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諾‧波里亞金
米諾‧波里亞金(Miron Polyakin, 1895年2月12日-1941年5月21日)蘇聯小提琴家,誕生於基輔市旁邊的一個小城契爾卡塞(Cherkassy),父親是一位小提琴教師兼指揮,母親非常喜歡音樂,但不會演奏樂器,米諾‧波里亞金從小生活在充滿音樂氣息的家庭中,父親自然是啟蒙老師,後來父親將他送到基輔音樂學院進修,並拜旺索芙斯卡雅為師,在音樂造詣上突飛猛進,終成為知名小提琴音樂家。[1]
目錄
經歷
1922年,波里亞金遠渡重洋到美國,展開人生中的另外一段旅程[2]
。
1922年的二月二十七日,波里亞金在紐約舉行個人在美國的首演,引起注目。之後他到墨西哥巡迴公演,獲得極大的成功。
1925年波里亞金參加在紐約所舉行的世界小提琴大賽,在比賽中,他以優異的表現,將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詮釋得完美無缺,並獲得第一名的成績。不過這個殊榮並沒有替他帶來實質的收穫,或許是當時的美國正處在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來自全世界的許多優秀小提琴家(包括克萊斯勒,奧爾及他的徒弟們)都齊聚在此,即使擁有高超的演奏能力,如果機運不佳或缺乏貴人相助的話,是很難能夠出人頭地的。
經過三年的努力,波里亞金的名氣及知名度依仍然無法和他的師兄弟們相比,加上思鄉的情緒與日俱增,1926年他決定離開讓他失望的美國,回歸到祖國的懷抱。 回到蘇聯後,他馬上被母校聘任為小提琴教授(不過當時已改名為「列寧格勒音樂學院」),併到全國巡迴演奏,獲得熱烈的迴響,可說是一掃在美國挫敗的陰影。 四十歲那年(1935年)完成終身大事,來年被莫斯科音樂學院聘任為小提琴高級班的教授,當時比他小十三歲的奧伊斯特拉赫已早他兩年在此地任教,兩位大師雖然彼此惺惺相惜,(例如波里亞金曾經說過奧伊斯特拉赫是和他同級數的演奏家,而歐氏也曾讚揚過波里亞金所演奏的巴哈《夏康舞曲》及布拉姆斯的作品),但在演奏能力的表現上,彼此都認為對方是可敬的對手,加上各自都擁有不同樂迷及支持者,兩人不同的演奏風格,經常成為音樂學院的學生及樂評家們激辯的話題。
在教學上,波里亞金非常要求學生們的基本技巧訓練,(和他當年不喜歡上助教的課有點不一樣),他交代學生要勤練音階及練習曲,他認為這是學生每天必練的功課;而在音樂學院裡面,每天到了下午三點鐘的時候,都可以看到波里亞金上課的教室門口擠滿了旁聽的學生,這些崇拜者除了是來聽取上課內容之外,最主要的目的是來欣賞波里亞金的演奏,因為他經常以演奏代替口授,有時候學生才拉不到幾句,波里亞金便忍不住地拿起小提琴示範,而這一示範經常就是將整首曲子從頭演奏到尾,有點將上課變成是不期而遇的演奏會。
波里亞金在莫斯科音樂學院任教近十年的期間,替蘇聯培育出不少優秀的小提琴家。1937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所舉行的以伊薩伊為名的小提琴大賽中,他的學生吉列爾斯(E.Gilels 柯崗的夫人)、科佐盧波娃(M.Kozolupova)及費赫登葛爾茲(M.Fichtengoltz)分別獲得第三、五、六名(第一名由奧伊斯特拉赫獲得,在得獎的六位參賽者中,除了第二名由卡爾‧弗萊什的學生奧特諾波·索夫(R.Odnoposoff)獲得之外,其他都由蘇聯包辦),而他強而有力和極為犀利的演奏風格,也對蘇聯小提琴學派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 自從1926年返國後的波里亞金,無論在演奏教學及提升蘇聯整體的音樂水平上,都有非常卓越的貢獻。
1940年獲頒由國家授予的偉大藝術家頭銜,為他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正當一切都非常順利的同時,許多人都不會想到的事情卻在第二年發生,波里亞金因長期的辛勤教學、旅行演奏,卻積勞成疾而引發了心臟病,很不幸的在1941年5月21日離開人間,享年只有四十六歲,為當時蘇聯及全世界音樂界的一大損失。
參考文獻
- ↑ 蘇俄演奏家 米諾‧波里亞金. [2019-03-13]. 小提琴作坊
- ↑ 蘇俄演奏家 米諾‧波里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