞增生

卵泡刺激素:促進男子睾丸產生精子,女子卵巢生產卵子

黃體生成素:促進男子睾丸製造睾丸酮,女子卵巢製造雌激素、孕激素,幫助排卵

黑色素細胞刺激素:控制黑色素細胞,促進黑色素合成

抗利尿激素:管理腎臟排尿量多少,升高血壓 (由下丘腦產生,儲存於垂體)

催產素:促進子宮收縮,有助於分娩

腦垂體是人體最重要的內分泌腺,是利用激素調節身體健康平衡的總開關,控制多種對代謝、生長、發育和生殖等有重要作用激素的分泌。人在40歲後,腦垂體萎縮,人體迅速衰老。[1]

參考文獻

  1. 腦下垂體是什麼?」,39問醫生,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