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孔雀雉
海南孔雀雉 |
中文名稱 :海南孔雀雉 拉丁學名 :Polyplectron katsumatae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綱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目 :雞形目 科 :雉科 屬 :灰孔雀雉屬 種 :海南孔雀雉 亞 種 :無亞種 保護級別 :瀕危(EN) 命名者及年代 :Rothschild,1906 |
海南孔雀雉(英文名稱:Hainan Peacock-pheasant)是珍稀瀕危雉類之一,是海南特有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熱帶雨林雉類,棲息於海拔150~1200米的山區,在我國主要分布地區是霸王嶺、尖峰嶺、吊羅山和黎母山等保護較好的原始林區[1]。此外,本島東南部的加新,中北部的澄邁、屯昌的南味嶺以及六連嶺等地區也記錄到海南孔雀雉的蹤跡。分布在海南的灰孔雀雉經過長期獨立進化,在分類學上的地位已從特有亞種提升為獨立種,其命名也從灰孔雉變更為海南孔雀雉。
目錄
命名由來
第一個標本的採集者是日本人勝間田善作。1902年到1906年,勝間田善作受僱於英國博物學家AlanOwston,長住海南島收集各種動植物標本。5年間,這個日本人的足跡幾乎遍布整個海南島。1903年,就在他首次來到五指山時,就幸運地採集到了孔雀雉。
這個孔雀雉標本後來被Owston送達英國著名動物學家Rothschild手裡,後者在1906年將其定為世界新種。
由於與中國大陸的灰孔雀雉在外型上極為相似,海南孔雀雉命名後不久就又被眾多鳥類學者們歸入灰孔雀雉的亞種。
2004年,原省林業局、海師大等單位合作,通過DNA測序和分子遺傳標記等科學手段,發現海南孔雀雉和灰孔雀雉的遺傳距離為3.1%,超過了鳥類種與種水平間的遺傳距離的範圍,應為獨立的物種。
這一研究成果於2008年被發表在國際動物學權威雜誌《ZoologicalScience》(《動物科學》)上,得到國際公認。該論文提出,經過長期獨立進化,海南孔雀雉和灰孔雀雉的遺傳距離在過去數百萬年間差距越來越大,約於440~600萬年前分化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種類[2]。
形體特徵
海南孔雀雉為中型雞類。尾羽有金屬反光的眼狀斑,體灰褐色,密布細點及不規則橫斑。腳紅色。
雄鳥全長65厘米左右,雌鳥約50厘米。雄鳥體羽為烏褐色,密布近白色細點和橫斑。頭頂有蓬鬆而延長的髮狀冠羽,頸後還披有翎領。背、兩翅及尾均具有金屬藍帶紫色在大型眼狀斑。嘴黑色,腳黑褐色,腳具二短距。雌鳥羽色較暗,尾巴短,眼狀斑不很明顯[3]。
生活習性
海南孔雀雉性隱匿,一般上午7~9點之間有一活動高峰,下午16~18時之間有一個更高峰;上午10~11時,下午1~2時之間還各有一個小峰。除了繁殖季節短暫時間和親鳥育雛外,海南孔雀雉是全年單獨活動性的鳥類。在野外觀察中,均未發現其有集群行為。
孔雀雉棲息於海拔150~1500米的常綠闊葉林及竹叢中,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晚上在樹上過夜,白天到地下覓食。性情機警,如果受到干擾便立即離去,往往只聞其聲不見其鳥。孔雀雉食性較雜,以昆蟲、蠕蟲、果實、種子為食,特別喜歡昆蟲和蠕蟲。多築巢於密林的溝谷地及山區耕地附近的次生林,巢在自然下凹的地面。每窩產卵2~5枚,偶見6枚,孵卵期21天。雛鳥為早成鳥[4]。
生存現狀
海南孔雀雉分布地區狹小,再加上生境破壞的嚴重,野生數量已經十分稀少。在1957~1961年的海南島鳥類調查中,研究人員沒有發現海南孔雀雉,可見在當時就已十分稀少。近年來調查研究表明,海南孔雀雉1992年和1993年的種群數量密度分別為3.75隻/km2和3.74隻/km2, 全島海南孔雀雉總數大約為2700隻。目前海南孔雀雉依然受到來自人類的各種威脅,如不加強保護,它們時刻面臨着絕滅的危險[5]。
視頻
海南孔雀雉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最新科學研究表明:海南孔雀雉是中國特有種,人民網 , 2008-3-24
- ↑ 山鷓鴣、孔雀雉、柳鶯: 獨屬海南的特有鳥種(2),中國新聞網,2013-3-18
- ↑ 孔雀雉,北方網, 2012-11-27
- ↑ 中國海南特有的孔雀雉,非常稀有,騰訊視頻 , 2018-5-14
- ↑ 海南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 瀕危物種保護見成效,中國新聞網 ,201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