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馬戲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
竹馬戲 |
中文名稱;竹馬戲 性質;民間歌舞小戲 地區;漳州地區 別名;布馬陣 起源;唐宋竹馬燈舞蹈 伴奏樂器;琵琶、洞簫、橫笛等為主 |
竹馬戲,是從民間歌舞"跑竹馬"表演發展而來的地方劇種。它發源於閩南漳浦、華安等縣,流行於長泰、南靖、龍海、漳州、廈門、同安、金門等縣(市)以及台灣。
唱腔包括民歌小調、南曲和外來唱腔三個部分。
開場第一個節目叫《跑四喜》 ,由四個旦角扮演春、夏、秋、冬四個角色,騎着竹馬出場,邊舞弄邊唱曲,遂稱"竹馬戲",戲班名則有竹子弟、玉蘭子弟、老馬、新馬等。
目錄
發展歷史
竹馬戲起源於一種叫"竹馬燈"的舞蹈在當地民間歌謠、小調、南曲等說唱伎藝基礎上,吸收融合了閩南木偶戲,梨園戲的一些音東唱腔和表演程式而逐漸形成,已有三百餘年歷史。初稱"子弟班",後因開場第一個節目叫《跑四喜》 ,由四個旦角扮演春、夏、秋、冬四個角色,騎着竹馬出場,邊舞弄邊唱曲,遂改稱"竹馬戲"伴奏樂器以琵琶、洞簫、橫笛為主。藝術特點是演員少,節目短,劇目多為反映民間生活的小戲,化妝、道具簡單樸素。
竹馬戲早期的劇目以弄仔戲為主,表演時多為一生一旦或一丑一旦,如《砍柴弄》、《士久弄》、《搭渡弄》等。也有二丑二旦的表演,叫做雙弄,如《番婆弄》。明末清初,受到其他劇種的影響,竹馬戲也演大戲,如《王昭君》、《賽昭君大報冤》等,角色行當增至七個,即生、旦、淨、丑、末、貼、外,時稱為七腳戲。
竹馬戲是從民間歌舞竹馬燈舞發展起來,表演動作多集中在上身和面部眉眼傳神,因此,腳步不如手的動作豐富,一般只是上身左右搖擺和扭動,這是早期扮演者騎竹馬,下身為畫上馬腿的垂幅所遮蓋和只能進退表演的痕跡。表演形式上還保持"地下台"的特點,一出台走"大圓圈",丑角用"大跳",生角用"小跳",女角踏"四角頭"。旦丑的表演有一套獨特的程式:旦角手置前胸,腳行蹀步,行進時,腳尖翹起,每步約3寸;手法有指手、分手、啄手、螃蟹手等。"舉天"是旦角特有的動作,表演時用墊腳,雙手舉天,與梨園戲舉天的表演有所差別。早期旦角演出常把腳跟提起藏在褲管里,腳尖着地,另裝木蹄,猶如纏足婦女行走,裊裊娜娜,近似京劇的蹺功,為民間小戲所少見。丑角的基本身段有曲腿、搖肩、雀躍;表演程式有跳步、雙手指地、一手指身邊、一手指肚邊、舒扇在肩邊、出水看等。表演粗獷活潑,一句道白就有一個動作,一種表情。老藝人林順天在《過渡弄》扮演臭騷的丑角形象頗像出土的古代陶俑[1] 。
唐代,皇宮裡就有優伶扮演竹馬舞的娛樂活動,並逐漸流行到民間。李白《長干行》詩云:"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杜牧《杜秋娘》詩曰:"漸拋竹馬列,稍出舞雞奇。"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載的北宋汴京和南宋臨安正月十五元宵節"社火"活動,有"小兒竹馬"、"踏蹺竹馬"、"男女竹馬"等演出形式。元雜劇《蕭何月下追韓信》有蕭何"騎竹馬上"的表演。明人阮大鋮編的劇本《雙金榜》中也有"跑竹馬"的舞蹈。
南宋中葉,漳浦已有戲劇活動。據漳州北溪人陳淳(1153~1217年)於南宋慶元三年(1197年) 《上傅寺丞論淫戲書》稱:"某竊以此邦陋俗,當秋收之後,優人互湊諸鄉保作淫戲,號'乞冬'。"所謂"乞冬",即當地農民請優人作乞求來年豐收的演出。今竹馬戲演出的開場節目就是上述的《跑四喜》。竹馬戲早期主要演"弄子戲"。如《砍柴弄》 、 《搭渡弄》 、 《唐二別》等,只有旦、丑兩個角色,表演粗獷,音樂唱腔主要用民間小調。
明代,是竹馬戲興盛時期,正統年間(1436~1449年)前流傳到廣東省陸豐縣。據20世紀50年代老藝人林力中說,傳到他這一輩已有22代,傳到老藝人黃瑞的孫輩已有24代。這時期泉腔盛行閩南,流傳於漳州、龍溪一帶。
