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川縣
潢川,古稱光州(浮光),是中華黃氏和浮光陳氏發源地,位於河南省東南部,信陽市中部。民國二年(1913年)光州改名潢川。
潢川南依大別山,北臨淮河,位於東經114°53′~115°21′,北緯31°52′~32°22′,西靠光山,南接商城,東連固始,北與息縣、淮濱隔淮河相望。自公元220年至1952年,潢川(光州)歷朝歷代均為豫東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河洛重鎮,吳楚上游」之稱,是春申君黃歇和開漳聖王陳元光的故鄉。這裡不但歷史悠久,也是英雄輩出之地,更是「莫道楚鄉風物陋,文章屈宋到如今」的人文薈萃之地。
潢川是集公路、鐵路(京九鐵路、寧西鐵路、京九高鐵、合康高鐵、濮潢鐵路)、水路、航空為一體的交通格局,被譽為鄂豫皖三省交界處的「金三角」,為重點建設的大別山區域性中心城市。
潢川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中國優質糯米之鄉」、「中國花木之鄉」、「甲魚王國」之稱。盛產水稻、油菜、小麥、水產等,特產有光州茶、光州貢面、中華鱉、潢川金桂、光州姜、淮南麻鴨等。
潢川是全國食品工業強縣[1]、國家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縣、全國花木生產基地縣、全國肉類產量百強縣、全省漁業重點縣、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潢川開發區是全市唯一的省級經濟開發區,目前正積極創建國家級經濟開發區。
信陽市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支持潢川撤縣申建光州市,構建市域副中心城市。加快光州、光山一體化發展,形成一體化發展格局。[2]
目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潢川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信陽市中部,西起光山縣,南接光山縣、商城縣,東連固始縣,北隔淮河與息縣、淮濱縣相望。
潢川南依大別山,北臨淮河;地處鄂、豫、皖三省連接的中心地帶,東經114°53′~115°21′,北緯31°52′~32°22′之間,總面積1638平方公里。其中,城區建成區面積20平方公里。
境域東西最大距離44.5公里,南北最大距離53.0公里,總面積1638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416平方公里,占86.5%,水域面積222平方公里,占13.5%。
地形地貌
潢川縣地處大別山側洪積扇向淮北平原過渡地帶,屬合肥-潢川盆地 ,地貌為剝蝕侵蝕類型,地勢南高北低,略向東北傾斜。地形分為南部低山丘陵(面積占11.4%)、中北部壟崗(面積占65.7%)、沿河平原(面積占22.9%)地貌,屬剝蝕侵蝕類型。 境內自西向東依次縱列排列着淮鳳崗、七里崗、黃寺崗三條帶狀壟崗,寨河、潢河、白露河、春河四條河流相間分布,淮河沿境北東流。地形差異、地貌不同。其中,低山地貌主要分布在與商城縣交接的晏崗一帶,占全縣土地面積的4.1%。一般海拔90米以上,最高峰薄嶺海拔330米,相對高度230米。丘陵地貌大都分布在江家集、雙柳樹、仁和、白店等鄉鎮,地處低山地貌北側,占全縣土地面積的7.1%。壟崗地貌集中於縣境中北部的淮鳳崗、七里崗、黃寺崗之間,占全縣土地面積的62.6%。平原地貌全部分布在潢河、白露河、春河、寨河、淮河5條河流沿岸,占全縣土地面積的19.6%。淺窪地貌零星片狀分布在魏崗和來龍兩鄉壟崗東坡與河谷平原交接地,占全縣土地面積的6.7%。
氣候環境
潢川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江淮小氣候區,春季驟冷驟熱,常有低溫連陰雨,春雨綿綿不斷,降雨天數在四季中是最長;夏季初期易旱,中期常暴雨成災,降水量在四季中最多;秋季氣溫陡降,深秋旱澇不定;冬季不甚寒冷,雨水明顯減少。 年平均氣溫15.7℃。1月平均氣溫2.5℃,極端最低氣溫零下16℃;7月平均氣溫28℃,極端最高氣溫40℃。年無霜期平均239天,最長達268天,最短為207天。年平均日照1914.9小時,年總輻射量111.27千卡/平方厘米。年均降水量1043.4毫米,平均降水日112.5天,最多年份149天,最少年份84天;降水集中在每年的5~8月,7月最多。
