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窩窩
愛窩窩是一個中國特產。北京流傳至今的一種清真風味小吃——愛窩窩,其最突出的特徵,歸納概括說來,叫做:「色雪白,球狀,質粘軟,味甜香。」(引自《北京傳統文化便覽》)說起京城的這種清真風味小吃「愛窩窩」來,其最初,只不過是屬於普普通通的一種清真風味小吃而矣!
《周禮·天官》[1]就講到,應該根據季節變化調節食物口味:「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調以滑甘。」只有每天攝人的食物與自然氣候相調和,才能有健康的身體。春夏秋冬,中國人講究「不時不食」。在正確的時間食用正確的食物,不僅反映了中國人對於二十四節氣自然律法的尊重,在其背後更有深層的文化原因[2]。
目錄
特產簡介
那麼,為什麼自明代始,「愛窩窩」就逐漸成為名震京城一種清真風味的小吃呢?說起它的原因來,與今故宮(即「紫禁城」,俗稱「皇宮」)內的「儲秀宮」有着一定的密切聯繫。 據老北京人傳說,有一位在「皇宮」紫禁城裡當過太監的說,明代時居住在「儲秀宮」的帝後,或者后妃,生活中,他們都比較喜歡吃「愛窩窩」。為什麼呢?因為宮中的一些受寵的愛妃,特別是帝後,天天山珍海味吃着,亦就不感到好吃了。有一天,侍候居住在「儲秀宮」帝後和妃子的廚師,是一個回族人,他從家裡帶了一些經常食用的清真食品「愛窩窩」,正在廚房裡吃的時候,一位宮婦趕上了,她一嘗很好吃,就帶走了點給帝後,帝後一嘗,亦感到非常好吃。這樣,就開始讓廚師為居住在「儲秀宮」的帝後和妃子們做「愛窩窩」吃。特別是帝後,生活中不僅是經常食用,而且她還格外大加讚賞,說廚師做的「愛窩窩」不單是「色雪白」好看,吃起來,其「味香甜」。
此種情景,就由「皇宮」紫禁城傳了出來,所以自明代始,「愛窩窩」一下子就變得身價百倍,名震京城,成為京城比較有名的一種清真風味小吃,並被美譽為「御愛窩窩」。對此,在《北京傳統文化便覽》里記載:愛窩窩為「北京一種清真風味小吃。色雪白,球狀,質粘軟,味甜香。因明代為帝後所喜食,故名『御愛窩窩』,後傳入民間,脫衍為『愛窩窩』了。
生活中,如果您想品嘗的話,除了買現成的食用外,自己亦可以動手做,並不難。 愛窩窩的傳統製法是:將糯米洗淨加清水泡一夜,上籠蒸一個時辰,再加入開水,待米吸足水分後,再蒸半個時辰出鍋,用木槌將米搗成團,晾涼後揪成小劑,按成小圓餅,包上用芝麻仁、核桃仁、青梅、金糕、冰糖和糖桂花等拌成的餡,揉成乒乓球大的球,滾上用蒸法蒸熟的大米粉,點上紅點即成。
參考文獻
- ↑ 為什麼說「周禮」奠定了中國的精神底色,搜狐,2024-02-23
- ↑ 老湯坊|中國飲食文化特點:注重風味,講究美感,搜狐,20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