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秦隴文化
[ 原圖鏈接 圖片來源於呢圖網]

中文名: 秦隴文化

所屬文化: 中華文化

所屬類型: 農業與遊牧的交融文化

主要地域: 黃土高原

秦隴地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搖籃與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在中國地域區分的文化類型里,秦隴文化是曲型的農耕與遊牧文化交融區。是農業文明與畜牧生活的交匯整合,是兩者結合的典範代表。代表為隴東文化、關中文化、老官台文化、李家村文化、大地灣文化等。[1]

目錄

概述

秦隴地域位於黃土高原,含關中盆地。西起河西走廊,東抵太行山脈,北界內蒙古高原,南限秦嶺,古老的黃河穿越本區,肥沃的關中平原與隴中黃土高原成為中國古代文化的搖籃與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黃土高原是由中亞、西亞沙漠和戈壁地區季風氣候吹來的塵土堆積而成,質地疏鬆,土質肥沃,便利於原始農耕的發展。而黃土高原又有特殊的柱狀節理或垂直節理,容易挖穴建屋且冬暖夏涼,有利於先民定居聚落的形成。

黃河蜿蜒曲折,流過黃土高原,眾多的支流水系分布於秦隴地域,有涇河、渭河、洛河、延河、無定河、窟野河等。其中渭河是黃河最大的支流,源於甘肅渭源縣,經隴西、武山、甘谷、天水等地,匯聚了榜沙河、葫蘆河、籍河、牛頭河等東流進入關中平原,沿途又納入了金陵河、涉河、美水、漆水、灃河、橘河、產水、灞水、石川河、涇河等在潼關流入黃河。其中的涇河又是渭河最大的支流,涇河發源於寧夏涇源縣,主要流經涇源、平涼、咸陽等地。由於古代河流水量豐沛,帶來了灌溉的便利,分散各處的原始農業聚落,依賴眾多的支流聯繫起來,好似黃土文化圈的血管,支撐着原始農耕和村落的發育。沒有黃河及其渭河、涇河、洛河等支流,黃土高原就不能成為中華文化的發源地或核心區。

在中國地域區分的文化類型里,秦隴文化是典型的農耕與遊牧文化交融區。從大範圍看,農耕與遊牧這兩種特徵迥異的經濟、文化類型一直處於衝突碰撞和長期對壘的過程。實際上從秦隴地域上看,農業、畜牧始終互補互攝,決非兩個自我封閉禁錮的系統,數千年來「以農帶牧,以畜養農」成為本地區經濟、生活、文化的基本形態。在一定的意義上,秦隴文化是農耕人與遊牧人的共同創造,是農業文明與畜牧生活的交匯整合,是兩者結合的典範代表。

古稱秦隴往往並連,「秦」作為地名,最早來源於秦人祖先非子受封的都邑-秦城、秦亭,其地在隴東高原(主要包括今甘肅天水、平涼、慶陽三地)渭河谷地中(今甘肅清水縣東北)。關於秦人的起源,學術界有各種觀點,但"嬴"姓部落正式稱為"秦人",則是在周天子允許他們"邑之秦"之後(《史記·秦本記》。

「秦從此成為地名,並衍化出秦嶺、秦川、秦中、秦鳳、秦州等地,泛指今陝西、甘肅渭河、涇河流域的山脈、平原地帶(其實主要是今天的陝西省大部和甘肅省東部的天水地區),後來西方各國通稱東方的中國為「秦」。「隴」指隴山以西地區,古代以西為右,又稱「隴右」,泛指今甘肅六盤山以西和黃河以東地帶,隋唐時期「隴右」的範圍又擴大到青海湖以東和新疆東部,轄區遠逾今日的甘肅省。在古人眼裡,隴山不僅高峻險要,而且是西北農牧的分界線

在歷史上秦隴並稱,一是方位皆偏向西北,二是黃土高原覆蓋其大部分地區,三是人文民俗相近。古代的隴東高原(又稱關西)鄰近關中平原,成為西部天然屏障,因此,秦隴兩地唇齒相連。就是在今天的行政大區劃分中,陝西和甘肅仍屬於同一區域。

歷史地位

縱橫逶迤、古老深厚的秦隴區域,有着全世界最大的黃土高原;奔騰不息的黃河,兩度穿越、流經這裡。在這片雄奇壯闊的黃土地上,曾孕育着華夏文化的根系,成為炎黃民族的搖籃。雖然有許多文明的源頭已經湮沒在遠古洪荒的混沌之中,但作為中國古文化上最可珍貴的一頁,它閃耀着先民們應付自然環境挑戰的史前曙光。

它承載着十幾個王朝的興、衰、榮、哀,尤其是周、秦、漢、唐的煌煌盛世,它積澱着中外文化和南北文化的交流碩果,震爍古今中外;也包孕着外來宗教與異俗習俗的特殊風貌。五光十色,蔚為大觀。

一部秦隴文明發展史,實際上就是半農半牧或農牧互補為典型特點的地域文化。從根系或源流上考察,秦隴的黃土文化與濱海文化、江湖文化、草原文化、山地文化、戈壁文化等都不相同,地理環境養育着不同區域的人類,而人文因素的選擇與介入,又與地域文化的形成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