土壤類型多種多樣,共有三個土類、7個亞類、17個土屬、61個土種,其中水稻土占68%,黃棕壤土占26.4%,潮土占5.6%。
交通
潢川、光山的交通優勢 潢川圍繞構建河南省區域性交通樞紐城市,加快推進綜合樞紐和運輸通道建設,着力打造以高速公路、鐵路、幹線公路為骨架的縱貫南北、橫連東西的路網格局,基本形成現代綜合交通體系。
以完善網絡、提升互聯互通能力為重點,進一步謀劃潢光一體快速交通道路,進一步改造提升幹線公路,重點推進G106線、312國道改線工程,多條縣道升級改造等重點工程,加快建設外緣內環通道工程,基本形成與城鄉一體化要求相適應的公路網絡體系。加快客運場站建設,完成全縣22個鄉鎮客運站建設,形成以城區為中心,等級配套、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站運一體的場站格局。完成G106線城關段改線工程。
基礎交通
潢川縣有京九鐵路、合康高鐵及規劃中的濮潢鐵路,滬陝高速、大廣高速、G312國道、G106國道。
鐵路
潢川是河南省7個重要鐵路樞紐中唯一的縣。寧西鐵路、京九鐵路與規劃中的濮潢鐵路交匯於此,為潢川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機遇和基礎。
潢川站位於潢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廣場大道,現為武漢鐵路局麻城車務段下轄的國家二等綜合車站;潢川北站位於定城街道轄區,現為寧西鐵路四等區間站;江集站位於江家集鎮域,現為寧西鐵路五等區間站; 河南省已規劃濮陽至潢川鐵路線路途經潢川站。
公路
G312國道、G106國道、G40滬陝高速公路潢川汽車站:位於定城街道內環東路138號,占地面積45畝,按照一級客運站標準建設,日發班次600餘個,進站車輛400多部,日發送旅客6000多人次。有發往河南、北京、上海、浙江、江西、江蘇、安徽、湖北等省份共131個城市的1107條長途線路。
潢川火車站客運站:又名弋陽汽車站、潢開汽車站,位於潢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弋陽街道)廣場大道,有發往豫南九縣及周邊鄉鎮班車。
潢川新汽車站:位於春申街道三環路新塘一帶,尚在規劃中。
航空
原潢川機場位於潢川縣城西北部,建於1952年前後,由於中原戰區的軍事需求,國民革命軍和舊軍閥在潢川修建了臨時小型機場。機場區域現屬春申街道機場新區。
2011年,信陽市將「潢川民用機場項目推介」納入該市十二五規劃。2012年,河南省「十二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豫政〔2012〕109號)已將潢川支線機場項目「納入全省民航建設重點工程。
潢川機場已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潢川機場預選場址有三個,分別是隆古鄉吳莊村、白店鄉陳樓村和桃林鎮杜寨村。 [29] 該機場戰略定位是省內支線機場,為鄂豫皖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支撐;機場等級為4C級。
公交
潢川縣城:上世紀90年代,因京九鐵路潢川站的通車運營,潢川城區開設了兩條公交線路,其中1路車由汽車站開往火車站,途經內環東路、新潢橋、弋陽路、車站北路、廣場大道;2路車由方店開往何店,後又延長至余店開往何店,途徑航空北路、內環東路、躍進路、春申路、工業大道、華英大道。2014年,潢川縣在保留1、2路公交線路的基礎上,開通了躍進路-內環路循環線路、航空路線路兩條免費臨時公交線路。2015年,潢川公交重新規劃修訂為5條城區公交線路。
光山縣城:2014年,光山縣城開通兩條試運營循環公交線路;2015年「五一」期間再開通兩路城區公交線路,逐步實現城區公交「全覆蓋」。
潢光城際公交:根據《信陽市潢光一體化概念規劃》要求,潢川、光山兩城之間應儘早開通城際公交線路,促進潢川、光山城區的快速銜接。因潢光路(008縣道)仍處於招標擴建階段,兩城公共交通仍以縣際客運為主,由位於潢川城內環東路的潢川汽車站至位於光山城弦山北路的光山汽車北站,途徑傅店、寨河、十里鎮。
光州通:2015年9月10日,潢川惠通城市公交公司正式推出4類公交智能IC卡服務,開啟潢川公交智能時代新篇章。首階段,智能公交卡覆蓋2、3、4、4A、5路等5條公交線路。
自然資源
農業資源
