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迪尼亚大陆
罗迪尼亚大陆(Rodinia,来自俄语 Родить,诞生;或 Родина,祖国)是古代地球曾经存在的超大陆,这块超大陆的合并程度比较高,是由当时几乎所有陆块合并而成。根据板块重构(Plate reconstruction),罗迪尼亚大陆存在于新元古代(11.5亿到7亿年前)。罗迪尼亚大陆是由存在于20到18亿年前的哥伦比亚大陆分裂后的陆块合并形成的。罗迪尼亚大陆和另一个超大陆盘古大陆已经是地球历史上广为人所接受的曾经存在的两个超大陆。
罗迪尼亚大陆在新元古代分裂,分裂的陆块之后在3到2.5亿年前合并成盘古大陆。相对于3亿年前的盘古大陆,目前对罗迪尼亚大陆的地球动力状态所知甚少。目前可以从古地磁学所提供的线索得知个别板块在罗迪尼亚大陆时代的纬度,但当时所在的经度则要靠现已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相似地质特征来推测。
大约7亿年前成冰纪的时候,地球进入雪球地球状态,全球温度急遽下降。埃迪卡拉纪和寒武纪的生物快速演进[1]一般认为是因为罗迪尼亚大陆的分裂引发。
目录
对古生物与生命影响
不像后来的超大陆,罗迪尼亚大陆是个荒地。罗迪尼亚大陆在生命在陆地上出现前就已存在;因为当时臭氧层尚未形成,过于强烈的紫外线使陆地不适合生命生存。尽管如此,罗迪尼亚大陆对于海洋生物的影响相当明显。
在成冰纪,全地球经历了大规模的冰河时期,平均温度至少相当于现在最冷气温。罗迪尼亚大陆可能被冰河或南极冰帽覆盖。
低温可能使大陆分裂的效应增强。地壳底下的地热能到达一定峰值后大陆就会开始分裂。由于温度较高的岩石密度较小,将会被抬升至相对于周遭岩石较高的高度。这些较高的区域温度较低,使冰不融化,也许可以解释埃迪卡拉纪的许多冰川。
陆地分裂造成新的海洋,海底扩张开始,产生温度较高,密度较低的海洋地壳。因为密度较低的关系,这些温度较高的地壳不会沉入温度较低,密度较高的地壳,而是向上抬升造成海平面上升,形成许多浅海。
因为海洋面积增加,蒸发量增加造成降雨量增加,加快裸露岩石的风化。18O:16O 的同位素比例资料输入电脑模型,显示因为喷出岩的快速风化,增加降雨量使温室效应减弱,造成雪球地球。
增加的火山活动使海洋的环境增加了许多生物的养分,在早期生命演化扮演重要角色,早期大陆的移动所带来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启动了显生宙[2]。
视频
罗迪尼亚大陆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折期深海的演化与寒武纪“生物大爆发”,豆丁网,2016-10-19
- ↑ 显生宙,化石网,201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