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水神韻(張也演唱歌曲)
沅水神韻(張也演唱歌曲) 《沅水神韻》張也在12月12日的"2005首屆中國瀘溪椪柑節"開幕式上演唱該曲,拍攝的MTV要趕在瀘溪椪柑節前在央視3套等媒體播出。
目錄
樂曲內容
沅水灣灣悠悠地淌
淌過瀘溪我的家鄉
辛女的神韻今尤在
盤瓠的神話世代傳唱
青山上吊腳樓里藏着神秘
綠水裡碧波蕩漾着百舸千帆
神山神水出神果
瀘溪椪柑美名揚
啊,瀘溪美,沅水長
世外桃源好風光
啊,瀘溪美,沅水長
世外桃源好風光
沅水灣灣悠悠地淌 張也--沅水神韻 張也--沅水神韻
淌過瀘溪我的故鄉
阿公的酒碗裡有神曲
阿婆的笑臉神采飛揚
吼歌的漢子吼出了流行腔
阿妹的背簍里裝的是嚮往
好山好水好地方
土村苗寨奔小康.也羅也
啊,瀘溪美,沅水長
生活幸福歌亮堂
啊,瀘溪美,沅水長
生活幸福歌亮堂 歌亮堂
啊,瀘溪美,沅水長
生活幸福歌亮堂啊,
瀘溪美,沅水長
生活幸福歌亮堂 歌亮堂
生活幸福歌亮堂
張也[1] [2],1968年5月28日出生於湖南長沙,中國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青年教師。
1998年因演唱《走進新時代》為廣大觀眾所知曉;2005榮獲年度最佳演唱女歌手獎。2006年1月成功舉辦個人獨唱音樂會。2008年8月參加奧運會閉幕式,演唱歌曲《今夜月明》。
演藝道路
張也出生在長沙市一個文藝工作者家庭。父親是長沙市歌舞劇院專業戲劇創作員,母親是湖南省花鼓戲劇院的演員。1982年6月,14歲的張也初中畢業,以優異成績考上省重點高中,同年隨後考入湖南省藝術學校學習戲曲。1991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聲樂系後,師從金鐵霖教授。
1988年參加中央電視臺第三屆青歌賽,並獲專業組民族唱法銅獎。
1987年首次參加央視春晚,在聯唱《民族團結大聯唱》中演唱《瀏陽河》。
1989年第2次參加央視春晚,獨唱歌曲《采檳榔》。
1999年文化部春晚《絲路風情》;同年赴莫斯科演唱《祖國你好》。
1994年第3次參加央視春晚,獨唱歌曲《聽春風》。
1995年第4次參加央視春晚,獨唱歌曲《萬事如意》。
1998年第7次參加央視春晚,與李光羲、李穀一等人共同演唱《走進新時代》。1999年第8次參加央視春晚在歌組合《金曲回顧》中獨唱《走進新時代》。
2000年第9次參加央視春晚,與郁鈞劍合唱《家和萬事興》。同年參加文化部春晚 《梅花引》。
2001年第10次參加央視春晚,與呂繼宏合唱《咱老百姓》。
2002年第11次參加央視春晚,與郁鈞劍合唱《知足常樂》。
2003年第12次參加央視春晚,獨唱歌曲《歡聚一堂》。
2005年發行專輯《秋歌》。
2006年第13次參加央視春晚,與王宏偉合唱《年夜飯》;2006年1月舉辦了個人獨唱音樂會。
2007年第14次參加央視春晚,與廖昌永、譚晶合唱《萬家燈火》。
2008年第15次參加央視春晚,與呂繼宏,譚晶合唱《和諧大家園》。2月21日參加央視元宵晚會並演唱《貴妃醉酒》;8月和湯燦、張燕、陳思思、雷佳、王麗達、哈輝共同參加第29屆北京奧運會閉幕式並演唱《今夜月明》。
2009年第16次參加央視春晚獨唱歌曲《祖國頌》。8月參加「奧運華章獻祖國」紀念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一周年音樂會。 2010年第17次參加央視春晚,與呂繼宏合唱《幸福》。
2012年第19次參加央視春晚,獨唱歌曲《遠方的家》。12月參加巔峰音樂匯。
2013年1月參加第二屆琴台音樂節。2015年第20次參加央視春晚,獨唱歌曲《小鎮姑娘》。
2018年第23次參加央視春晚,與呂繼宏合唱《山笑水笑人歡笑》; 3月2日,參加央視元宵晚會,與呂繼宏、張凱麗、孫濤、玖月奇跡及全體主持人表演開場歌舞《看山看水看中國》。
主要歌曲作品
01 祖國你好
02 家和萬事興
03 請茶歌
04 化蝶
05 在希望的田野上
06 小曲好唱口難開
07 咱老百姓
08 血染的風采
參演歌劇
年份 | 劇名 | 角色 | |
---|---|---|---|
1999年 | 唐伯虎與沈九娘 | 沈九娘 | |
1999年 | 洪湖赤衛隊 | 韓英 | |
2000年 | 小二黑結婚 | 小芹 |
簡評
張也的演唱甜美細膩、功力深厚、韻味獨特,被譽為「在當代中國歌壇獨樹一幟的歌唱家,無論是柔媚的民歌小調,還是技巧高超,音域寬廣的民族歌劇選段,她都能駕馭得非常出色。她的聲音具備多種特質:嬌柔、溫馨、祥和、靚麗、清脆、甜美、歡欣、快樂、婉轉、純潔、真誠,幾乎全可以用在她的身上。她的演唱沒有虛假的做作,全無雕飾的痕跡,不妖不媚,流暢自然,不落俗套。似雪山上消融的清水,甘冽、香甜、晶瑩透明,跳躍在石岩上,嬉戲在綠樹中,歡騰在草坪裡,無拘無束地留下一串串歡快的回聲;她的歌聲極具穿透力,可以從龐大的交響樂隊中穿透出來,輕盈飄逸,明亮甜美.高低音上下自如,沒有坎.自然天成婉轉流暢,又好象是一陣陣輕柔、和煦的春風,翩翩地飛過大地,輕盈地穿行在五彩繽紛的花朵中間,將安詳和寧靜灑滿人間(新華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