潢川農業資源十分豐富,農林牧副漁業蓬勃發展,鱉、鴨、花、豬、漁等特色農業享譽全國。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授予潢川「中國優質糯米之鄉」稱號。潢川是全國優質糯稻產區之一,糯稻種植面積穩定在32萬畝以上,年產量近20萬噸,種植面積和產量穩居全省縣級前三位。年加工工業用糯米粉40萬噸,占全國產量的40%。潢川《湯圓用水磨白糯米粉全國行業標準》成為全國統一適用的標準。
潢川是傳統的農業大縣,立足農業做強工業是潢川激活縣域經濟的發展思路。全縣食品工業企業發展到近60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8家,占全縣規模工業的57%,成為潢川工業經濟的主導產業,輻射帶動農戶8.3萬多戶,從業人員達24.9萬人。初步形成了畜禽、水產、糧油、糯米粉、飲品五大食品產業集群競相發展的格局,擁有1個院士工作站、1個博士後流動站,2個國家級研究所,2個產品研發中心,企業創新能力居河南省前列,華英和黃國產品成功創建中國馳名商標。
潢川自然資源豐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熱豐裕,四季分明,盛產水稻、小麥、油菜、紅麻、水產、畜禽、花卉、茶葉等。特色農業甲魚年產35萬公斤,有「甲魚王國」之稱;櫻桃谷鴨養殖量達2400萬隻,居世界第—;花卉面積5萬多畝,有200多個屬類,是全國花木示範基地縣和國家授牌的「花木之鄉」。
主要支柱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有鴨、花、鱉、豬、羽毛、水產和優質糧油等,素有"魚米之鄉"之美稱。
潢川是全國基本農田保護示範縣、全省畜牧重點縣、全省漁業重點縣、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全省生豬出口基地縣、全省26個推進城鎮化重點縣(市)和首批23個對外開放重點縣(市)之一、全省35個擴權縣(市)之一,2005年又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十一五"發展成為具有區域性影響力的中等城市的6個縣(市)之一。
生物資源
潢川動植物資源豐富。共有脊椎動物4類30目295種,其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3種,分別是紅腹錦雞、鵜鶘、天鵝、紅腳隼、黃爪隼、紅隼、燕隼、水獺、黃嘴白鷺、鴛鴦、白冠長尾雉、鴉鵑、虎紋蛙;省重點保護動物18種。另有非脊椎動物多種,僅適於藥用的有3類6綱47科65種,主要農作物害蟲天敵2綱8目18科103種。
境內有高等植物284科1959種,另有低等植物多種,僅適於藥用的就有4類17科27種。
潢川特色產業聞名遐邇,是中國花木生產基地,花卉種植面積達18萬畝,卜塔集鎮被命名為「中國花木之鄉」;華英集團被譽稱為「中國鴨王」,年生產加工櫻桃谷鴨7000萬隻,產品暢銷韓、日、中東、俄羅斯和香港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華鱉為正宗原產地,年產生態中華鱉36萬公斤,被譽為「甲魚王國」。
水資源
水資源年均總量73.47億立方米,地表徑流占7.9%、地下水占1.3%、過境水占87.9%。境內河道屬淮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淮河、潢河、白露河、紫泥河、春河、寨河,河道總長210公里;境內最大河流為潢河,發源於新縣萬支山,由卜塔集馬湖村入境,至西南向東北貫穿卜塔集、城區、魏崗、來龍、談店、上油崗、踅孜,至兩河口入淮河,境內河道長52公里,流域面積557.4平方公里,年均徑流量12億立方米。
人口民族
人口
潢川2017年末總人口88萬人,常住人口66.29萬人。全年出生人口7869人,出生率11.87 ‰;死亡人口3825人,死亡率5.77‰;全年自然增長人口4044人,人口自然增長率6.1‰;城鎮化率達47.1%,比「十一五」末提高了8個百分點。
民族
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占99.5%;另有回、壯、苗、滿等19個少數民族,占0.5%,其中,回族占少數民族人口的93.8%。
經濟狀況
潢川被國務院大別山扶貧規劃列為鄂豫皖三省交界區域性中心城市之一。
