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付振雙)
作品欣賞
美麗
敦煌文物研究院院長樊錦詩一生致力於石窟的考古、科學保護和管理,被譽為「敦煌女兒」。
1963年時,剛剛從北大考古系畢業的樊錦詩成了敦煌研究所的一名工作人員。初到敦煌,她就迷上了那些大大小小的洞窟、絢麗優美的壁畫以及形態各異的泥質彩塑。當她來到大名鼎鼎的大像窟時,卻發現窟里搭起了30多米高的空心架子,原來,大佛像正在被維修。
這尊大佛像製作於唐玄宗時期(公元8世紀初),被譽為「敦煌石窟」的代表作,它高達26米,頭部長達7米。樊錦詩懷着激動的心情,仰頭瞻仰着佛像,只見大佛闊面重頤,輪廓分明,神態安詳,服飾紋路流暢。剎那間,她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肅穆和莊嚴。看着身邊的架子,樊錦詩突然想到:難得有架子,我何不趁此機會爬上去,近距離地領略大佛的俊美呢?於是,年輕的她不顧維修人員的勸阻,冒着有可能摔下來的危險,一步步、手腳並用地爬上了架子。
在接近最頂端時,累得氣喘吁吁的她無意中發現,自己的眼前有一截如同枯樹幹一樣的泥塑,仔細一看,原來是大佛的嘴唇。樊錦詩怔住了。她不敢相信,自己剛剛在地面上看到的大佛嘴大唇厚,線條優美,此刻卻只覺得大佛的嘴非常難看,嘴唇皮還外翻出來,實在讓人不忍多視。樊錦詩無奈地將目光轉向大佛的臉頰,遺憾的是,先前讓她心動的美也已蕩然無存,留下的只有粗糙的、斑駁的泥塑表面。樊錦詩很失望,因為她實在無法找到一個與美麗有關的詞語來形容自己眼前的大佛。
然而,當她回到地面後,她卻再度發現,大佛的嘴唇仍舊是那麼的豐滿圓潤,它的面部神韻還是那麼的自然,樊錦詩再次瞬間肅然起敬。她突然明白,大佛一直都是很美的,自己在架子上覺得它難看,是因為她太在意某一個點,而實際上,美麗往往是由合適的距離和恰當的角度創造的。
作者簡介
付振雙,必讀社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