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石滬
澎湖石滬群 |
---|
|
澎湖石滬群位於中華民國(台灣)澎湖縣,為一種利用潮汐的傳統陷阱式漁法,屬於魚梁的一種石滬。石滬在潮間帶堆砌兩道長圓弧形堤岸,從淺水處一路延長至深水處,在深水處盡頭向內做成彎鉤狀。漲潮時,魚群順著海水進入石滬覓食海藻;退潮後,因石堤已高於海面,魚迴游至捲曲處而被困於滬內。澎湖最早完成石滬的歷史,可追溯自清康熙35年(1696年)的《台灣府誌》中記載已有一大口二小口石滬,一直到20世紀中期,石滬漁業都還是澎湖最重要的一項潮間帶漁撈活動[1]。
目录
分布
全世界的石滬約不到600座,在澳洲、夏威夷、密克羅尼西亞、芬蘭等地都有文獻。亞洲地區如日本、台灣、泰國等太平洋諸島也有石滬的分佈。澎湖縣現有574座以上石滬,其中,吉貝嶼周遭至少有109座,為世界密度最高。台灣本島則以桃園市新屋區沿海擁有最多的石滬群[2]。
成立
建造石滬像成立一間公司一樣,非常需要團體合力經營。一開始先募股,擬訂契約,再由股東修建石滬,募股的對象以親族為優先,其次才尋找有地緣關係的鄰里。石滬的股份數依其規模而定,多在十股上下,股東依自己能力來認養股份的額度,可多人合認一股,也可以一人擁有多股。其中負責人稱代表者。石滬屬定置漁業,建造完成時代表者需向政府農業科登記五年換證一次並繳交印花稅,等政府評估通過且公告一個月後,使可發予漁業權執照。
成滬條件
建造方式
石材
大多就地取材,在岸邊搬運或斧頭打石,斧頭係代表人出資或由公司購買。基地附近若不夠石材,則用舢舨載運或用廢棄舊棺材板杉木捆成木筏,從它地裝運石材。修建石滬需質量較重的石塊,以玄武岩為優選,或以白化或團塊狀的微孔珊瑚遺骸來建造,其它質量輕、片狀或枝狀的珊瑚只能填補空隙用。填造石滬的石頭有上百斤重,除奠基或下層的石頭能藉用海水的浮力,能靠個人搬運,其餘常常使用網繩,許多人分工合力才能加以吊到滬堤上。
施工時段
農曆四至五月最為適合,此時東北季風已近尾聲,颱風也不多,潮間帶作業較為穩定。
工法
使用「亂石砌」,為保持堤內外海水的自然交流,堆疊時不能使用石灰等凝固劑,又要牢靠,只能取決於施作者的經驗來完成。一開始石頭不能平放的堆疊上去,要採以站姿嵌砌在下層的兩塊石塊中間;同一層的石塊則盡量犬牙交錯,做出凹突互出的效果;如果石頭的長度能壓住下層兩塊的石塊更好;在堆疊過程中,大的縫隙以硓古石或玄武岩小石填補、塞緊再往上疊,而硓古珊瑚石灰岩具有碳酸鈣,遇酸雨分解成碳酸氫鈣流至岩縫內,還原時具有固結玄武岩的作用;最後滬堤須逐層向內縮減,到最上第二層時,須使用「反嘴」,即嵌砌的石塊斜度要加大35至45度,以便最上層的「面」能以大於45度角插至石縫中,增加滬堤的密實度與方便行走。反嘴和面做得好的滬堤,有左右兩側向中間相互推擠的作用力,才能有效阻檔海浪的衝擊。每口石滬須配合當地的環境來修建,海域的地形、底質、海水的流向、風浪的大小等,依據這些來調整石滬的位置、構造、開口的方向、堤滬的寬窄、高低等。
滬堤的坡度,減低海浪的衝擊;左右兩側的伸腳弧度,降低魚群入滬後轉向游出滬堤外的機率,就靠建滬人的觀察與經驗。
名詞釋義
- 弧形石堤:初創時期建的較原始的滬,沒有滬房。因其外形稱「畚箕滬」或「籠仔圈」。通常位於在距離海岸較近,退潮時水深在一公尺以內,又稱「淺坪滬」或「高頂滬仔」。
- 岸仔:在滬堤內增設的矮堤,目的為縮小捕魚的範圍。通常有一端會和滬堤相連,如果沒有就會建成「>」字形,圍住滬堤一小部分,捕魚較省力。
