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醬麵
炸醬麵,是指一種起源於山東的麵條食用方法,將煮熟的麵條和炸醬混合均勻食用。炸醬之所以為「炸」是因為鍋中「油」的量所定義的烹調用字,而在製作炸醬的最後階段,因為比重的關係,醬料都會沉在鍋底,上頭浮起一層的油,看上去就像把醬丟在油裡頭炸一樣,所以才會用「炸」作為動詞,稱為「炸醬」。 炸醬一般用肉末(或肉丁、肉絲)和黃醬(或甜麵醬,晉語區多用老黑醬)炒制的,粵港改良版本還會加糖或蜂蜜。其他配菜稱菜碼或面碼,一般有黃瓜絲、蘿蔔絲、青豆、豆芽、菠菜乃至雞蛋絲等。
目錄
各地炸醬麵
炸醬麵是中國山東富有特色的食物。另外,北京、天津、上海、遼寧、吉林、廣東、香港乃至日本、韓國也有不同製法的炸醬麵。
山東
山東炸醬麵特點是,炸醬裡面除肉丁外,還會有豆角丁。做法是以蔥薑爆鍋後,下肉丁炸白,再加醬炒成炸醬,再加入事先炒好的豆角丁,一同成為炸醬。另外還有以鮮蝦代替肉丁的鮮蝦炸醬麵。春季時令菜碼有醃香椿芽。
東北
在遼寧和吉林,炸醬傳統上使用大醬炒製。大醬和肉絲或肉末炒製成的炸醬叫肉醬,比較常見;另外還有素食版的雞蛋醬,由大醬和炒雞蛋製成,為當地特色。
北京
北京炸醬麵是由早期的魯菜館帶入當地,後經傳播推廣後逐漸成為當地家喻戶曉的一道名吃。老北京炸醬麵的作法主要是由炸醬,面及菜碼等佐料拌勻而食,食感清爽可口濃郁不膩。北京的炸醬的做法是切小塊的五花肉,搭配以薑末爆炒,而後佐以乾黃醬、鮮黃醬、甜麵醬各三分之一調和,再加入蔥蒜燉製。北京炸醬麵講究菜碼,在食用時除了將煮熟的手擀麵拌上炸醬外,也會佐以小黃瓜絲、蔥白、豆芽等等碼料。也有人喜歡加入少許麵湯使麵條拌起來更潤些,並依個人喜好加入醋、麻油調味。
粵港
港式炸醬麵是以辣豆瓣醬及蕃茄醬作主要醬料,紅蘿蔔絲及烏醋、糖和鹽熱煮,食用時搭配廣式生面及肉絲拌吃,味道較甜辣。
臺灣
台灣炸醬製作:先將五花肉切小丁塊,豆瓣醬及甜麵醬分別以水調致稀糊狀,起鍋熱油放入薑末爆香,豆乾丁用小火煸得微微焦香,先加入豆瓣醬,以小火炒至香味飄出,再加入甜麵醬,續以小火翻炒至醬汁發亮。搭配麵條有一般扁麵條,還有嚼勁十足的手工家常麵等,十足道地風味。另有知名維力食品的速食麵維力炸醬麵,且陸續推出維力炸醬罐,深受台灣人喜愛。
韓國
韓國亦有炸醬麵,早在清朝時期即由來自山東的華僑們自仁川傳入韓國。韓式炸醬麵以春醬(黑豆醬)[1]拌著醬油、砂糖與太白粉作為炸醬基底,醬質較為稀薄,放上黃瓜絲、佐洋蔥丁、醃黃蘿蔔及辣白菜一起食用。風味獨特,已經自成一格。
日本
炸醬麵目前在日本的高級餐館也有賣,口味是照搬台灣式的。樣子是: 在盤子周圍放上綠色黃瓜絲,中間放麵條,碟子放上黃色的炒鴨蛋,最中央是一撮紫色的炸醬。
文化
老北京也有順口溜記述了炸醬麵的配料:
- 青豆嘴兒、香椿芽兒,
- 焯韭菜,切成段兒;
- 芹菜末兒、萵筍片兒,
- 狗牙蒜要掰兩瓣兒;
- 豆芽菜,去掉根兒,
- 頂花帶刺兒的黃瓜要切細絲兒;
- 心裡美,切幾批兒,
- 焯江豆剁碎丁兒,小水蘿蔔帶綠纓兒;
- 辣椒麻油淋一點兒,芥末潑到辣鼻眼兒。
- 炸醬麵雖只一小碗,七碟八碗是麵碼兒[2]。
視頻
炸醬麵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春醬(韓式炸醬),下廚房
- ↑ 北京童謠里,曾唱過這樣一碗炸醬麵 ,搜狐網,2016-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