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繆西婭·普拉達

繆西婭·普拉達 Miuccia Prada在她的基金會米蘭新展覽中心之外由Rem Koolhaas拍攝。照片:藝術合作夥伴 Mario Sorrenti

繆西婭·普拉達 (Miuccia Prada Bianchi) (1949 年 5 月 10 日生於義大利米蘭,是義大利時尚設計師及企業家。

目录

简介

作為高級時尚品牌普拉達 (Prada) 創辦人馬里奧·普拉達 (Mario Prada) 最小的孫女,她與丈夫帕吉歐·貝爾特利 (Patrizio Bertelli) 一同擔任 普拉達Prada 集團的執行長。她與 Patrizio Bertelli 共同帶領集團走向國際市場並進行產品研發,被福布斯雜誌評選為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的女性之一。

著名時裝設計師Miuccia Prada於1949年5月10日在意大利米蘭出生於Maria Bianchi Prada。她是馬里奧普拉達最年輕的孫女,他於1913年為米蘭精英製造精心製作的高端手提箱,手提包和蒸汽褲,開創了普拉達時裝系列。

普拉達不太可能繼承她家族的生意。作為意大利共產黨的前成員,普拉達參加了米蘭大學,在那裡她以自己的熱情女權主義者的身份贏得了自己的名聲,並獲得了博士學位。在政治學。在她的學術工作之後,普拉達在米蘭的短笛劇院(Piccolo Teatro)進行了種植,並在那裡訓練了五年的啞劇演員。[1]

接手Prada

Miuccia Prada在獲得米蘭大學政治學學位後,於1970年開始為該公司設計配件。在接管業務的同時,Miuccia遇到了帕崔茲奧·伯特利Patrizio Bertelli,一位活躍於高端皮革製品生產的企業家。他們共同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為公司未來的國際發展和成功奠定了基礎。隨著Bertelli擔任業務經理,Miuccia現在可以完全專注於設計。

1979年,Miuccia發布了她的第一個背包和手提包設計,這些背包和手提包是由祖父用來蓋住蒸籠樹幹的材料製成的。同年,Miuccia擴大了Prada的產品類別,生產出首個女鞋系列。

1983年,該公司在米蘭Via della Spiga開設了第二家精品店。第二年,業務擴展到佛羅倫薩,巴黎,馬德里和紐約。1984年該公司發布了經典的Prada手提包,至今仍在發售。這款包包簡單,圓滑,由黑色尼龍製成,立刻獲得成功。

Prada於1988年在米蘭時裝週首次亮相,推出了女裝成衣系列。簡約而奢華的設計包括簡潔的線條和基本的色彩。大多數業內人士都不了解Miuccia的首秀節目。然而,她在紐約獲得了認可。

最初的系列推出了Prada在九十年代取得的巨大成功,當時該公司成為最具影響力的時裝公司之一,生產奢華,簡約而又具有挑釁性的款式。

1993年,Miuccia Prada推出了Miu Miu,她的另類風格 - 一個具有強烈個性,挑釁和精緻以及自由奔放和前衛的品牌。那一年,Prada被授予美國時裝設計師協會獎。

Miuccia和Patrizo對當代藝術的熱愛和興趣促使他們在1993年開設了Fondazione Prada,這是一個與意大利和國際藝術家密切合作的展覽場地。

1993年,Prada Uomo成立。同年,CFDA給予Prada認可,再次授予Prada年度設計師獎。1995年也標誌著公司開始使用名人作為Miu Miu品牌的推薦。繼德魯·巴里摩爾(Drew Barrymore)之後,該品牌已經成功演出了包括金·貝辛格,瑪吉·吉倫哈爾,凡妮莎·帕拉迪斯,克爾斯滕·鄧斯特,克洛伊·塞維尼和海莉·斯坦菲爾德在內的成功演員。

1996年,Prada繼續擴大在紐約曼哈頓開設的店鋪,這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店鋪。九十年代中期也推出了Men's成衣系列。

1999年,休閒系誕生了。

2000年,Prada推出了一款眼鏡系列。這標誌著公司在2003年開始推出其香水產品和2007年的手機產品。

該公司於2004年與AMO和建築師Rem Koolhaas合作開展了一個正在進行的巡迴展覽“Waist Down”。該項目展示了Prada從1988年至今創造的最原始,最有意義的裙子。到目前為止,展覽已於2004年在東京,2005年在上海,2006年在紐約和洛杉磯以及2009年在首爾舉辦。

此次展覽是繼Prada,AMO和Koolhaas與首爾Prada Transformer之間的進一步合作之後舉辦的。Prada變壓器是藝術世界的前沿,是四面體結構的形狀,包含一系列藝術,電影和時尚活動。Prada Transformer開業六個月,是該公司2009年的重要交流平台。

自1993年推出以來,Frada的Prada探索了建築,設計,哲學和科學。在2011年的Prada基金會在鈣'角德拉伊利,一個著名的18開設了一個新展覽館日 在威尼斯世紀建築。

