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炎性腸病
-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沈佩瑤台北31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天說,莫德納次世代疫苗文件補齊,預計9月2日舉行EUA審查會議,順利通過後,將會安排9月5日辦ACIP專家會議,力拚9月底前進貨。
- 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將迎來下一波高峰,莫德納次世代疫苗審查進度受到關注,8月29日廠商已經補件完成,本週將舉行緊急使用授權(EUA)審查會議,只要EUA順利通過,就會儘快進行後續採購動作,衛福部食藥署預估審查可能延至9月初。
發炎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又稱炎症性腸病,或稱發炎性腸道疾病( 縮寫:IBD),是一組特定的腸道慢性疾病的統稱,主要包括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
- 炎症性腸病主要為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屬於自體免疫性疾病,病患的免疫系統攻擊自己的消化系統組織。
- 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的主要區別在於炎症發生的位置和炎症本身的不同。
- 克羅恩病可影響到消化系統的任何部分,從口腔至肛門都有可能發生跳躍性病變,多發於迴腸末端。
- 潰瘍性結腸炎發病僅限於結腸和直腸部分。
- 微觀上潰瘍性結腸炎發病僅限於黏膜(腸的上皮組織),而克羅恩病影響到整個腸內壁。
- 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在腸道之外也有不同比例的表現,如肝臟的炎症,關節炎,皮膚的異常表現和眼部的炎症。
- 治療炎症性腸病常用氨基水楊酸製劑,如柳氮磺胺吡啶、美沙拉嗪等。根據不同的嚴重程度,通常用免疫抑制劑來緩解症狀,如強的松、硫唑嘌呤、甲胺蝶呤、6-巰嘌呤等。
- 類固醇的藥物也被常用來控制病情的突發,曾被作為維持藥劑。
- 發炎性腸道疾病是一種消化道的慢性發炎疾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兩種。
- 兩者共同症狀包括:腹瀉、腹痛、發燒、營養不良與貧血等,好發於20至40歲青壯族群。
- 炎症性腸病(IBD)為累及迴腸、直腸、結腸的一種特發性腸道炎症性疾病。
- 臨牀表現腹瀉、腹痛,甚至可有血便。本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
- 潰瘍性結腸炎是結腸黏膜層和黏膜下層連續性炎症,疾病通常先累及直腸,逐漸向全結腸蔓延,克羅恩病可累及全消化道,為非連續性全層炎症,最常累及部位為末端迴腸、結腸和肛周。
發炎性腸道疾病常見的症狀與病因或風險因素造成
- 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症狀--各種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常見共同的症狀包括:
- 腹瀉,當部分發炎的腸道無法再吸收水分時,就會有此症狀。
- 潰瘍出血,血便(血從肛門流出,或隨糞便而下)。
- 由於腸道阻塞,會造成胃痛、痙攣、腫脹。
- 體重減輕、貧血,會導致孩童生長和發展遲緩。
- 可能會引發消化系統之外的疾病,如眼睛發炎、皮膚病、關節炎(Arthritis)。
- 炎症性腸病很容易削弱人的體力,讓身體衰弱,有時候也會導致一些威脅生命安全的併發症。
- 患有克隆氏症的人,嘴裡可能會有口瘡(俗稱嘴巴破,Canker sore),有時候在生殖器或肛門周圍,也會出現潰瘍、裂傷。
- 有些症狀可能沒被列出,若對某些症狀感到疑惑,請諮詢醫師。
- 雖然炎症性腸病本身不致命,但有時候會引發威脅生命安全的併發症。因此如果腸道蠕動的規律持續改變,或出現任何炎症性腸病的症狀,請一定要去看醫師。
- 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原因--造成炎症性腸病的確切原因目前未知;過去飲食和壓力曾被懷疑是造成炎症性腸病的原因,但現在醫師已經知道這兩項因素,只會加重病情,但不會導致炎症性腸病。
- 免疫系統失調,是目前認定的一個可能病因,遺傳是另一個潛在因素,但大多罹患炎症性腸病的人都沒有此病的家族史。
- 有很多風險因素會導致炎症性腸病如下:
- 很多患有炎症性腸病的人,30歲以前就會確診,但也有些人直到50或60多歲才罹患。
- 種族或人種可能有影響,白種人和阿什肯納茲猶太裔可能風險較高,但任何種族的人都有可能罹患。
- 如果有此病的家族史,如父母、同輩兄弟姐妹、小孩,那您罹患此病的風險會較高。
- 對克隆氏症而言,抽菸是最重要的可控制風險因素; 但另一方面,對潰瘍性結腸炎來說,抽菸能提供一些防護,但還是會身體其他方面產生負面影響。
- 服用異維甲酸(Isotretinoin,一般稱為A酸),如亞尼斯汀(Amnesteem)、克拉洛維(Claravis)、索特(Sotret)、亞克坦(Accutane)。
- 異維甲酸大多用來治療囊腫留下的疤痕或青春痘,有研究結果顯示它會提高此病的風險,但兩者之間的相關性目前仍不明確。