2018年,潢川生產總值達268.2億元,增長7.8%。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9.6:33.9:46.5,二三產業占比首次突破80%,經濟結構實現了質的飛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03億元,增長15.6%,邁上了年淨增超億元的大台階,其中稅收收入4.9億元,增長21.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43.3億元,增長1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78元,增長8.5%,居各縣第1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58元,增長9.5%,居各縣第1位。縣域金融機構存款餘額251.6億元,貸款餘額258.2億元,存貸比高達102.6%。
重點項目穩步推進。成立五大項目組團建設指揮部,全年實施重點項目136個。29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7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19%。實施淮河航運潢川段疏浚工程,謀劃啟動火車站改造,紮實開展京九高鐵、寧西高鐵前期工作,潢川機場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調規項目。全年新增「四上」企業23家,其中工業企業14家。
工業轉型步伐加快。兩大產業集聚區不斷融合,建成區面積13.8平方公里,入駐企業355家,主營業務收入達240億元。潢川開發區連續兩年在全省考核中排名靠前,榮獲全省商務工作先進單位;縣產業集聚區創建成為河南省產業集聚區商標品牌培育基地。
現代農業提質增效。新建高標準糧田2.5萬畝,糧食總產量69.6萬噸。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再獲省「紅旗渠」精神杯。小龍蝦、花木、糯米粉、華英鴨、生豬、茶等產業規模進一步壯大,再次被評為中國茶業百強縣。
潢光一體化
2006年2月,信陽市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信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推進潢川城區向西南發展,光山城區向東北發展,兩城區連片建設成豫東南新的地區性中心城市,該新城市按我市次中心城市的定位規劃為中等城市」。此是為「潢光一體化」的首次提出。
2009年2月,信陽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推進『潢光一體化』進程,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潢光一體化」正式列入信陽社會經濟發展大戰略。
2010年6月,信陽市政府設立「潢光一體化」規劃協調工作領導小組。由時任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任組長,市政府副市長任副組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掛靠在信陽市發展改革委員會。
2010年11月,信陽市在潢川召開潢光一體化工作座談會。會議提出以「複合城區」為核心理念,通過區域「規劃統籌、交通一體、產業鏈接、服務共享、生態共建」,提高產業集聚、產城融合、城鄉統籌、城際開放能力。
2012年2月,信陽市正式啟動組團發展規劃編制,提出年底前完成「潢光一體化」組團式空間發展規劃方案。同年10月,《信陽市潢光一體化概念規劃》獲由國際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行業協會(ILIA)主辦的2012第二屆艾景獎國際景觀規劃專業組設計金獎。
新城市定位為豫東南、皖西、鄂北區域性中心城市,交通、通訊樞紐城市,以輕工、商貿為主的生態宜居複合型城市。
新城市包括五個城區組團:潢川城區、光山縣城、光源新城(潢光新城)、傅店工業區、龍埂水庫風景旅遊區,其中,光源新城(潢光新城)為主中心、潢川、光山城區為副中心。
戰略定位
