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白毛女白毛女起源於晉察冀邊區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兒」,其因飽受舊社會的迫害而成為少白頭,顧名思義被稱作「白毛女」。1945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據此集體創作出歌劇《白毛女》。這部1940年代抗日戰爭末期在中國共產黨控制的解放區創作的是一部具有深遠歷史影響的文藝作品。此作品後來被改編成多種藝術形式,經久不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這一特殊時期創作的文藝作品成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瑰寶。

白毛女
原圖鏈接 [querylist=&force=undefined 來自360網]
原文名 The White-haired Girl
國籍 中國

目錄

形象簡析

佃農楊白勞與女兒喜兒相依為命,喜兒與同村青年農民大春相愛,農民楊白勞因欠地主黃世仁的地租無法還清,之後外出逃債。在除夕之夜楊白勞偷偷回家,黃世仁聞訊後強迫楊白勞賣女頂債,楊白勞喝做豆腐用的滷水自殺。

喜兒被搶進黃家,遭黃世仁姦污,逃入深山,頭髮全白。兩年後,大春隨八路軍回鄉,在山洞裡找到喜兒,替她申冤雪恨。結尾處,村民們和喜兒一起開會聲討黃家的罪行,慶賀窮苦人的重見天日。

白毛女是根據民間傳說改編的歌劇、電影故事片、京劇、舞劇。故事情節起源於晉察冀邊區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1945年,延安 魯迅藝術學院 據此集體創作出歌劇《白毛女》。

《白毛女》是東北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電影,由王濱、水華執導,田華、陳強、胡朋、張守維、李百萬、李壬林等主演。該片於1951年3月11日在中國上映。

解放前的華北農村,貧苦佃農楊白勞(張守維飾)早年喪妻,膝下一女名喜兒(田華飾),相依度日;鄰居王大嬸(胡朋飾)及其子王大春(李百萬飾)常給楊家父女多方照顧,兩家融洽和睦。喜兒和大春相處日久,情投意合,兩老商定秋後為他倆完婚。

惡霸地主黃世仁(陳強飾)欲霸占年輕貌美的喜兒,遂與管家穆仁智(李壬林飾)設計,以重租厚利強迫楊白勞於年內歸還欠債。舊曆除夕,楊白勞終因無力償還重利,被黃世仁威逼在喜兒的賣身契上畫押。楊白勞痛不欲生,回家後飲鹽滷自盡。初一早上,喜兒被搶入黃宅後,受盡折磨。黃世仁為斬斷喜兒對大春的情絲,奪回王家租地,驅逐王大嬸母子,又伺機將喜兒姦污。

大春救喜兒未成,投奔紅軍。懷有身孕的喜兒在黃家女傭張二嬸的幫助下逃離虎口,途中生下嬰兒,旋即夭折。後獨自入深山穴居,餐風宿露。由於長期缺少鹽分攝入,一頭青絲變成白髮。喜兒因常至破廟中取供品充飢,被村人迷信視為「白毛仙姑」下凡顯靈。

抗日戰爭爆發後,大春隨八路軍回到家鄉。此時,黃世仁借村人迷信,製造「白毛仙姑」降災謠言惑眾。留鄉工作的大春為發動減租減息,提高群眾覺悟,十五之夜,親往跟蹤查探,竟在山洞中與喜兒相逢。

在全村公審會上,黃世仁、穆仁智二人受到嚴懲。地主被鎮壓了,喜兒報了仇伸了冤。她重又回到自己的村莊,與大春建立了幸福的家庭,頭髮也漸漸變黑了。[1]

原型爭議

一說事實:黃世仁在楊白勞欠下巨額賭債無力償還又遭債主追討的時候立字據借給楊白勞大洋1000元,然後又收留未成年的喜兒。楊白勞欠錢躲債吃喝嫖賭無臉見人最終誤喝滷水不治身亡。黃世仁念在同楊白勞多年的情份上厚葬楊白勞並且收養喜兒。[2]