竹馬戲在清初就隨着漳州人遷台而移植台灣。《台灣歷史札記》載:"順治十八年,何斌業令人將港路密探,於元夕大張花燈、煙火、竹馬陣、采聲歌妓,窮極奇巧,諸王與苗長卜夜歡歌。"台灣吳騰達先生所撰《布馬陣》說:"布馬之起源甚早,但原先並非叫布馬,而是與布馬形態類似的竹馬戲……有兩個不同起源的傳說,一是:據說在宋朝時,有個粗人,因救駕有功而獲皇帝賜官,但因其不識字,皇帝只得賜其一些侍從,派其四處巡視。民間也因此故事起而效之,漸漸演衍成布馬戲的表演。二說清朝時,某位忠臣遇奸佞陷害而滿門抄斬,唯其子僥倖獲救而亡命在外。某日皇帝出京遊玩時遇刺,恰好被這位忠臣遺孤所救,因而皇帝便封其榮街,賜白馬以使其衣錦還鄉,由於他一向在山林野澤中流浪,不曾騎馬,以致一路上險象環生。"
至清代,漳浦也有唱南曲的。乾隆年間(1736~1795年),漳浦《六鰲志》載,當地有風火院,實是南曲館,每逢神靈壽誕,或人家婚喪喜慶,群聚於元帥廟唱南曲。乾隆十三年(1748年),漳浦人蔡伯龍《官音匯解釋義》記載:"做白字,唱泉腔。"這時期,流行於漳浦、華安的竹馬戲大量吸收泉腔音樂及其劇目如《王昭君》 、《陳三五娘》等,並以南曲為主要唱腔。此外,竹馬戲也受正字戲、四平戲、漢劇、徽戲的影響,吸收《燕青打擂》 、 《李廣掛帥》 、 《宋江征方臘》等劇目,而有很大發展。"至20世紀20年代,漳浦有18台竹馬戲子弟班,僅六鰲半島就有竹馬戲8個班,其他如城關、佛曇、古雷等,有"竹子弟班"、"玉蘭子弟班"、"發子弟班"、"老馬班"、"新馬班"等。清末民國初,還出現女藝人林安仔(漳浦六鰲人)參加演出。當時群眾非常愛看竹馬戲,曾流傳有:"三日沒火煙,也要看'合春'(合春班名旦)","三日沒米煮,也要看'戊己'(合春班名旦)"的戲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竹馬戲又獲生機。1952年,竹馬戲老藝人林金泉、林旺壽、林烏治、林順天、林文良等人應邀參加龍溪專區文藝會演,演出《砍柴弄》 、 《搭渡弄》 ,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1953年至1959年,曾三次參加漳浦縣業餘文藝會演,都受到獎勵。1954年,在漳浦縣深土鄉新院前村培養一批青年演員,組織竹馬戲業餘劇團。
20世紀30年代,由於藝人全是文盲,藝術傳授只是依樣畫葫蘆,加上受周圍其他劇種如潮劇、漢劇、歌仔戲的衝擊,竹馬戲漸趨衰落。但作為根植於民間沃土、傳統深厚的戲種,其藝術生命永難止息。不少傳統劇目數百年來一直在村坊中流傳,久演不衰。其中如《昭君出塞》 、 《狀元遊街》等,已有近千年歷史,至今保留。南靖縣金山鎮每年農曆正月十三都有《昭君出塞》的竹馬戲演出。當地人稱之"馬藝"。
1962年,漳浦縣成立發掘、搶救竹馬戲藝術遺產工作組,對竹馬戲的歷史、劇目、唱腔、舞美進行發掘和整理,記錄了10幾個劇本。1962年底與1963年初,北京及省、地文化部門專家和研究人員相繼深入漳浦縣調查、觀摩竹馬戲的演出,組織學術討論,撰寫一批研究文章和調查報告。"文化大革命"期間,劇團解散;80年代恢復,改名為漳浦縣深土鄉竹馬戲劇團。
至1997年,在漳浦縣六鰲鄉等地仍有散存的竹馬戲民間曲館繼續活動。漳州市文化部門已制定了搶救保護計劃,將組織人員對竹馬戲劇目、曲目及相關情況做進一步收集整理,使竹馬戲的歷史淵源,在中國戲劇中的地位,劇目、曲目、服裝、道具、表演特色等更加明朗清晰。將對《跑四美》 、 《唐二別妻》 、 《昭君和番》等劇目做搶救性重塑排演,重組竹馬戲民間職業劇團。
竹馬戲這一歷史悠久的"戲曲活化石",如今日益引起海峽兩岸藝術家和有識之士的重視。為了搶救和振興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漳浦縣組織起竹馬戲職業劇團。全國許多戲曲專家前往漳州一帶,對竹馬戲開展整理和研究。在漳州流行數百近千年的劇目《狀元遊街》 ,仍在台灣流行。表演中,狀元公騎白馬,穿紅袍,在丑角馬夫的牽領下,和着鑼、鼓、鈸等打擊樂器的節拍,做出各種滑稽誇張的動作。一生一丑,配合默契,丑角始終是戲中的靈魂人物,和漳州竹馬戲傳統的表演風格如出一轍 。[1]
