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花燈
泉州花燈 |
泉州花燈是福建省的傳統美術。
泉州花燈以其獨有的刻紙、針刺工藝和料絲鑲裝技藝聞名於世。製作傳統的泉州花燈「彩扎燈」時,藝人們先用紙捻將竹篾綁紮成燈的骨架,再把裁好的紙或綢布噴水繃粘在骨架上,然後貼上花邊,描上圖案,掛上絲穗,便成了彩扎燈。
泉州花燈遺產在2006年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目錄
基本內容
簡要介紹
泉州花燈,起於唐代,盛於宋、元,延續至今。泉州花燈歷史悠久,影響廣泛,在全國範圍內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藝術特色,是南方花燈的代表。
製作工藝
泉州花燈就其製作工藝,分為三類:
一、彩扎燈。花燈藝人用紙捻將竹篾先綁紮成燈的骨架,把裁好的紙或綢布噴水繃緊粘貼在骨架上,貼上花邊,描上圖案。掛上絲穗便成彩扎燈。
二、刻紙燈。這種燈的首創者是泉州刻紙大師李堯寶,花燈的所有圖案全是自己設計,自己用刻刀在紙板上刻出來。此燈不用骨架,全是用刻好圖案的紙板拼成,故叫刻紙燈,之後他在這些鏤空的圖案內鑲上玻璃絲,創造出精美絕倫的刻紙料絲燈。
三、針刺無骨燈。這種燈的圖案全是用鋼針在製圖紙上密密麻麻刺出來的,光源從針孔中透出,顯得玲瓏剔透、璀璨奪目。
前世今生 千年花燈映古城。
泉州花燈以她獨有的刻紙、針刺工藝和料絲鑲裝技藝聞名。
歷史現狀
泉州的元宵節有着特殊的民俗內容--睇燈。這一天,家家戶戶門口店前都張掛着精心製作的一盞盞花燈。一到晚上,花燈點亮,整條街成了燈河。男女老少盛妝打扮,傾巢而出,走上街頭,爭相欣賞品評這千姿百態、五彩斑斕的花燈,人人沐浴在祥和瑞氣之中,祈望新年行好運。泉州的元宵節摧生出泉州花燈,泉州花燈紅火了泉州的元宵夜。
泉州花燈製作起於唐代,盛於宋、元,延續至今。據南安豐州傅姓、黃姓族譜記載:唐僖宗年間,傅實以尚書左僕射銜帶兵入閩,駐於武榮(泉州府前身),在桃源建唐王宮,按長安結燈的禮儀祝聖天子萬年,於是有了桃源點燈的開始。宋代梁克家《三山志》載有「泉州花燈品種色色俱全,蓮花燈、百花燈、琉璃燈、彩扎燈……」已見當時泉州花燈品種之豐富。明代謝肇淛所著《五祖俎》中寫道「天下上元,燈燭之盛,無逾閩中」。這裡所說的「閩中」即是泉州,這足以讓人領略當時泉州元宵夜的花燈盛況。還有明代張岱著的《陶庵夢記》曾記載杭州撫台委託泉州府尹和南安(泉州下轄縣)知縣顧人精製花燈,並夸其燈「窮工極巧,造燈十架,凡兩年成」「十年不得壞」。可見當時泉州花燈質量之上乘,工藝之精湛已聞名遐邇。
古時的花燈大多是用搓好的紙捻,將劈好的竹篾綁紮成各種形狀的燈骨架,粘糊上色紙,描上山水、人物、花鳥,寫上吉祥的字句,貼上花邊,裝上絲穗,內放蠟燭或小油燈,有的還放上了檀香,便成花燈。此工藝稱之彩扎工藝,此燈稱作彩扎燈。明代《溫陵舊事》中曾這樣描述「四周紗屏,畫山水人物,皆名筆也。燈火三層、爇沉檀其上、香聞數里。」彩扎藝人為了展示自己的手藝,每年都會別出心裁,推出自己精巧新穎的力作,打出自家字號,相互競賽。而每個家族或商店都會挑選善作手藝的人學其工藝,模仿着綁紮各式花燈,所以古時花燈製作基本上屬於大家動手的社會習傳,而不是完全出淤專職花燈師傅之手。但民間彩扎藝人(當地人稱糊紙師)起着引領款式新潮流和工藝創新的示範作用,他們在泉州花燈發展史上功不可抹。
