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褐鯉·
分布
特徵
分類
文化
鯉與中華文化
鯉魚自古就是吉祥的象徵,因此古詩中也經常出現各種鯉魚的形象,作為一種精神寄託。
由於鯉魚的「鯉」和「利」 諧音,故有「漁翁得利」、「家家得利」之說。其他「富貴有餘」 、「連年有餘」也多指鯉魚。
坊間更廣泛流傳鯉魚跳龍門之說。
鯉與四大家魚
四大家魚中沒有鯉魚的第一個原因是傳聞唐朝的皇帝姓李,
而鯉與李諧音,犯了皇帝的忌諱,於是把鯉魚改稱為「赤鯶公」[2]。
當時朝廷還頒了一項法令,規定捕到鯉魚必須放生。
全國上下不准吃鯉魚,誰賣鯉魚就要受罰,並且打60大板。
這樣,就沒有人再養鯉魚了,使傳統的養鯉業受到了嚴重摧殘。後來的四大家魚中當然就不會有鯉魚。
另一說法是把重點放在就「家魚」的定義上,
據說鯉魚可以自然繁殖而青、草、鰱、鱅卻是需要人工繁殖的,鯉魚不能算是完全的「家魚」,
所以不能位列其中。不過這說法也沒有依據。此外,很早之前人們就懂得以基塘農業來同時發展蠶絲業和養殖鯉魚。
第三個解釋是一些人認為「家魚」的故鄉就是江浙地區(湖南、湖北、江蘇、浙江)一帶,
而江浙地區很少有人吃鯉魚,因此養殖的也就比較少,故鯉魚不算是普及的「家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