流派藝術
傳承人
漳州竹馬戲的輝煌僅僅延續到上個世紀20年代。當時,漳浦全縣共有18個竹馬戲子弟班。但隨着台灣歌仔戲回傳漳州,並流變為紅遍九龍江流域的薌劇,竹馬戲逐漸風光不再。由於竹馬戲藝人大多不識字,其世代傳承僅靠依樣畫葫蘆,竹馬戲的藝術精髓逐漸丟失。
竹馬戲真正重獲生機,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1988年,年逾古稀的竹馬戲老藝人林金泉,開辦竹馬戲培訓班,漳浦縣薌劇團的演員們成為他的關門弟子。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林艷環與張曉榮開始學習竹馬戲。[2]
藝術特點
唱腔
包括民歌小調、南曲和外來唱腔三個部分。
(一)民歌小調 以歌仔(錦歌)和閩南民間小調為主,吸收部分外地民歌小調,常用的曲調有[長工歌]、[十月懷胎歌]、[病囝歌]、[跪某歌]、[送哥調]、[離別歌]、[燈籠歌]、[擔水歌]、[相罵歌]等,旋律樸素流暢,節奏明快。唱詞多為七字句,節拍多為一眼板(2/4拍),旋律基礎為五聲音階,調式以徵調式居多,羽調式次之。唱腔結構為一、兩首民歌曲調反覆詠唱多段唱詞的形式,用漳浦方言演唱。
(二)南 曲 常用曲牌有[水車調]、[玉交枝]等,曲調古樸、節拍緩慢、旋律細膩纏綿、行腔委婉,字少腔多,用泉州方言演唱。
(三)外來唱腔 主要是吹腔和皮簧腔,常用曲牌有[梆子腔]、[安慶調]以及某些崑腔、四平腔等。旋律遒勁,基本保持原貌,用"藍青官話"(土官話)演唱。
行當
竹馬戲早期的角色行當,以丑與旦為主。諸如《搭渡弄》、《番婆弄》、《砍柴弄》等弄子戲,均為丑、旦二角互相調情的節目,正生與老生的戲較少。旦角都是男扮,分正旦與桶盤旦(貼旦)。至30年代,漳浦縣六鰲地區出現第一個女旦林安,是六鰲鄉"竹子弟班藝人"。丑角除正丑、副丑外,又有女丑,早期也是男扮。其它劇種的"二小"、"三小"戲多以生、旦角為主,而竹馬戲卻以丑角為主。進入民國後,因演出大戲需要,角色行當開始增加到7個(即生、旦、淨、末、丑、貼、外),七角中,除末扮老人、貼扮丫環外,外角多扮演皇帝。
服飾
早期竹馬戲的服飾是由請戲者臨時從生活服裝中選取,供給演員穿戴。以後因請戲者嫌麻煩,便改送紅包給戲班自備服裝。從此,戲班有了正式服裝,其樣式仍與生活服裝相同。20年代以後,漳浦縣的竹馬戲班曾從廈門購進小批京劇服飾,豐富了人物扮相。由於服飾數量少,不能滿足劇中人物穿戴的需要,因此常出現張冠李戴現象。
服飾和道具的管理分正、副兩籠。"正籠"管理服飾,兼幫主要演員化妝;"副籠"專管道具。
妝容
竹馬戲早期化妝大都以本臉為主。旦、丑用淡紅色的水粉敷臉。旦分小旦、老旦。小旦頭上縛一條白土布,布上掛有珠飾,佩戴耳環。頭髮在後腦勺上盤成羅旋圈,插銀簪。在本村演出一般不貼耳鬢,到外村演出時才貼。老旦頭上裹黑灰格布巾,髮式與小旦相同。丑角畫八字鬍,並在鼻樑上塗一白粉塊,俗稱"鳥糞"。
20年代以後,化妝受外來劇種影響,淨角漸形成象徵性臉譜。如《李廣掛帥》中,李虎的嘴畫虎嘴。《六使斬子》中焦贊扮黑臉,畫上螺旋圈,還在前額畫一香蕉葉。孟良在前額畫一葫蘆。李逵在前額畫桃,二片桃葉作眉毛。因為閩方言"葫蘆"與"福"、"祿"諧音,"桃"在傳統觀念中是壽的象徵。這些形象圖案的運用都有祝福的寓意。奸臣扮相一律塗白臉,掛黑須。一般情況下,化妝仍沿用水粉作底色,很少用油彩色。地處偏僻山鄉的華安縣玉山鄉竹馬戲班,少受外界影響,尚保存某些古老的宗教形式。如男角頭上要戴"道土帽",女角額前要扎"觀音遮"。
樂隊與樂器
樂隊分文爿與武爿。文爿4人,分掌曲項琵琶(兼嗩吶)、二弦、三弦、笛(兼洞簫、小嗩吶),俗稱"四管齊";武爿5人,分別執掌板鼓、豎板、大鑼、小鑼、鐃(後改鈸)和堂鼓。其他打擊樂器如小鈸、叫鑼、碰鈴、五隻仔等,分別由掌鈸、小鑼和堂鼓者或演員兼任。