到了明清,玻璃製造業發展起來後,工匠們把玻璃抽成絲,泉州人叫這種玻璃絲為「料絲」。一些彩扎藝人把「料絲」用到糊紙屋(冥厝)上,使其金碧交輝。隨之「料絲」也被用到花燈製作工藝中,清代陳葆堂的《溫陵歲時記》提到「或以五色紙、或以料絲、或以通草,作人物魚蟲,燃以寶炬。」「恆於府治西畔雙門前作燈市」。這裡明確提到了用料絲作花燈原材料,於是泉州料絲燈便面世了。
清朝末年,泉州刻紙大師李堯寶(1892—1983),承繼其父李九史的油彩畫技藝和其兄李琦的刻紙工藝,吸收古典圖案紋樣,獨創了李堯寶刻紙圖案,並把這種精湛的刻紙技藝應用到料絲燈的造型圖案上來,用165個紙制等邊三角形組合成燈,鑲上玻璃絲,創作出精美絕倫的刻紙料絲燈,此燈光彩奪目,高貴典雅,使泉州花燈的製作工藝和視覺效果都產生重大飛躍,極大地提高了泉州花燈的藝術含量。
花燈在「文革」期間也遭封殺。改革開放後,當地政府為了弘揚民族民間優秀文化,於一九七八年舉辦了「文革」後首屆花燈大展,極大鼓舞花燈藝人的製作熱情,藝人蔡炳漢創作首盞針刺無骨燈,這種燈不用骨架,而是用製圖紙裁成幾何圖形,用針在這幾何圖形上刺出精美的圖案,拼合成燈,塗上顏料,一旦燈亮,針孔圖案便透出亮光,顯得光彩奪目,玲瓏剔透,有着極高的觀賞價值和裝飾價值。
刻紙料絲燈和針刺無骨燈成為泉州花燈的突出代表,是全國獨有的花燈品種,她與傳統彩扎花燈共同組成泉州花燈系列,曾先後在菲律賓、新加坡、加拿大、美國及台灣等國家和地區舉辦過大型花燈展,廣受歡迎,深得好評。特別是一些華人居住國,每年都有華僑商家訂製泉州花燈,以慶祝其元宵節或中秋節。
此外,泉州還有一種燈,叫錫雕燈,由於價格昂貴,不能普及。
泉州花燈集雕刻、繪畫、書法、造型、配色、漂染於一身,極富工藝美術價值。燈中的人物故事,山水風光,民俗風情都飽浸濃厚的文化內涵,給人予陶冶與啟迪,有着很高的文化價值。
烘托節日氣氛,美化城市景觀,滿足群眾文化需求;服務對外文化交流;各種圖案被廣泛採用到建築、船舶繪畫、服裝、鞋帽、家具的裝飾紋飾中。
保護措施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福建省泉州市的李珠琴、蔡炳漢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泉州花燈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福建泉州吳氏花燈工藝有限公司(原泉州華祥花燈製作有限公司)是泉州唯一一家註冊的大規模花燈(彩燈)製作公司。目前擁有全國工藝美術大師吳祖贊先生(享受國務院津貼)在內的多名設計師團隊。
泉州吳氏花燈集燈會、景觀策劃、設計、製作、展出於一體,專業從事花燈、彩燈的設計、製作、展出和城市亮化美化工程。公司聚集了全國各地花燈、彩燈製作的高級人才和工程技術專家,擁有百名技藝精湛的花燈、彩燈藝人,是目前全國較大規模的花燈、彩燈製作公司。
泉州吳氏花燈製作的料絲燈、刻紙燈、紅綢宮燈、針刺燈、動物燈、人物燈、掛燈、電轉燈、座式燈、組合燈、彩車、廣告燈等產品暢銷世界各地,先後多次被邀到法國、德國、印尼、日本、韓國、新加坡、菲律賓、加拿大、台灣、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舉辦燈展,得到了國內外客戶的充分肯定和世界的高度評價,引起了國內外觀眾的轟動。
泉州吳氏花燈將繼續走專業化發展的道路,視花燈、彩燈藝術發展創新及產品的質量為生命,強化管理,積極創新、開發新產品,並抱以真誠的態度與各界朋友廣泛合作、互利互惠,為弘揚傳統文化、保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泉州花燈」作出更大的貢獻。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泉州吳氏花燈延攬英才、銳意進取,在挖掘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公司本着「把精品獻給您,把服務交給我的宗旨,發揚光大。
