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氏無刺鱝
聶氏無刺鱝 |
---|
學名 Aetomylaeus nichofii 命名者 Bloch & Schneider, 1801 英文名 Nieuhof's eagle ray 別名 Aetomylaeus huletti、魴仔、 燕仔魴(澎湖)、青帶圓吻燕魟、 飛魴仔(澎湖)、佛祖燕(澎湖) 觀賞魚/食用魚 否/否 最大體長 65 cm |
分類 |
綱 軟骨魚 Chondrichthyes 目 燕魟 Myliobatiformes 科 鱝 Myliobatidae 屬 無刺鱝 Aetomylaeus |
聶氏無刺鱝,體盤非常寬,其寬度為長度之1.67倍,吻短,上下頜有齒7列,鰓裂小型,五鰓裂約等大,背鰭一枚,小型,起點約與腹鰭末端相對,尾長,纖細如鞭狀,無尾棘。體盤背面黑褐色,有與胸鰭後緣平行之青色帶5~6條,腹面白色,散布藍色斑塊,尾具不明顯之暗褐色橫紋。[1]
目录
棲地環境及深度
為暖水性近海底棲善於游泳的中小型魚類。棲息深度0~70公尺
有時會出現在大洋中,常於中表層活動,而於底層覓食,以甲殼類及貝類為食。
分佈
西印度洋:波斯灣至菲律賓,北至韓國和日本南部,南至澳大利亞北部。可能在紅海以及非洲東部和南部。e印度-西太平洋,從波斯/阿拉伯灣向西至印度尼西亞,再向北至台灣,中國和日本南部。臺灣分布於西南部。[2]
繁殖
表現出卵胎(胎盤胎生),胚胎最初以卵黃為食,然後通過特殊結構間接吸收富含粘液,脂肪或蛋白質的子宮液,從而從母親那裡獲得更多營養(參考文獻50449)。生下約4隻幼崽;出生於WD約17厘米(Ref.58048)。
保育
脆弱(VU) (A2bd);評估日期: 2015年10月10日
參考文獻
- ↑ 聶氏無刺鱝,fishdb.sinica.edu.tw
- ↑ Aetomylaeus nichofii,fishbas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