- 服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medication,NSAID,如布洛芬(Ibuprofen)、安舒疼(Advil)、莫痛寧止痛膠原錠(Motrin IB)、那普洛辛鈉(Naproxen sodium,商品名:亞利夫Alev、安鈉百鎮錠Anaprox)、迪可氟納(Diclofenac sodium,商品名:服他寧Voltaren、索拉瑞茲Solaraze等)可能會提高罹患此病的風險,或使病情加重。
- 如果住在都市或工業化國家,會更有可能罹患此病; 這可能是環境因素造成,包括:高脂或過於精緻的飲食; 居住在較北方的寒冷地區,也比較有可能罹患此病。 [1]
https://www.epochtimes.com/gb/13/12/5/n4026989.htm
發炎性腸道疾病診斷與治療
- 病情不單純,平均兩年才確定診斷--臨床上需要搭配多種檢查,才能診斷發炎性腸道疾病,蔡騌圳醫師說,抽血檢查可以評估 CRP、ESR 等發炎指數;影像檢查包括消化道攝影、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可以評估是否出現狹窄、穿孔、瘻管等併發症。
- 因為是腸道疾病,一定會做內視鏡,檢查大腸病灶,可以做大腸鏡、乙狀結腸鏡;檢查小腸,可以做小腸鏡、膠囊內視鏡,幫助評估腸道發炎的情形。
- 小腸檢查有很多種,常見的是鋇劑攝影,看看是否有狹窄、擴張的狀況。如果懷疑有病灶,可考慮做小腸內視鏡,例如氣囊輔助式小腸鏡,可以進入小腸觀察,若看到病灶可以直接做切片。若不想做小腸鏡,可以吞膠囊內視鏡,有助評估小腸病灶。
- 假使膠囊內視鏡有發現問題,還是要做氣囊輔助式小腸鏡進去做切片,才有辦法確診。
- 由內視鏡取得的切片,會交由病理科醫師檢查,看看是否有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特徵、是否合併其他感染、是否有癌化的現象。
- 從診斷到後續的追蹤都會使用這些檢查工具,蔡騌圳醫師說,有時候也可以簡單的驗個糞便,從糞便去檢驗發炎指數,稱為「糞便鈣衛蛋白(Fecal Calprotectin)」。
- 「發炎性腸道疾病其實不容易診斷,從開始出現症狀到確診,平均大概是兩年,最長我遇過有五年才診斷。」
- 蔡騌圳醫師說,「曾經有患者做過 9 次胃鏡、4 次大腸鏡,都沒有找到原因,後來因為腸穿孔,緊急開刀手術後確診是小腸克隆氏症。我們希望能夠讓確診的時間越短越好,目標希望在一年以內。
- 因為腸道持續發炎,會反覆結痂、結疤,累積久了就容易狹窄、穿孔,而需要接受手術。如果能及早診斷,及早治療,可以減少併發症,維持患者的生活品質。」
- 善用生物製劑,幫助腸道黏膜癒合--蔡騌圳醫師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傳統治療包括 5-ASA 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若治療成效不如預期,便會使用生物製劑。
- 急性發作的時候,可能使用類固醇控制發炎,蔡騌圳醫師解釋,類固醇不會長期使用,我們希望能夠在短期內把類固醇停掉,避免月亮臉、水牛肩、水腫、容易感染等副作用。長期而言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劑,幫助維持病況穩定。
- 若傳統藥物反應不佳,或是常常反覆發作的時候,便會使用生物製劑,蔡騌圳醫師說,目前生物製劑有好幾種,我們可以粗分成兩大類,有一類是抑制細胞激素,可於全身發揮作用,例如抗腫瘤壞死因子製劑或抗介白素 12/23 製劑;另一類為淋巴球遷徙阻斷劑,是腸道專一型,只針對腸道黏膜上的受體作用,可於腸道發揮抗發炎的作用。
- 「全身型生物製劑能夠同時改善腸道發炎與腸道外症狀,腸道專一型生物製劑只作用在腸道,全身性副作用較少,可以減少感染症,例如 B 型肝炎、結核病的復發,也比較少癌症的風險。」蔡騌圳醫師分析,「臨床上會根據患者的年紀、身體狀況、腸胃道症狀的嚴重度、是否有腸道外症狀,如關節炎、血栓、皮膚症狀等,來選擇合適的生物製劑。」
- 生物製劑除了可以改善症狀,也有助於達到腸道黏膜癒合,蔡騌圳醫師強調,千萬不能在症狀緩解後就擅自停藥,我們的治療目標是達到腸道黏膜癒合,以減少腸道狹窄、穿孔、瘻管等併發症,且減少需要手術的機會。
- 發炎性腸道疾病在台灣目前屬於重大傷病,病人大部分是年輕人或中壯年人,克隆氏症的發病年齡大概都在 15 至 20 歲左右,潰瘍性結腸炎大概都 40 至 60 歲左右,既影響生理,也會影響心理。但是只要好好控制、追蹤,生活也可以跟一般人一樣。
- 日常生活中,患者一定要維持健康生活型態,正常作息、避免熬夜、規律運動、戒菸、戒酒。蔡騌圳醫師提醒,飲食方面要吃新鮮食材,盡量避免加工食品,因為發炎性腸道疾病跟飲食、環境有關,過多添加物可能會增加發炎性腸道疾病產生的機會! [2]
目录
參考來源
- ↑ 消化道健康. 發炎性腸道疾病(IBD):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hello醫師. [2022-08-31] (中文).
- ↑ 劉育志 醫師. 淺談發炎性腸道疾病症狀及治療方針. PanSci 泛科學. 2022-03-24 [2022-08-31]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