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性生殖
無性生殖生物增加個數的方式中,只要沒有受精過程的就稱為「無性生殖」。在這樣的條件下,生物可能因為分裂或斷裂、也可能因為個體形成特有構造(如芽體或孢子),而發育出新個體。因為只要細胞分裂就可以增加個體數目,每一個新個體的染色體(或遺傳物質)都和原生物相同,因此每個個體的特徵應完全相同。 [1]
無性生殖就是不經過精子與卵子結合而進行繁殖的動作。例如植物的插枝繁殖便是無性生殖的代表作:將老植物中的組織切一塊下來,插入土中,新植物就會開始長根、莖,成為一棵新植物。當酵母菌想製造下一代時,它就會從身上冒出一個小細胞芽, 後來小芽會慢慢地長大,就形成另一個酵母菌了,這種只有一個親代,利用身體細胞便會產生子代的生殖方式,就叫做" 無性生殖 "。而這種細胞一個變兩個,兩個變四個 .... 變成一個個體的細胞分裂方式叫有絲分裂。進行無性生殖的生物,子代會完全傳承親代的所有遺傳資料訊息, 所以若是親代有遺傳缺陷,子代也會發生,同樣的, 若親代強壯又健康,那.. 子代也會是頭好壯壯 因此,在這種生殖模式下, 生物是較沒機會產生新的遺傳變化來適應變化多端的環境的。 [2]
常見之無性生殖方式
1.分裂生殖
部分單細胞生物,如:細菌、變形蟲、草履蟲等,只需要進行一次細胞分裂,即可產生兩個新的個體,這種只需要分裂即可產生下一代的方式,稱之為分裂生殖。 [3]
2.出芽生殖
(1) 親代(母體)身體上像植物發芽一般,長出子代(【芽體】),芽體通常比母體小,成熟後脫離母體獨立生活,成為新個體,此種稱為出芽生殖。 (2) 單細胞生物(如:酵母菌),多細胞生物(如:水螅)使用【出芽】生殖繁衍後代。 [4]
3.斷裂生殖
渦蟲、水綿、海星等生物受外力作用而斷裂成兩個或多個片段,這些斷裂的片段會再繼續發育成新的個體,這種透過斷裂的過程來產生新個體的方式,即稱之為斷裂生殖。 一些較低等的生物,例如顫藻、渦蟲和海葵等,可行斷裂生殖,即個體會斷裂成許多片段,再由這些片段發育成許多小個體。 [5][6]
4.孢子繁殖
真菌可以說是孢子繁殖的最佳例子,真菌所產生的孢子有大有小,有單細胞的也有多細胞的,其壁有厚有薄,顏色變化亦多,可以隨風而散,可以自力彈開,可以借其他生物、水流等方法散播,而且數量相當驚人。細菌來說只有少數可以形成內生孢子,一個細菌只能形成一個孢子,所以僅是度過難關的法子,並不能算是繁殖方法。蕨類葉子的背面,常見那些褐色的斑點、條紋,其實就是一些無性的孢子,隨風發散後,發芽成長成有性世代。許多較低等的植物也可行孢子繁殖。 [7]
5.營養器官繁殖
植物除了可以開花產生種子來繁殖下一代之外,也可以利用其營養器官(根、莖、葉)的某一部份,來繁殖產生新的植物體,如:甘藷的儲藏根及馬鈴薯的塊莖,除了為個體儲備養分之外,亦可長芽、形成新個體;落地生根的葉緣可長出個體,再脫落而長成獨立的植物體;竹子藉地下根莖延伸成竹林;石蓮的葉掉落後,基部也可再長出新個體;水塘中的布袋蓮能很快地長滿水面,也多是藉由植株長出的新芽所蔓延而成。 [8]
6.植物組織培養
植物可藉新的生物技術如植物組織培養法,在實驗室中產生新個體,例如由胡蘿蔔的組織塊可在培養基中生長繁殖成新植株;蘭花亦可取其生長點用組織培養法來大量分生繁殖蘭花苗。 [9]
無性生殖的優點
(1) 環境適宜生長時,可【快速】繁殖,產生大量子代。 (2) 保存親代優點。 (3) 不需花費求偶,以及與另一配子結合的能量。
無性生殖的缺點
(1) 保存親代缺點。 (2) 子代遺傳物質相同,遺傳變異【小】,環境變動時容易全部【滅絕】,遭到淘汰。 [11]
視頻
目录
參考文獻
- ↑ 原文網址:http://www.cjsh.ntpc.edu.tw/mediafile/7570082/news/83/2014-3/2014-3-7-16-1-59-nf1.pdf
- ↑ 原文網址:http://xn--fiqy9sgzds4et71c74ee4h.tw/Subject/Penguin/other/%E7%94%9F%E6%AE%96%E6%95%99%E6%9D%90/a-sex.htm
- ↑ 原文網址:http://siro.moe.edu.tw/teach/index.php?n=0&m=0&cmd=content&sb=4&v=2&p=793
- ↑ 原文網址:http://www.phyworld.idv.tw/BIO/J1_02/CH1/1-2_POINT_ANS.pdf
- ↑ 原文網址:http://163.28.10.78/content/junior/bio/tc_wc/textbook/ch07/text-ch07-2.htm
- ↑ 原文網址:http://siro.moe.edu.tw/teach/index.php?n=0&m=0&cmd=content&sb=4&v=2&p=793
- ↑ 原文網址:http://microbiology.scu.edu.tw/MIB/lifescience/wong2/ch03-2.htm
- ↑ 原文網址:https://s0024037.weebly.com/28961246152998327542.html
- ↑ 原文網址:http://www.nani.com.tw/nani/jlearn/natu/ability/a1/2_a1_2.htm
- ↑ 原文網址:http://siro.moe.edu.tw/teach/index.php?n=0&m=0&cmd=content&sb=4&v=2&p=793
- ↑ 原文網址:http://www.phyworld.idv.tw/BIO/J1_02/CH1/1-2_POINT_ANS.pdf
- ↑ 原文網址:https://sites.google.com/site/scienceshortfilm/home/sheng-wu/reproduction/wu-xing-sheng-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