國家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2013—2020年)》和《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戰略規劃》,並進入國家戰略研究層面。成功申報為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範縣。潢川民用機場項目納入國家規劃。
着力建設「大別山片區中心城市」。潢川位於豫鄂皖三省交界處,具有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的良好基礎和巨大潛力。依託「一河」(潢河)治理開發、「兩路」建設提升(京九大道、工業大道),推進「六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集聚區、商務中心區、老城區、黃國故城旅遊區、萬畝花木生態區)聯動融合發展。推進「潢光一體化」,沿京九大道往南、潢河往上游,規劃建設城市新區,充分彰顯水城花鄉城市個性特色,提升城市品位。
謀劃大項目,實施大建設,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彰顯水城花鄉城市個性特色,打造潢川智慧城市、海綿城市。着眼交通一體、產業同構、資源共享、功能集合,優化空間功能布局,加快推進我縣與光山縣組團式、一體式發展。積極申報撤縣設市,重塑歷史光州的區域地位和城市風采,成為大別山扶貧片區的領頭羊城市。
着力打造特色產業基地。潢川農業產業集群效應持續放大,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勢頭良好,企業和品牌影響力增強,基地發展效果凸顯:華英集團已成為全省百強企業,先後被評為國家櫻桃谷鴨養殖加工綜合標準化示範區、國家級出口鴨肉質量安全示範區、全省「禽肉產品出口基地」;明業食品榮獲省「百高」企業和優秀民營企業稱號;黃國糧業牽頭成立國家「稻米精深加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永江羽毛進入全國文化產業500強企業;華英鴨業、黃國裕豐米業、盛世萊新花木三大農業產業化集群受到省政府命名表彰;潢川貢面、潢川甲魚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稱號。保持現有良好勢頭和發展優勢,穩步提高糧食產量,提升農業綜合效益,進一步提升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圍繞糯米粉、花木、櫻桃谷鴨、生豬、食用菌、水產品等六大產業集群,把肉製品綜合加工、優質糧油精深加工、醫藥醫療器械製品、羽絨羽飾等產業培育成上規模、具特色、有品牌的區域特色產業。大力發展現代食品加工業,鞏固發展全省食品工業縣的優勢地位。
着力構建「區域有影響力的現代交通、商貿物流、電力能源樞紐」。『衡潢』鐵路、潢川花埠口踅孜港區、熱電聯產項目進入論證,潢川縣的交通、商貿物流、電力能源三大樞紐地位更加凸顯。積極謀劃推動高鐵、支線機場、能源等現代基礎設施項目立項建設,進一步強化交通樞紐功能。立足區位交通、產業支撐、央企落戶等優勢,構建倉儲配送和商貿流通兩大平台,加快建設現代物流樞紐中心、大型物流基礎設施和大型物流企業培育三大工程,加快培育電子商務產業集群,打造鄂豫皖三省交界綜合交通、商貿物流、電力能源樞紐。
和諧宜居地。以提高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為着力點,加快推進城鎮化。堅持綠色發展,培育低碳經濟,在國家生態建設示範區基礎上,持續促進生態與發展的有機結合,生態與生活的有機結合,全力打造和諧、生態、宜居城市。
產業布局
潢光一體化規劃統籌潢光產業布局,加快推進潢川產業集聚區、潢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光山(官渡河)產業集聚區建設,重點做好王崗高科技示範園、十里紡織工業園、食品工業集聚區等園區建設,着力發展現代物流業、食品加工、花卉產業、特色養殖等產業,逐步實現兩縣的產業對接。
食品加工區:位於潢川產業集聚區內,規劃面積10.6平方公里,重點發展畜禽加工、水產加工和生物醫藥產業,配套發展電子製造、紡織服裝等產業,形成鏈條相對完善的食品加工產業集群。
現代物流區:位於潢川經濟開發區內,總面積5.9平方公里。以火車站物流園區、民營工業園與潢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依託,重點發展糧油加工、倉儲、石油、糧食、建材、物流配送等產業,形成現代物流集聚區。在集聚區北部輔助發展糧油加工、綠色飲料、新型建材等工業。