曲牌
由"行譜面"和鑼鼓經組成。
(一)行譜面 指器樂曲牌,其曲調來自民歌和南曲中的"譜"(器樂曲),用於配合演員表演動作或人物內心活動。
(二)鑼鼓經 常用的有[兩腳鑼]、[水底魚]、[水波紋]等。鼓介已知的有28個,如[一條鞭]、[一封書]、[水底魚]、[點江]、[熱鑼]、[冷鑼]、[火炮]、[二腳鑼]、[墜指]等。
音樂
竹馬戲音樂屬泉腔,由歌仔(錦歌)民歌小調、南曲和部分外來唱腔結合而成。
劇團
1952年,竹馬戲老藝人林金泉、林旺壽、林烏治、林順天、林文良等人應邀參加龍溪專區文藝會演,演出《砍柴弄》、《搭渡弄》,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1953年至1959年,曾三次參加漳浦縣業餘文藝會演,都受到獎勵。1954年,在漳浦縣深土鄉新院前村培養一批青年演員,組織竹馬戲業餘劇團。
1962年,漳浦縣成立發掘、搶救竹馬戲藝術遺產工作組,對竹馬戲的歷史、劇目、唱腔、舞美進行發掘和整理,記錄了10幾個劇本。1962年底與1963年初,北京及省、地文化部門專家和研究人員相繼深入漳浦縣調查、觀摩竹馬戲的演出,組織學術討論,撰寫一批研究文章和調查報告。"文化大革命"期間,劇團解散;80年代恢復,改名為漳浦縣深土鄉竹馬戲劇團。1984年9月,漳浦縣編印《竹馬戲歷史資料匯編》一書。1990年7月,聘請竹馬戲老藝人林金泉,給漳浦縣專業劇團年輕演員傳授《跑四喜》、《唐二別》等劇目,這一古老劇種得以流傳下去。
劇目
竹馬戲演出的劇目有三類:一是排場戲,有《跑四喜》 、《跳加官》 、 《答謝天》 、 《送子》 、 《大八仙》 ;二是只有生、旦或丑、旦兩個角色的民間小戲,亦稱"弄子戲",有《番婆弄》 、 《砍柴弄》 、 《搭渡弄》、 《士久弄》等;三是移植外來劇目,有《王昭君》 、 《賽昭君大報冤》 、《宋江劫法場》 、 《宋江征方臘》 、 《燕青打擂》 、 《李廣掛帥》、 《武松殺嫂》 、 《崔子殺齊君》 、 《陳三五娘》 、 《金錢記》 、 《水牛》等。這三類劇目根據老藝人口述記錄有50多個。
發展現狀
竹馬戲是漳州古老的地方戲曲。竹馬戲源於唐宋竹馬燈舞蹈,它不斷吸收其他劇種的養分豐富自己,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特色。明清年間,隨着漳台交流日益密切,竹馬戲傳入台灣,成為島內重要的民間藝術形式之一。
近年來,為了保護竹馬戲這一傳統的古老劇種,漳浦還做了詳細普查,並積極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2005年漳浦竹馬戲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9年漳浦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竹馬戲藝術之鄉。[3]
如今,古老的竹馬戲再度引起海峽兩岸藝術家與史學家的關注,成為兩岸互動的重要文化紐帶。傳承竹馬戲,不僅有助於對中華傳統戲曲演變路徑的追根溯源,也能夠有效推動閩台藝術文化與情感的交流。我們相信,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一定會在戲曲百花園中重放異彩。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福建漳浦剪紙牽手「竹馬戲」赴台展演 , 台海頻道 . 2014-12-29
- ↑ 漳州竹馬戲與台灣布馬陣一脈相承 共譜唐宋遺音 , 閩南網 2016-02-26
- ↑ 古老漳浦竹馬戲 而今有了後來人 , 漳州新聞網 201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