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天嬋
羅天嬋[1] [2] (1934.12.29— ),生於廣東韶關,原籍今梅州市梅縣客家人,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位杰出的抒情女中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歌唱演員,國家級廣東南音唱法的重要傳人,並是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代表。 [3]
羅天嬋 | |
---|---|
出生 |
1934年 广东韶关 |
国籍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民族 | 汉族 |
教育程度 | 中央歌舞团 |
职业 | 歌唱家 |
知名于 | 任首席女中音独唱演员 |
目录
演藝經歷
羅天嬋自幼酷愛音樂,憑天生純淨明亮而富有魅力的歌喉,1950年考入廣州師範幼兒示範科學習鋼琴演奏和聲樂演唱,在校時就常常登台演唱,畢業後於1953年考入中央歌舞團聲樂研修班,先後師承楊金嵐、張利娟、孫家馨、魏啟賢等歌唱家。她虛心學習,刻苦磨練,1955年畢業並取得文學學士學位,後留中央歌舞團合唱隊及中央樂團獨唱組任首席女中音領唱及獨唱演員。
羅天嬋歌聲裡往往有一種獨特的藝術魅力。她以抒情見長,最大的特點就是善於用情,她的音色甜美柔暖,音質純淨清亮,音域寬廣流暢,時而高亢華麗,時而飽滿低沉,她的胸腔共鳴豐滿結實,演唱行腔委婉而又勁道 ,聲音穿透力強,情真意切,韻味真醇,她吐字清晰卻又不影響音型和共鳴,語法講究而富有韻律感,豐富的音色變化更增添了歌聲的感染力,做到了聲音色彩的多樣化。
1985年6月她隨國家藝術團赴墨西哥、美國演出。演唱的代表曲目包括外國古典歌劇如《迷娘》、《卡門》、《伊凡蘇薩寧》等選曲,另有《打起手鼓唱起歌》、《紅莓花開》,美國影片《音樂之聲》插曲等均收入羅天嬋獨唱專輯裡。另外她還曾多次隨團出訪加拿大、印度、日本、泰國、菲律賓以及港澳地區,所到之處她的演唱均受到聽眾的讚譽和好評,至今還令人印象深刻。
2005年5月羅天嬋與一批享譽海內外的老一輩藝術家在廣州參加了“永恆的旋律--2005年名家名歌廣東演唱會”,受到廣泛而熱烈的歡迎,屬於客家人的羅天嬋特為家鄉的父老鄉親獻上了一曲廣東南音《歌唱農村新面貌》。 [4]
成就荣誉
凡是听过罗天婵演唱的人,都会感觉到她的歌声里有着一种少有的艺术魅力。其歌唱以抒情见长,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用情,她的音色甜美柔暖,音质纯净清亮,音域宽广流畅,时而高亢华丽,时而饱满低沉,她的胸腔共鸣丰满结实,演唱行腔委婉而又劲道 ,声音穿透力强,情真意切,韵味真醇,她吐字清晰却又不影响音型和共鸣,语法讲究而富有韵律感,丰富的音色变化更增添了歌声的感染力,做到了声音色彩的多样化。
每当选到一首自己钟爱的女中音声乐作品时,她总是要反复琢磨,尽情吟味,用心设色,因而使她在二度演唱创作中对歌曲情调的把握十分准确到位,对语言与音乐的结合处理也非常得体,从而在风格和技巧上都自创一格!她敢于大胆用情,使音调能够融情而出,婉转自如,动人肺腑,成为有“根”之歌,有“心”之曲。近四十年来,她还受邀为国内许多著名的电影制片厂配录了不少经典的影视插曲,如《思乡曲》《湘累》《春光好》等,其首唱代表作还有《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歌唱农村新面貌》《补衣歌》《加米拉之歌》《向北京致敬》《母爱之歌》《克拉玛依之歌》《胡笳十八拍》《摇篮曲》《孤独的牧羊人》《五木催眠歌》《五彩缤纷》《哈巴涅拉舞曲》《红莓花儿开》等数首中外名曲。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