2012年9月,人民文摘刊登了《中國四大地主的真實面目》這一文章,文章關於黃世仁的本意為,黃世仁是捏造出來的虛擬人物,屬於文學創作。同時也對其他經典地主形象進行了說明。[3] 之後,某些有人認為,將這一文章和其他流言結合起來,用以批判毛澤東。是為了指責中國政府歷來就有故意歪曲事實的傳統,抹黑地主,包庇流氓無產階級,並呼籲民眾起來抗爭。


歌劇《白毛女》創作背景

1942年5月2日,毛澤東陝西延安發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提出文藝不是超階級的,文藝要和工農兵群眾結合。在同一個時期,延安的共產黨人還發動了整風運動和大生產運動。這使得延安的文藝工作者意識到要創作出一個全新的反映共產黨的理念的藝術作品。

1944年9月,西北戰地服務團在晉察冀邊區平山縣一帶收集到民間傳說——白毛仙姑的故事,寫出故事詩《白毛女》,完成了《白毛女》劇本初稿。黨中央負責宣傳工作的周揚看了之後,說:「把它改寫成歌劇會更好!」

1945年中共七大準備召開之際,當時蘇聯紅軍已經向德國反攻,隨後,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的一些藝術家,在院長周揚的指示下,根據「白毛仙姑」的傳說,集體創作了五幕歌劇《白毛女》,以「舊社會把人變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4]。為主題,由賀敬之、丁毅執筆,馬可、張魯、瞿維、煥之、向隅、陳紫、劉幟作曲。

《白毛女》將強烈的浪漫主義精神和共產黨的階級鬥爭理論結合在一起,成為解放區文藝標誌物,迅速風靡各個解放區。之後這齣歌劇還在國統區演出,廣受讚譽。

中共七大召開前一天,即1945年4月22日,《白毛女》在中央黨校禮堂舉行首場演出。七大來自全國的547名正式代表、208名列席代表,以及延安各機關的領導幹部觀看演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毅葉劍英等也出席了。

在首次演出後,中央辦公廳主任李富春派專人來到創作《白毛女》的魯迅藝術學院,傳達了中央領導的觀後感。主要有三點:

第一,主題好,是一個好戲,而且非常合時宜。 第二,藝術上成功,情節真實,音樂有民族風格。 第三,黃世仁罪大惡極應該槍斃。

中央辦公廳的同志還就第三點意見做了專門的解釋:「中國革命的首要問題是農民問題,也就是反抗地主階級剝削的問題。這個戲已經很好地反映了這個問題。抗戰勝利後民族矛盾將退為次要矛盾,階級矛盾必然尖銳起來上升為主要矛盾。黃世仁如此作惡多端還不槍斃了他?說明作者還不敢發動群眾。同志們,我們這樣做,是會犯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的呀!」中央辦公廳當時沒有明確這是哪位領導同志的意見,直到很久之後演員們才知道,這實際上是劉少奇的觀點。劉少奇的這個修改無論是從藝術上還是政治上都是十分必要,非常高超的。

在以後的演出中,黃世仁、穆仁智就被當場槍斃了,觀眾於是人心大快。人心大快的觀眾於是颳起了一股《白毛女》旋風,延安唱紅了,陝北唱紅了,解放區唱紅了,全中國唱紅了!一部戲能那樣深入那樣普及那樣燴炙人口對歷史發展產生那樣大的影響,在中國現代戲劇史上,《白毛女》肯定是當之無愧地首屈一指。[5]