由於起源早、根系大、脈絡清、生命強、延續長等諸種因素,秦隴文化曾長期成為中華多元文化中的主體文化,其領先地位、傳播中心、表現形態也曾不斷地給予全國各個地域文化的發展以重大影響,直到宋代以後才漸趨衰落,但秦隴文化的地域特徵、歷史地位仍是炎黃子孫精神聯結的一條紐帶。

形成因素

地理環境是影響人類生活的重要因素。優良的地理環境,有利於人們生息繁衍,為社會生活和文化發展提供便利;惡劣的地理環境,客觀上會造成社會發展的滯緩與文化的落後,甚至會給該地域或民族帶來災難,但同時又會激勵人們去改造自然。秦隴文化的形成,與秦隴區域的地理環境息息相關。

從自然條件看:秦隴地區廣袤的黃土高原前後左右連接着河西戈壁莽川、內蒙大漠草原、晉豫丘陵溝壑、巴蜀秦嶺高山。黃河呈凸字形兩度貫穿秦隴地區。秦隴地區既有千里沃野的平川、地勢高坦的塬峁,也有峰高谷深的群山,連綿起伏的峻岭。河西走廊曾是通往西域的狹長大動脈,中亞、西亞的商貿文化來往賴此通行。

關中「左據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華終南之山,右界褒斜隴首之險,帶以洪河涇渭之川(班固:《[[兩京賦。從酒泉、張掖、武威、蘭州到天水、平涼、西安,皆位於地理要衝,在這種特殊空間條件下形成的秦隴文化,既有益於比較直接吸收外來文化,也有利於輸出中國文化,絕不是後來陝甘兩省的地域相加和單一的農業文化,僅就自然地理劃分,還應包括川、青、寧一些地區,其文化內容同中有異,文化原型也極為豐富。

從經濟基礎看,秦隴有着典型的農牧混雜特徵。在古代中國大地上,北方草原文化、中原農業文化和南方「水」文化都非常清楚,而秦隴地域既有「農」文化的特點,又有「牧」文化的特徵,粟麥彩陶與馬牛羊皮共存,在新石器時代半坡、姜寨、馬家窯、齊家坪等有代表性的文化遺址中,皆發現許多農耕與畜牧並舉的實物,這是一種邊緣文明與混合文化的典型反映。直到近代,布帛與皮貨、糧食與肉乾的商貿交易仍是秦隴經濟的一種特色。秦嶺作為橫貫南部的天然屏障,把南北方文化區分開來,而流延陝甘的黃河則沒有阻礙西北和蒙古地域遊牧文化的衝突與融匯,在古代以陸路交通為主要溝通渠道的前提下,秦隴的農牧互補經濟對文化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從人口遷移看,秦隴是全國大規模移民最集中的地區之一。秦國商鞅變法後,就通過招誘鄰國人民和遷移被征服地區人口以增加自己實力,秦統一後,一次就遷徙關東豪富十二萬戶於咸陽,計六十萬人。以後又幾次從六國移民,並在河套平原建立「新秦中」移民區。漢代繼續推行「實關中、戍邊地」政策,從東部移入關中的貴族官僚、豪強地主和附庸人口近三十萬,其後裔至西漢末年約一百二十一萬。漢武帝時又向河西四郡和隴西、金城、天水諸郡移民八十多萬。漢代人口密度居全國之冠的是長安三輔。強制性移民中有大量關東士族高門,他們文化程度高,如集中在咸陽五陵邑和河西武威的累世儒宗士人,他們的遷入,無疑促進了秦隴文化的發展。

從政治中心看,長安曾為13個王朝國都,為中國古都之首,亦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絲路重鎮武威在十六國時曾為前涼、後涼、北涼、南涼都城,這種具有全國和地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雙重特點,使得秦隴文化不僅擴展到中國各個地域,而且也滲透到中國文化各個方面,如《史記》、《通典》等第一流文化典籍,漢長安、唐長安等第一流國際都城,阿房宮、大明宮等第一流宮殿皇闕,慈恩寺、西明寺、青龍寺等第一流皇家寺院,還有聞名海內外的第一流文化名人等等,既為秦隴文化贏得了不朽的光榮,也為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作出了貢獻。特別是在周、秦、漢、隋、唐等大一統王朝時期,秦隴的核心地位和國都的中心位置,更容易使其文化具有整體中華文化的代表特徵。儘管秦隴地域在不同時期融合了無數的「夷狄戎蠻」,但由於其為京畿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原因,始終保持着強大的同化力,即使邊遠遊牧民族軍事上戰勝了秦隴農業民族,但往往

在文化思想上卻被迅速同化。所以,秦隴文化長期存在於政治中心占支配的地區,又有一種正統性、權威性的特點。

因此,秦隴文化在形成的悠久歷史過程中,有着極為博大的吸收性、包容性和融匯性。這種大範圍的引進、吸收四方文化,為秦隴區域性文化的興旺繁榮創造了良好的氛圍。雖然秦隴屢次成為統一中國的中心區域,但其區域文化的某些特點一直沒有完全消失。秦隴文化的區域概念,正是歷經數千年演變自然形成的。

秦隴黃土高原和渭河、涇河、洮河諸流域,是百餘萬年前舊石器時代人類祖先頻繁活動的區域,從黃河河套地區到關中平原,從豫陝交會到隴山西部,幾乎到處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參考來源

民間廣為流傳的傀儡戲。秦隴文化與周邊族群文化相融 歷經千年滄桑

參考資料

  1. 什麼是秦隴文化 ,祥安閣風水網 ,2016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