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里
海里 |
中文名;海里 外文名;Nautical mile 别称;浬、海浬、海哩 符号;n mile、nm、NM、nmi |
海里(符号:n mile)是一种国际度量单位。1 n mile ≈ 1852 m。它等于地球椭圆子午线上纬度1分(一度等于六十分,一圆周为360度)所对应的弧长。
由于地球子午圈是一个椭圆,它在不同纬度的曲率是不同的,因此,纬度1分所对应的弧长也是不相等的。[1]
目录
基本信息
1海里=子午线长度的2倍÷360÷60≈1852.25-9.31cos(2Ωm)。通俗来说,就是地球子午线所在的地球的周长分成360度,每一度再分成60分,每一分长度就是平均的海里长度。δ是纬度。由于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椭球体,当δ=0度,即在赤道附近时,1海里的长度最短,为1842.94m;在两极附近最长(δ=90度),为1861.56m。约在44度14分处,1n mile的长度等于1852m。这是到2019年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的1929年国际水文地理学会议(International Extraordinary Hydrographic Conference)通过的海里的标准长度。
1海里=1.852公里(千米) (中国标准)
1海里=1.85101公里(千米)。(美国标准)
1海里=1.85455公里(千米)。(英国标准)
1海里=1.85327公里(千米)。(法国标准)
1海里=1.85578公里(千米)。(俄罗斯标准)
最短的海里是在赤道,1海里=1843米。
最长的海里是在南北两极上,1海里=1862米。
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300m,以地球平均半径算出的1海里为:
1海里=2*π*6371300/360/60=1853.3m
相关单位
中文旧时以一个双音节汉字浬(读音:lǐ或hǎilǐ)来代表海里,现已废止,但台湾地区仍有使用。
节
节(knot)以前是船员测船速的,每走1海里,船员就在放下的绳子上打一个节,以后就用节做船速的单位。
1节(knot)=1海里/小时=(1852/3600)m/s 是速度单位,1海里(n mile)=1852m 是长度单位。
1节等于每小时1海里,也就是每小时行驶1.852千米(公里)
陆上的车辆,以及江河船舶,其速度计量单位多用千米(公里)/小时,而海船(包括军舰)和空中的飞机的速度单位却称作“节”。
早在16世纪,海上航行已相当发达,但当时一无时钟,二无航程记录仪,所以难以确切判定船的航行速度。然而,有一位聪明的水手想出一个妙法,他在船航行时向海面抛出拖有绳索的浮体,再根据一定时间里拉出的绳索长度来计船速。那时候,计时使用的还是流砂计时器。为了较准确地计算船速,有时放出的绳索很长,便在绳索的等距离打了许多结,如此整根计速绳上又分成若干节,只要测出相同的单位时间里,绳索被拉曳的节数,自然也就测得了相应的航速。于是,“节”成了海船速度的计量单位;相应地,海水流速、海上风速、鱼雷等水中兵器的速度计量单位,国际上也通用“节”。现代海船的测速仪已非常先进,有的随时可以数字显示,“抛绳计节”早已成为历史,但“节”作为海船航速单位仍被沿用。
“节”的代号是英文“knot”的简写,采用“kn”表示。1节等于每小时1海里,也就是每小时行驶1.852千米(公里)。航海上计量短距离的单位是“链”,1链等于1/10海里,代号是英文“Cable”的词头,用“Cab”。此外,舰船上锚链分段制造和使用标志长度单位也用“节”通常规定锚链长度27.5米为1节;中国舰艇的使用标志以20米为1节。
链
1链为十分之一海里。
参考来源
参考资料
- ↑ 海上为什么要用海里不用公里? ,知乎 , 2016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