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浴衣跟一般的和服相比,浴衣較為輕便。顧名思義,浴衣是與沐浴有關的衣着;在日式旅館中,浴衣是泡過溫泉或沐浴後常見的衣着。浴衣亦常見於日本夏季期間各地祭典、節日及煙花大會中。

目錄

歷史

中國起源說

南北朝時期出現了類似今天浴衣的內衣——明衣,這是內衣發展到一定時期成熟化、定型化的表現。對於明衣,南朝皇侃疏有云:「謂齋浴時所著之衣也。浴竟身未燥,未堪着好衣,又不可露肉,故用不為衣,如衫而長身也,着之以待身燥。」意為洗澡以後,身體上的水印還沒有完全乾燥,不能穿換洗好的衣服,但是赤身露體也不雅觀,這時披上明衣(浴衣),以待浴後身體上的幹了。

明衣是古代一種貼身的單衫,它的作用就是浴後所穿,其功能屬於浴衣一類。明衣名詞的首次出現並不是在南北朝,而是春秋時期,孔夫子《論語 鄉黨》就出現了明衣:「齊,必有明衣,布。」不過,當時沒有指明明衣的作用,到了南北朝的皇侃疏則首次明確了明衣的用途[1]

春秋時的明衣只是單衫,與其他內衣一樣,貼身而穿,天熱時也兼有外衣的功能,還沒有浴衣的概念。到了南北朝時,內衣發展已經趨向成熟化,有了多種內衣,這時內衣開始細分化,分為男式、女式;功能趨向專業化,明衣專用於洗浴,成為中國內衣品種中的首個浴衣。

從明衣質地以布為之,可以佐證當時的製作者已經注意了明衣的吸水性,面料、質地與其作用絲絲入扣。

日本起源說

浴衣(ゆかた)是一種較為輕便的和服。盛行於八世紀的平安時代,當時的沐浴方式是蒸汽浴,沐浴時人們習慣穿一件單薄內衣,到了安土桃山時代,日本已流行在沐浴後穿着可吸收皮膚水分的「湯帷子」(ゆかたびら),至江戶時代成為平民愛好的一種衣着,並演變成今日的浴衣。其日語名字「ゆかた」則是「湯帷子」的簡稱[2]。直至江戶中期以後,公共澡堂已經普及,人們習慣在泡湯後穿上單薄浴衣,喀嗒喀嗒地踏着木屐回家。之後,才逐漸演變為外出用的浴衣。

質料與款式

浴衣是一種令人涼快的衣着,與其他日本傳統衣着相似,浴衣有直線的縫接與寬闊的衣袖。但與較隆重的和服不同,浴衣是以棉質而非絲質或合成纖維製成。

傳統的浴衣大部分以藍色染料染制的棉布製成,但現在的浴衣顏色選擇已變得多元化。通常較年輕的穿著者會選擇顏色較鮮艷及花樣較多的圖案設計,較年長的人士則會選擇較深色及較簡單的圖案設計,這點與和服相似。1990年代末開始,浴衣有重新流行的跡象,不少日本年輕女子在夏季亦會穿着,並不受傳統的限制。

視頻

浴衣 相關視頻

日本浴衣怎麼穿?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