中心商務商業區:位於潢川縣城中心,包括城南區和城北區兩部分,主要為城市的行政辦公、居住、商務商業區,重點發展商貿、餐飲、住宿、文化、教育、醫療、金融、房地產等服務業。
文化休閒旅遊區:從京九大道到潢川站高速路口兩側為重點,以卜塔集、白店為主的南部地區,充分挖掘人文、山水和花木等旅遊資源,規劃建設文化休閒娛樂設施,重點發展歷史文化、旅遊、觀光、餐飲、娛樂等休閒業,形成花木生產、交易和休閒娛樂集聚區。
現代高效農業區:縣城區東部和北部的廣大鄉鎮,形成現代高效農業區,重點發展優質水稻、優質小麥、畜禽養殖、水產養殖、花木等現代高效農業。
張集羽飾工業園區:以張集鄉張集村為中心,利用3-5年時間規劃建設羽飾產業園,積極開發羽毛加工業及絲線、模具、粘膠、包裝等相關產業,拉長產業鏈條,建成全國最大的羽毛工藝品加工基地。
歷史名人
黃歇:戰國時期楚國人,原籍楚國屬國黃國,著名政治家。與魏國信陵君魏無忌、趙國平原君趙勝、齊國孟嘗君田文並稱為「戰國四公子」,曾任楚相。黃歇遊學博聞,善辯。楚考烈王元年(前262),以黃歇為相,封為春申君。賜淮北地12縣。
陳元光:唐代光州弋陽人,乾隆《光州志·忠義列傳·陳元光》載:「陳元光,字廷炬,弋陽人,生於顯慶二年二月十六日」。此載符合《唐書·地理志》。陳元光,初唐弋陽人,弋陽(郡)即光州。曾率5000弟子開發閩南,把中原文明傳播到福建、台灣等地,被歷代皇帝追封為「豹韜鎮國大將軍」、「靈著順應昭烈廣濟王」、「昭烈候」,後被乾隆皇帝封為「開漳聖王」。
陳燁:明萬曆任光州知州,陳元光36世孫。作為地方長官,他欣然應邀給萬曆四年新版《光州志》寫序道:「燁之先世元光,光人也,唐時隨父政領兵戍閩,因家焉。今(燁)來守是邦,則視邦之士夫子弟,皆其鄉人也,敢敬與在位執事及鄉先生子弟共勖諸。」陳燁在光州知府任上,勤政惠民,政績卓著,深受士民愛戴,所以州人張襲賢作《陳公條鞭德政記》一文,盛讚陳元光36世孫陳燁為光州人民請命,善政愛民。陳燁治州政聲卓著,以致於州人緬懷起其先祖廣濟王陳元光,便籌資鳩工在文廟之東側興建廣濟王祠,祭祀陳元光。陳燁去世後,州人把他奉入該祠配祀,之後又奉祀於名宦祠中。
劉伶:光州醪酒醉劉伶。羨君好飲變常經,誰向墳頭奠醁醽。天地有情長許醉,山川改面莫須醒。竹林夜月鳥啼遍,淮上秋煙暮雨零。荷鍤苦心人未識,臨風憑弔看雲停。這首詩的題目是《伯倫古冢》,出自清朝光州訓導何兆渤(字扶鯨,洛陽人)手筆,是何兆渤在清雍正年間任光州訓導時寫下的《光州十景》10首組詩之一。詩中所詠之人即「竹林七賢」之一劉伶,而劉伶墓就在今潢川縣牛崗胡圍子村。
嵇紹:唐杜佑撰《通典》卷一八一「州郡十一」載:「光州今理定城縣……魏分置弋陽郡,晉、齊皆因之……定城,春秋黃國也。漢有弋陽縣,故城在今縣西。」由此可見,嵇紹被封弋陽子,這裡的弋陽就是現在的潢川。說起嵇紹,就不能不提到他的父親嵇康。嵇康是曹操的孫女婿,「竹林七賢」之一,曾讓無數後人為之傾倒,著有《養生論》、《幽憤詩》、《琴賦》、《聲無哀樂論》等。
馬祖常:元代人。字伯庸,光州人,元·色目人雍古族著名詩人,自元英宗碩德八剌朝至順帝朝,歷任翰林直學士、禮部尚書、參議中書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樞密副使等職。
劉繪:明代人。字子素,(一作汝素)一字少質,光州人。生於明孝宗弘治十八年,卒於神宗萬曆元年,年六十九歲。好擊劍,能挽六石弓。舉鄉試第一,登嘉靖十四年(公元一五三五年)進士,授行人,改戶科給事中,雨劾夏言。言銜之,出為重慶知府。土官爭地相仇,檄諭即定。上官交薦,言再入政府,囑言者論罷之。居家二十年,卒。繪工詩文,所著有《嵩陽集》,(《四庫總目》)行於世。
劉黃裳:明代人。字玄子,光州人。七歲能摹逸少(王羲之)書。十歲寓長安,賦京都諸篇。萬曆十四年(一五八六)進士。官至兵部員外郎。
懶悟法師:懶悟(1903年-1969年),俗名張績成(一說姓李),法名曉悟,後易名懶悟,號照思、奚如,晚年又號莽張僧,河南潢川人。幼秉異慧,因卜者說其壽短,故被父母送入附近遠峰庵出家為僧。能詩詞,然不求工,而意境超俗,更擅長于丹青,且終生潛心研究。
蘇井觀:曾任中共中央軍委總衛生部部長,建國後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副部長。中共七大正式代表,全國政協第二屆、第三屆委員。
王實味:原名詩微,筆名實味、叔翰、實微。翻譯家。曾在延安中央研究院文藝研究室任特別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