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能高山別稱能高主山能高山主峰,位於臺灣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與南投縣仁愛鄉精英村之間,為台灣知名山峰,也是台灣百岳之一。能高山高3,262公尺,屬於中央山脈,位置約在台灣中部,南方有能高山南峰,北邊連接南華山奇萊南峰

能高山座落於中央山脈的主脊之上,能高越嶺道縣界啞口的南邊,在日據時代與第1高山─新高山(玉山)、第2高山─次高山(雪山)合稱為「台灣三高」,因山名中都有個高字。但能高山高度在臺灣排名第62名,較前兩者矮了超過500公尺。

目錄

山形

能高山特色為高聳,頂峰遍佈草原。峰脊狹長,呈弓形向西彎凸,橫看成嶺側看成峰,極具山嶽造型之美。

能高越嶺道

瑞太古道舊稱幼哈林道,為連結瑞里及太和之山道,至今超過百年歷史。

清光緒年間,漢人以獵槍、鐮刀等日常生活用品,和當地原住民交換土地,移入的住民增加,因而開闢瑞太古道方便各聚落間的聯繫,是早期先民遷徙入墾與農產運輸的主要交通要道。 後來日治時期,為方便瑞里、太和地區居民擔送農產與通學,1931年古道進行修改工程。抹油坑、英雄坡、魔窟石洞到回頭嶺這一段,是始建於清代1870年代的古道,而抹油坑、望天崖到回頭嶺這段,是1931年改建的古道。

古道全程行走在孟宗竹林之中,當陽光穿透間隙灑下光束時,特別寧靜,而一路竹林聲沙沙作響。[1]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 楊建夫,《台灣的山脈》,2001年,臺北,遠足文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