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首道
王首道 |
王首道(1906年~1996年 ),湖南省瀏陽縣(今瀏陽市)人,曾用名,王芳林。1906年4月13日生於瀏陽縣張坊區上洪鄉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中共中央顧委常委,全國政協副主席,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
目錄
軍旅生涯
1925年冬,入毛澤東主辦的第六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1]。
1926年春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聆聽了毛澤東講課,受益非淺。後任湖南省農運特派員、瀏陽縣特支書記、縣委書記、湘鄂贛特區特委書記、湖南省委常委、湘贛省委書記,為湘鄂贛蘇區和湘贛蘇區的建立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1933年春,因抵制王明「左」傾錯誤路線,受到撤銷省委書記職務和嚴重警告的處分[2]。在逆境中,仍然堅持原則,積極工作。
1933年11月,調往中央蘇區,到毛澤東身邊工作。毛澤東關於中國革命道路的正確主張和工作作風給了他極大教育。
1934年春,擔任江西瑞金中央組織局秘書長。同年10月,參加中央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任軍委第二縱隊政治部主任、國家保衛局執行部長。到達陝北後,任西北保衛局局長、紅軍保衛局局長。及時釋放了劉志丹等一批被錯誤拘捕的幹部,為紅軍的團結,為陝甘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後調任紅十五軍團政治部主任。抗日戰爭爆發後,任中共中央秘書處處長、黨中央直屬機關生產節約運動委員會主任。
1944年10月,任三五九旅南下支隊政治委員,與司令員一道,率部從延安出發,向被日軍侵占的豫、鄂、湘、粵敵後挺進,衝破敵人的重重-,開闢新的抗日根據地,勝利地完成了任務。先後擔任湘鄂贛軍區政治委員、湘鄂贛邊區黨委書記、中原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南下支隊征戰兩萬餘里,被毛澤東譽為「第二次長征」[3]。
1945年在黨的七大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抗日戰爭勝利後,任軍調處執行部瀋陽執行小組的中共代表、東北行政委員會財經委員會主任、經濟委員會主任、工業部部長。對東北解放區的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解放以後
1949年,根據毛澤東主席指示,具體參與組織了爭取程潛、陳明仁在湖南舉行和平起義的工作[4]。長沙和平解放後,擔任長沙市軍管會副主任、湖南省委第二副書記、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在領導湖南人民掃清國民黨殘餘部隊、接管建政、清剿土匪、醫治戰爭創傷、開展經濟建設、支援抗美援朝等方面都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1952年4月起,先後任交通部副部長、黨組書記、國務院第六辦公室主任、交通部部長,是新中國交通運輸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1964年後,先後擔任中南局-書記、廣東省委書記、省革委會副主任、省政協主席。「文革」期間受到衝擊,他對黨忠心耿耿,堅持原則,堅持鬥爭,表現了共產黨人無私無畏的精神。
1978年3月,當選為第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還擔任過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計劃生育領導小組副組長,在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在法制建設和計劃生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不顧年事已高,先後到許多省市視察,深入調查研究,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議。還撰寫了幾十萬字的文章,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已出版《王首道文集》[5]。他將自己稿費l6000元捐給家鄉,幫助失學兒童解決讀書困難。
他在中共七屆七中全會上遞補為中央委員,是中共第八、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在黨的第十二、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是全國政協第二、四屆常務委員。
1996年9月13日在北京逝世,終年91歲。黨中央對他的評價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德高望重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
人物評價
王首道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新中國交通運輸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候補委員、委員,第八、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他在長達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勤勤懇懇、忠勉為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努力奮鬥,建立了不朽功勳。王首道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輝的一生,是為黨和人民無私奉獻的一生。他和其他老一輩革命家的高尚品格值得人們學習,弘揚革命風範,繼承革命傳統,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視頻
王首道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新浪,2018-12-06
- ↑ 王明「左」傾錯誤和革命運動的挫折,搜狐,2006-09-06
- ↑ 中共黨史中的「第二次長征」:5000南下軍下轉戰7省,搜狐,2019-07-06
- ↑ 程潛、陳明仁率部起義_,今日頭條,2012-07-10
- ↑ 王首道文集(王首道着)文字版,愛問共享資料,201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