創作者

 
《白毛女》楊白勞-張守維

張守維(1918.10—2003.3),男,遼寧省葫蘆島市人。著名表演藝術家、戲劇教育家。解放區新歌劇以及電影《白毛女》中楊白勞的扮演者。

張守維是第一位飾演「楊白勞」的演員,在歌劇和電影《白毛女》中分別演過王崑和田華的「父親」。是他的表演讓「 喜兒爹」的形象深入人心。他在電影《白毛女》中的扮相,一個典型的華北地區老農的形象,老實巴交,面容慈祥。而在被黃世仁逼死的那一夜,他用帶有明顯河北口音的語調,一聲聲喚著「喜兒」、「喜兒啊」,滿腹話語,卻又無法說出,只能老淚縱橫,默默無語,令所有觀眾肝腸寸斷。可實際上,他出演這部電影的時候,才剛滿33歲。但卻把一位受盡苦難的老農形象塑造得淋漓盡致。楊白勞這個人物,由此成為中國人最為熟悉的藝術形象之一。[6]


張守維當年,受一首歌曲和一本書的激勵,他隻身奔赴延安尋求真理,後成為「魯藝劇團」的著名演員;1918年10月,張守維出生於遼寧葫蘆島。8歲上就跟隨父親來到河北,在樂亭等地讀完小學。所以他做演員後,說台詞帶有河北口音,反倒令人感到親切。

後來他又到北平和西安等地念中學。而正是在西安讀書的時候,他開始接觸戲劇。

1937年,抗戰爆發,他加入到愛國青年學生組成的「斧頭劇團」,走上街頭出演《放下你的鞭子》。惟妙惟肖的表演,簡直以假亂真,在西安頗受歡迎。

就這樣,幾乎是自然而然地,張守維就走上了演藝道路。19歲的他,在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的幫助下,來到了革命聖地延安。

在這裡,他先是被安排到抗日軍政大學學習,然後,進入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學習表演。畢業之後,他就成為了魯藝實驗劇團的演員,參加了眾多話劇劇目的演出。

1948年,嫩江省成立實驗話劇團,張守維就擔任了團長職務,並只用了短短几個月時間,就將劇團辦得像模像樣,在當地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然後,他還擔任過黑龍江省文工團團長的職務。


在中共解放初期,為了心中摯愛的戲劇事業,張守維辭去省文聯主席的職位,專心於戲劇教育;他飾演角色的電影不僅摘得國際電影獎項而且至今久映不衰。


日本芭蕾舞劇《白毛女》

 
松山芭蕾舞團歌劇版《白毛女》森下洋子

森下洋子,是一位仍然活躍在舞台上的首席芭蕾舞藝術家,她所在的日本松山芭蕾舞團,是世界上第一個將中國白毛女的故事改編成芭蕾舞劇的舞團。從1958年開始,她為多位國家領導人表演過《白毛女》:「我們想通過芭蕾的方式,向中國表達日本人深藏心底的懺悔之情。」

  • 60年致力傳播中國故事

松山芭蕾舞團創建於1948年,以「上演古典芭蕾」和「創作具有民族特色的芭蕾舞」為藝術宗旨。1952年秋天,松山芭蕾舞團創始人清水正夫先生第一次看到了中國電影《白毛女》,深受感動,便萌生了將「白毛女」這個故事改編成芭蕾舞的想法。因為缺乏相關資料,他們給中國戲劇家協會寫了一封信請求支持。1953年底,清水正夫收到時任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田漢先生的回信,信中附有歌劇版《白毛女》的劇本、樂譜以及舞台劇照,這才逐步開始了芭蕾《白毛女》的創作歷程。[7]

70歲的日本國寶,演了67年中國白毛女 作者:一條

中國芭蕾舞劇《白毛女》1971【樣板戲】

芭蕾舞劇《白毛女》1971【樣板戲】 作者:中華傳統表演藝術


相關視頻

「70載光影故事」和新中國一起成長——1951年《白毛女》

《白毛女》中,楊白勞簽完賣身契回家,捧著一碗餃子吃不下

經典懷舊老電影:喜兒睡著了,楊白勞這段戲堪稱哭戲的典範

《小戲骨:白毛女》第1集 楊白勞被迫畫押賣女飲鹵自盡 喜兒入黃宅受盡折磨丨小戲骨劇場 作者:芒果小戲骨劇場

白毛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