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普拉達不僅以其對時尚的興趣而聞名,而且還以藝術,建築,電影,文化和體育而聞名。

Miuccia Prada幫助Prada成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具影響力的時裝品牌之一。Miuccia Prada創造了一種可識別的複雜美學,採用敘事方式將她的作品與她日常生活中的想法融為一體。Miuccia Prada了解質量的價值,並且非常重視與公司不可或缺的歷史工匠掌握。Miuccia Prada和Patrizio Bertelli共同創造了一個不僅僅是期待,而且推動時尚的品牌。[2]

歷經二十多年的努力與奮鬥,這個歷史悠久的品牌不斷地發展與演變。通過Miuccia Prada與Patrizio Bertelli的默契合作,PRADA已經從一個小型的家族事業發展成為世界頂級的奢華品牌。

如今,共有166家直接經營的PRADA和Miu Miu精品店,分佈於全球的主要城市和旅遊景點。座落於香港中環歷山大廈的店舖是PRADA的第170家精品店。這些“淡綠色精品店”,其獨特的設計結合了功能性與優雅的氣質,完美地襯托出PRADA優秀的產品。最近,PRADA Epicenters旗艦店相繼成立,它們風格獨樹一幟,是將購物與文化進行融合的全新嘗試。

目前,PRADA集團已經擁有PRADA、Jil Sander、Church's、Helmut Lang、Genny和Car Shoe等極具聲望的國際品牌,同時它還擁有Miu Miu品牌的獨家許可權。

所有PRADA集團麾下的產品的加工生產都是由意大利Tuscany地區的Prada Spa管轄,這地區被公認為擁有最高端的皮具和鞋類生產工藝和技術。對於批量生產, PRADA對產品高質量的要求絲毫沒有鬆懈,對品質永不妥協的觀點已成為PRADA著名的企業理念。[3]

2018年時尚大獎 Miuccia Prada榮獲傑出成就獎

 
Miuccia Prada 照片來自

這一著名獎項將於12月10日在倫敦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舉行的年度頒獎典禮上由英國時裝協會頒發,表彰了值得關注的個人對全球時尚界的貢獻。之前的獲獎者包括多納泰拉·法蘭西絲卡·范思哲 Donatella Versace,雷夫·羅倫 Ralph Lauren KBE,卡爾·拉格菲爾德 Karl Lagerfeld和安娜·溫圖 Dame Anna Wintour,僅舉幾例。

Miuccia於1978年加入Prada家族企業(最初成立於1913年),當時這是一個相對較小的業務,專注於皮革製品和配飾。她在公司內取得的第一個巨大成功是1984年推出的一系列黑色尼龍背包,這些背包已成為普拉達的主要產品。然後,她於1988年創作了普拉達的第一個女裝系列,並於1995年創作了男裝。兩人都獲得了好評,並標誌著她作為一名值得關注的設計師。

缪西娅·普拉达:时尚界的创新先锋

缪西娅·普拉达(Miuccia PRADA),1950年出生于意大利,自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她成为引领时尚潮流的权威人物之一。她的品牌始终站在流行前沿,不断追求创新,用独特的眼光审视时尚。缪西娅·普拉达不仅有着颠覆传统的勇气,还能用服装表达对女性气质、优雅和成熟魅力的独特理解,甚至探讨当代服装的社会价值。

👠 创新与实用的完美平衡

缪西娅·普拉达的设计理念非科班出身,这使得她的女装设计充满个性。她的服装系列不仅实用,还蕴含着各种主张,其中许多是打破常规的。她倾听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出既实用又具有商业价值的服装,在业内地位举足轻重。

🎨 “丑陋”的美

缪西娅·普拉达的设计初期曾遭受冷遇,媒体形容她的服装为“比例笨拙、用色单调、轮廓僵硬”,甚至造出了“丑陋的美”这种说法。然而,许多女性欣赏她的设计,她的品牌形象也逐渐确定,那就是知性、远见、卓识、不流于低俗的内敛奢华。她的服装是一种载体,蕴含的隐晦复杂又趣味盎然,值得挖掘的女性精神文化。

🌐 超越分界线

缪西娅·普拉达不受专业理论的限制,常怀着为什么不能的心态进行创作,认为一切皆有可能。她每次都尝试新的流程,无所顾忌,任何有趣的事她均敢付诸实践。

👗 通过服装呈现女性面貌审美取向及时代精神

缪西娅·普拉达的设计总是带着批判的眼光,虽然她的家族有着经营奢侈品生意的悠久历史,但她的政治学博士学位和独立自主的个性赋予她不同的视角。她的服装不仅展现女性面貌,还反映了时代的精神。 2024-12-26 08:03

視頻

【2013英国时尚大奖】Miuccia Prada 年度最佳国际设计师

Prada最佳短片合集

Brief history of Prada

Prada - Designer Biography - Miuccia Prada - Videofashion Vault

Miuccia Prada | Fashion Designers

PRADA SPRING/SUMMER 2011 WOMEN'S ADVERTISING CAMPAIG

作品集及個人網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