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腳隼
紅腳隼 |
---|
圖片來自flickr |
基本資料 |
學名 Falco amurensis 目/科/屬 隼形/隼/隼 遷徏狀態 冬候鳥 普遍性 稀有 體長/體重 26-30cm/97-188g |
別名:東方紅腳隼、阿穆爾隼,雌雄相異。虹膜暗褐色,眼圈橙紅色。嘴灰黑色、蠟膜橙紅色。腳橙紅色、爪粉灰色,裸足。
- 雄鳥全身大致深灰色,腹面較淺灰色,下腹至尾下覆羽橙紅色。
- 雌鳥
- 頭上至後頸深灰色,頰喉及頸側白色,眼下有一窄短鬚斑。
- 背至尾羽暗灰,有黑色橫斑。腹面米色,密佈黑橫斑及心形斑。
- 下腹至尾下覆羽淺橙紅色。
- 亞成鳥似雌鳥,頭及體背染褐色,有淡色羽緣。有白細眉線,橙黃色眼圈、蠟膜及腳。腹面較白,有黑褐色縱斑。下腹至尾下覆羽為淡橙紅色。
- 飛行時,似燕隼,翼基部較寬,尾羽較長,翼後緣黑。雌鳥及亞成鳥亦是翼後緣黑。雄鳥翼下覆羽白色,與黑色飛羽對比強。
目錄
棲地&習性
開闊的林區,有時有沼澤地;針葉林和針葉林的樹林和林地邊緣。
單獨在林緣與草原上覓食,低空飛行,伺機俯衝捕食。
主要是昆蟲,例如蝗蟲,蝗蟲,甲蟲;還有小鳥,一些兩棲動物,以及罕見的小型哺乳動物。
繁殖
約在5月至6月。孤零零或在小殖民地中,在古老的彎曲的巢中,或在樹洞中,在針葉樹或闊葉樹中。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
鳴聲
除在殖民地和公共棲息地附近外,通常保持沉默。最常見的是快速重複,似「 kee..kee 「。
外觀相似性
燕隼體型較大,眼圈橙、蠟膜及腳黃色。黑色鬚斑較大且顯著。飛行時,翼後緣色澤較翼下覆羽淺,不黑。
分佈
Transbaikalia(西伯利亞東南部)和蒙古東北E至阿穆蘭,南至蒙古NE中國和北朝鮮;在阿薩姆邦(印度東北)繁殖。非洲東南部的冬季,主要是南非北部(自由州的林波波南河和誇祖魯-納塔爾省);在亞洲和東南亞地區,數量很少。[1]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參考文獻
- ↑ amur falcon,h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