- 滬牙:為深水石滬滬堤或岸仔的小支堤,目的為方便捕捉丁香魚建設的小平台。長度不長,高度也不高。在滬牙就算當日不是巡滬的滬主也可以捕撈丁香,每位股東分配一個「正牙」,若漁獲較差,則會加以增設「貼牙」。
- 滬房:通常建於深海處的石滬,為減少捕捉魚群的範圍,由岸仔衍生的。在圓弧形的滬堤中段,選擇水位較深的地方,直接增建一個心形狀的集魚區,也稱「滬目」。
- 滬門:滬房迎接潮水入內的開口處,寬度約一公尺。
- 滬碇:滬門下方沉水的門檻,在滬門底部以石塊填高,防止魚兒入滬房內又跑出來,捕魚時還可以用漁網封住滬門。
- 伸腳:建了滬房的石滬,其原來的滬堤就成為滬房的左右兩臂,功能為引導魚群進入滬房。
- 魚井:在滬房的左右兩邊,與伸腳相連的地方會築一至兩個坑洞,在集魚效果較好的深海區,用來暫時儲存拿不走的漁獲。
- 滬彎仔:滬堤一端若未接陸地,則末端會建成捲曲的部分,目地為讓魚入滬後,游至彎曲處而調頭,不讓魚群跑出滬外。
- 滬厝仔:是石滬岸上的附屬建築。築成一個圓弧形堤,讓漁民在巡滬退潮前休息。
填滬順序
先滬房,每位股東在水位較深處共同出工,順便填築滬門與魚井。
最後伸腳每人根據股份數,分成若干由股東自己負責;每段長度還要依造海水深度來決定長短,愈深的集魚多分得長度就較短。
修滬
代表人召集各股股東,依滬簿上規定的契約修復石滬。凡集合地點、修復日期、出工時間、出工入口、缺席罰責、祭拜事宜、網位等各項,均有詳文明細規定。
拜滬
巡滬
順序
石滬建成後,各股股東經由協商或「抽鬮」來決定巡滬的順序。「抽鬮」的排序僅有大股份的巡滬時間表,若大股份下有若干小股,則一起巡或再排順序。當日輪到巡滬的股東便是「滬主」,可獨享捕魚的權利。
時機
- 每月的潮汐週期中以農曆的二十八日至隔月初四,十二日至十八日這段期間大潮為佳。
- 通常每天海水有兩次漲退潮的週期,但每月初十、二十五這兩天例外,因第二次退潮時間已過午夜十二點,巡滬權屬於隔日的滬主,這兩日只能巡滬只能巡白天的一次退潮。
漁獲分配
滬主的捕魚權具有獨佔性,滬主還沒到場時,其它人會給予尊重不進到石滬裡。若滬主在海水即將漲潮時還沒出現,其他人才可以進到石滬抓魚。不同的石滬類型、漁獲裡,捕魚權有不同的規範。
- 在有滬房的石滬裡,滬房是滬主專用的捕魚區,由滬主先拖過1至3次網以後,其它人才可以進去捉。滬主通常會請一些人幫忙拉網,漁穫由滬主先分一半,另一半再由包括滬主本身及幫忙的人手平分。
- 有滬牙的石滬,須等滬主至專有的滬牙開始捕丁香、白鱙仔了,其它股東才能去使用自己分配到的滬牙,其它的大魚還是屬於滬主。
- 沒有滬牙的石滬,多建築在淺海地區,只要滬主在場,其它人就可以進去抓魚;但抓到的大魚必須交給滬主,而小魚也須經滬主的同意才能帶回。
澎湖縣文化資產
七美雙心石滬
七美雙心石滬位於澎湖縣七美鄉,2006登錄為澎湖縣文化景觀。
吉貝石滬群
吉貝石滬群位於澎湖縣白沙鄉吉貝村,吉貝島周圍的石滬均屬於吉北石滬群,因分布密度之高,也被稱為「石滬的故鄉」。2008登錄為澎湖縣文化景觀。
重要石滬修造技術
石滬的建造設計,從材料的選取跟堆放,均仰賴師傅對水性和魚性的認知,為重要的傳統技術。2010年登錄為澎湖縣重要保存技術及保存者。[3]
參考文獻
- ↑ 澎湖石滬文化景觀-吉貝石滬群.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 2015桃園石滬文化祭 新屋愛鄉協會社造有成
- ↑ 重要石滬修造技術.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