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王之印
滇王之印,或称西汉“滇王之印”金印,是1956年11月云南省博物馆从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古墓群发掘的西汉时期古滇国王印,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时期征服古滇国后,滇王降汉,汉武帝在该地设益州郡,封滇国国王为滇王,并赐滇王之印。
该印为纯金铸造,金的成色為95%,重90克,印面为方形,边长2.4厘米,高2厘米。印文篆書「滇王之印」四字,鏨刻而成。上有蛇纽,蛇首昂起,蛇身盘血,背有陰刻菱形鳞纹。印身、印紐是分別鑄就後再焊接起來的。[1] 汉武帝赐滇王之印后,对云南实行羁縻统治。
目录
發現歷史
1956年考古學家終於在滇池東岸,一個不高的小山崗上,揭示了雲南考古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一個消失千年的王國——古滇國墓葬群。
小山崗極普通,東西寬200米,南北長500米,坐落在滇池岸邊,遠遠望去,猶如一頭靜臥在海邊的鯨魚。
這個小山崗叫做石寨山,這裡沒有碑石,沒有封土堆,它平淡到了沒有一點足以引發盜墓者貪婪的幻想,因而得以安寧兩千年。1956年秋天,正式的發掘開始了,一個嶄新的、不為人所知的神秘文化嶄露頭角。小山崗是一個巨大的墓葬群,源源不斷出土的器物,接踵而至的驚喜,不僅讓考古學家興奮不已,更讓史學家始料未及。6號墓中出土了一枚金印——「滇王之印」,《史記》對這枚金印有過確鑿無誤的記載,那是元封二年漢武帝賜予滇王的。[2]
真偽
1956年,这枚形如盤蛇印紐的金印「滇王之印」於中國雲南石寨山西漢古墓群的6號墓滇王墓出土,經考證是漢武帝劉徹于元封二年(前109年)滇王嘗羌臣服漢室后賜予的印綬。并且印证了,东汉光武帝赠与日本的汉倭奴国王印,尺寸及印紐均符合漢制。
1981年2月21日,中國揚州地區邗江縣甘泉二號漢墓出土另一顆漢代金印「廣陵王璽」。這枚印章也是純金鑄成,印體方形,龜紐,陰刻篆體字,規格、形制、篆刻技法與漢委奴國王印如出一轍,據專家考證很可能出自同一匠人之手。考古人員參照附近漢墓中刻於其它銅器上的年號推定,這枚金印就是東漢明帝劉莊于永平元年(58年)封劉荊為廣陵王時賜予他的,與授日本金印的時間(中元二年)僅隔一年,從而確定了「漢委奴國王」金印確為後漢光武帝所頒賜。
重要意义
关于“滇王之印”的意义,有一点值得指出。“滇王之印”的出土,不但确证了“古滇国”的存在,同时也证明了《史记》文献记载的可靠。就是说,一颗金印,既证明了云南古代历史,也证明了中国古代历史。在考古学上,像这样出土文物与历史文献相一致的情况并不多见。这也是为什么“滇王之印”会由国家征调而入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原因之一。[3]
參考文獻
- ↑ 金印「滇王之印」的出土,讓日本人直面最不願承認的歷史證據!,今日頭條,2019-01-13
- ↑ 滇王之印與滇國消失之謎,每日頭條,2018-05-28
- ↑ 滇王之印,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