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紅花崗區遵義市轄區。位於貴州省北部。總面積595平方千米。總人口51萬人(2012年)。有漢、苗、仡佬、土家等民族,以漢族為多。全區轄8個街道、8個鎮:老城街道、萬里路街道、中華路街道、南門關街道、延安路街道、舟水橋街道、中山路街道、北京路街道、長征鎮、巷口鎮、南關鎮、忠莊鎮、海龍鎮、深溪鎮、金鼎山鎮、新蒲鎮(由新蒲新區管委會管理)。區政府駐忠莊鎮海爾大道。

地處大婁山脈的東南山麓地帶,從西北向東南逐漸降低。年均溫15℃,年降水量1099毫米,河流屬長江水系,主要河流湘江流經區境12.5千米。礦藏有錳、硫鐵、水泥灰岩等。川黔鐵路、G75蘭海高速、210國道、326國道、205省道過境。革命歷史名城。紀念地有遵義會議會址[1]、紅軍總政治部舊址以及紅軍長征時遵義地方工作部等。

目錄

歷史沿革

唐貞觀十六年(642)設遵義縣,宋淳熙三年(1176)為播州治所,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置遵義府,府縣同城,1913年廢府存縣。1950年析遵義縣城區設遵義市。1951年市縣合併,1952年市縣分置,1958年再度合併,1961年市縣分置,1997年撤市設紅花崗區。

1996年,紅花崗區面積318.5平方千米,人口粵42.5萬人,轄10個街道、8個鎮:中華路街道、萬里路街道、延安路街道、老城街道、中山路街道、北京路街道、南門關街道、洗馬路街道、舟水橋街道、上海路街道、長征鎮、南關鎮、忠莊鎮、高橋鎮、董公寺鎮、海龍鎮、禮儀鎮、巷口鎮。

1998年,將遵義縣新卜鎮、深溪鎮、金鼎鎮劃入紅花崗區。調整後,紅花崗區轄10個街道、11個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紅花崗區總人口691694人,其中:舟水橋街道30588人,老城街道44137人,萬里路街道32870人,北京路街道18476人,延安路街道41041人,中山路街道21364人,南門關街道31629人,中華路街道31853人,上海路街道65734人,洗馬路街道28156人,長征鎮67757人,南關鎮29240人,禮儀鎮20607人,巷口鎮12196人,忠莊鎮33182人,海龍鎮15195人,新蒲鎮45044人,深溪鎮30492人,金鼎山鎮29860人,高橋鎮41950人,董公寺鎮20323人。

2003年12月26日,國務院批准,將紅花崗區管轄的董公寺、高橋2個鎮、上海路、洗馬路、北京路3個街道,長征鎮的坪豐居委會、坪豐村劃歸匯川區管轄。2003年12月28日,貴州省政府批准同意撤銷長征鎮、禮儀鎮、合併設置長征鎮,鎮政府駐涼水村。2003年末,紅花崗區轄8個鎮、8個街道,95個村委會、82個居委會。【註:北京路街道仍由紅花崗區管轄,將北京路街道管轄的大山、醫新、易格孔、茅草東、田溝5個居委會[2]劃入匯川區上海路街道】

2007年末,全區總面積614.5平方千米,總人口49.6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8.99萬人。轄8個街道、8個鎮,53個行政村、62個社區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紅花崗區常住總人口656592人,其中:老城街道54976人,萬里路街道36917人,中華路街道44320人,南門關街道39545人,延安路街道49680人,舟水橋街道31671人,中山路街道31145人,北京路街道22180人,長征鎮128744人,巷口鎮11368人,南關鎮45802人,忠莊鎮46872人,海龍鎮12748人,深溪鎮27951人,金鼎山鎮26820人,新蒲鎮45853人。2010年末,紅花崗區常住人口65.74萬人。

2011年末,紅花崗區面積62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6.83萬人,戶籍人口51.75萬人,轄8個街道、8個鎮(其中新蒲鎮由新蒲新區管委會代管),63個居委會、45個行政村。

視頻

紅花崗區 相關視頻

遵義市紅花崗區深溪鎮宣傳片
紅花崗區宣傳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