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鄉
湖口鄉 |
---|
|
湖口鄉(臺灣客家語海陸腔:fu kieuˊ hiongˋ)位於臺灣新竹縣北部,東與新埔鎮為鄰,西接新豐鄉,南與竹北市為鄰,西北和北與桃園市楊梅區、新屋區接壤。鄉內人口8萬人,是新竹縣人口第三大行政區(僅次於竹北市、竹東鎮),也是全臺灣人口第二大鄉。該鄉與新豐鄉兩鄉鎮合稱為新湖地區,與新竹縣政府警察局新湖分局轄區相同。
湖口鄉與西臨之新豐鄉為新竹縣鳳山溪以北之雙子城生活圈,政治、商業、宗教盛事、網路社群等互動緊密,兩鄉鎮主要市區中心南北相距6.2公里(以湖口、新豐兩鐵路車站計算距離)。新竹工業區、中華民國陸軍湖口營區位於其境內。
目录
地理
地名
舊稱
湖口舊稱「大窩口」(臺灣客家語海陸腔:tai+ voˋ kieuˊ),所謂「窩」指畚箕狀地形,為客家語中對山間三面封閉、一面開放的地形之稱呼,該鄉以東區域亦有羊喜窩、糞箕窩等古地名。而湖口早年的開墾地當中(今湖口老街)正位於這些窩地的出入口,故有此稱。且因「大湖口」與「大窩口」的臺灣客家語發音相近,所以在譯名時就以大湖口命名,後來簡稱為「湖口」。
老湖口與新湖口
現今的湖口,經常被當地人以「老湖口」、「新湖口」之別做稱呼。1893年10月30日縱貫鐵道設置大湖口驛,由於1929年該地鐵道向西北遷移改線至較為平坦的下北勢,隨著新驛站的設置及市區改正計畫推動下,湖口的政經中心則逐漸由原大湖口驛站轉移到新湖口火車站,而原地方中心舊有官道(今台1線)經過,人文歷史與穩定的人潮車流使此區並續發展,才未迅速被新市區取代,因此發展出「老湖口」和「新湖口」地名的特殊現象。現在行經台1線及縣道117號,依舊可見到道路標誌指引牌上標示著「老湖口」及「新湖口」。
地形、位置
處於湖口台地的西部、東與伯公岡台地接鄰、北與中壢台地、桃園台地和林口台地相連。這片台地上佈滿塘埤、溪流,過往是重要的稻米產地,湖口鄉地處丘陵和台地的交接處,向來是竹塹城往北的重要通道,現今仍為桃竹苗地區南北交通重鎮;國道一號、縱貫鐵路、台1線等重要的交通路線都經過本地,使得湖口鄉不僅成為新竹縣北方的地方中心,也是新竹縣與桃園市聯絡的重要門戶。
經濟
農業
地形自台地至丘陵地發展著多元的農產業,湖口台地未有大型河川流經,因應開墾灌溉需求,先人修築多條灌溉水利圳和全縣數量最多的埤塘,時至今日水稻栽種依然是湖口鄉主要的農產業;而在丘陵地上栽種茶葉的歷史可追朔到清領時期,然而茶葉的栽種面積不大,現已多轉型為苦茶油兼併觀光休閒產業發展。
工業
境內波羅汶山的土質多為紅土,1950年代曾發展過紅磚塊和紅磚瓦的磚窯產業,因大量開採導致品質不佳,磚窯產業最終沒落僅剩遺址;然而紡織業同樣曾為地方發展的重要角色,現則是多數地方狀老年世代心中的回憶[1]。當今的工業發展以新竹工業區之科技與製造業聞名全台,其著名為新普科技、錸德科技、力成科技、三陽工業、台灣車輛等公司。2018年1月,由新竹縣政府主導開發的新竹鳳山工業區開工,未來將提供周遭新竹科學園區與新竹工業區廠區不足的擴廠需求,促進產業技術集中化,有助於地方經濟發展。
商業
隨著數十載之間工業蓬勃的發展,著實帶動地方的商業和金融業發展,以湖口車站前為市區內多家的金融機構因應而生,1956年設立台灣中小企業銀行;1966年12月設立新竹國際商業銀行(前身為新竹區中小企業銀行,今為渣打國際商業銀行);1975年4月設立台灣土地銀行等。
教育
大專院校
- 中國科技大學(新竹校區)
高級中等學校
國民中學
- 新竹縣立湖口高級中學附設國中部
- 新竹縣立新湖國民中學
- 新竹縣立中正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 新竹縣湖口鄉湖口國民小學
- 新竹縣湖口鄉長安國民小學
- 新竹縣湖口鄉信勢國民小學
- 新竹縣湖口鄉新湖國民小學
- 新竹縣湖口鄉中興國民小學
- 新竹縣湖口鄉和興國民小學
- 新竹縣湖口鄉華興國民小學
醫療
- 湖口鄉衛生所
- 天主教仁慈醫療財團法人仁慈醫院
觀光人文
有形文化資產(古蹟、歷史建築)
無形文化資產
湖口鄉的特殊傳統習俗,名為「食福」,習俗起於明末清初,自湖口三元宮從1918年落成開始就一直沿襲迄今。起初是為搭配媽祖出巡隊伍休息舉辦的「食福」活動演變而來,現在也稱「行春宴」。
這項活動以當地湖口老街的「三元宮」為祭祀中心,每年由湖鏡、湖南、湖口、長安、長嶺與羊喜窩等5村6庄輪流舉辦。輪值的村將在每年農曆正月初六媽祖由北港回鑾的第一個星期日主持舉辦,為定期祭祀後的郊野盛宴。
觀光景點、設施
- 湖口服務區
- 湖口客家文創園區
- 再興高爾夫俱樂部[5]
- 松湖休閒親子莊園
- 漢卿步道
- 金獅寺步道
- 仁和步道
- 采香步道
- 祥湖步道
- 湖口客家油桐花季
- 金獅寺眺望台
- 湖口珍貴老榕樹
- 湖口觀光茶園
- 湖口柑桔觀光果園
- 箕山露營區
- 牛車驛站
- 百年大樟樹
- 湖口攀岩教會
- 新竹工業區內觀光工廠
氏族
- 戴拾和
- 范八茂
- 張六和
- 陳四源
- 周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