花燈文化
元宵節亦稱「燈節」、「燈夕」,家家張燈,戶戶結彩,鬧花燈。泉語「燈」、「丁」諧音,寓祈望人丁興旺、迎接光明之意。
燈節最早的歷史記載從漢武帝開始。漢武帝在平定「諸呂之亂」後稱帝,稱帝時剛好是農曆正月十五,祭拜「太一」(當時信奉的顯赫神明)時漢武帝出宮遊玩,剛好碰上民間放燈。於是定正月十五為「燈節」,有與民同樂之意。
唐·玄宗開元年間(713——741年),每逢上元都要放燈三夜(十三至十五)。上元活動由於都在夜晚,故有「元夜」、「元夕」和「元宵」的稱呼。節日的主要景物是「上元燈」,因此又有「燈夕」之稱。
泉州的「燈節」始於唐朝。唐代士族南下,將鬧花燈習俗帶到泉州。
泉州的「燈節」在宋朝發展到頂峰,花燈之盛,冠絕天下,形成「上品花燈」,有「春光結勝百花芳,元夕分華盛泉唐」之說。特別是南宋,在泉州設南外宗正司,管理3000多名來泉州定居的皇室宗親。他們仿照臨安大放花燈,上元的活動熱鬧壯觀。宋·《五雜俎》譽稱:「天下上元,燈灼之盛,無逾閩中。」甚至連京城杭州點燈都委託泉州太守、南安知縣僱工精製。
泉州花燈內容,以山水風景、歷史人物、飛禽走獸、亭台樓閣為主。類別主要有走馬燈、蓮花燈、寶蓮燈等。最具泉州特色的是「無骨燈」和「料絲燈」。其中「無骨燈」為泉州獨創,直接用硬紙連接而成,與一般燈用竹子做骨架的做法不同。而「料絲燈」則八面通透,採取鏤空的做法,點起燈後整燈通透。
清末·陳德商《溫陵歲時記》:「上元:……上元燈——市人制燈出沽,或以五色紙,或以料絲,或扎通草,作花草人物蟲魚,燃以寶炬,維妙維肖,俗名古燈。恆於府治西畔雙門前作燈市。……故桐蔭吟榭邱家樹《上元燈》詞云:一年元夕一回換,怪聽聲聲賣古燈。」
清末·陳德商《溫陵歲時記》:「上元:……弄龍——各鋪好事者,是夜以青紗數丈,制為金龍燈,燃蠟炬,十數人執而舞之,曲伸盤旋,鱗甲畢動。前導一球,隨之上下。亦且敲鼓鳴金吹笛,與兒童竹馬,群履踢球,雜游市上焉。」
掛燈:
元宵前夕,多數人家在居家、店鋪門口懸掛花燈 或大紅燈,烘托喜慶氣氛。生男孩之家,製作或購買花燈,掛到寺廟、宗祠,以示「添丁」;德化有的還要宰殺一隻公雞、加一籃白粿敬祖。
送燈:
有年內出嫁的女兒,娘家在節前要買繡球燈或蓮花燈一對 派男童送到女婿家,祈祝早日「出丁」;對嫁後未生男孩的,娘家習慣贈予「觀音送子燈」,謂之「送燈」。
清末·陳德商《溫陵歲時記》:「上元:……上元燈……有新嫁女者,女家須買白芙蓉燈一雙,送於婿家,雲是宜男兆。……張炳文云:最是女家忙送客,吉祥爭買白蓮燈。」
賞燈:
元宵夜,男女老少成群結隊上街賞燈。
游燈:
元宵夜,小孩手提春燈,點上蠟燭,走門串戶,結成游燈隊伍,信步游燈。
出燈(搶燈):
泉語「燈」、「丁」同音,「出燈」即「出丁」,寓意人丁興旺。
小孩游燈時不慎把燈燒了,即「出燈」。如燒的是紅燈,預示生女孩;燒了白燈,預示生男孩。
燈被搶也是「出燈」。古時元宵節,富人組成「游燈族」,沒錢買燈做燈的窮人就組成「搶燈族」。在游燈的大街上,空手的窮人們用歌謠嘲笑提燈的富人:「梅花燈,點不香;官刀燈,攪茅房……」隨後一擁而上搶奪富人的燈,被搶的富人不僅不惱怒反倒興高采烈。
猜燈謎:
猜燈謎是逛燈會的又一趣事。把謎語貼附燈上,供人邊賞燈邊猜謎,猜中者向主持人領取獎品。[1]
參考文獻
- ↑ 原來你是這樣的泉州花燈搜狐網,2019-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