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汪銘錄

來自 中國書畫藝術網 的圖片

作品欣賞

來自 中國書畫藝術網 的圖片

來自 書畫百科—權威的書畫藝術百科網站 的圖片

汪銘錄,筆名:汪洋,1959年出生,湖北咸寧人。現為中國黨建畫院執行秘書長,文化部中國美術創作院國畫創作室副主任,國際美術家聯合總會中國執委會副主席,美中教科文促進會藝委會副秘書長,中國文聯民協民族藝術創作中心藝委會副主任,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常務理事,三峽大學藝術學院兼職教授,安徽新華學院特聘教授。


目錄

人物簡介

認識書畫家汪銘錄,是從他的畫作開始。記得映入眼帘的,首先是融柔的筆墨,在一剎那,似乎讓人觸探到了作者隨和的性格和泰然自若的心境;再看他的書法,又開啟了另一種,穩健紮實,沉遠深邃的心境感知。未識其人,先睹其作,讓筆者對汪銘錄先生的書畫藝術生涯之所歷充滿好奇和期待。隨着訪談的深入,從汪先生與書畫藝術的結緣開始,一位心性率爽,和悅開朗的智樂者形象也逐漸清晰和生動起來。


悟藝境 開啟筆墨人生


汪銘錄先生筆名汪洋,1959年出生於湖北咸寧。自小生長在一個樸實的農人家庭。他的祖父是一位當地聞名的木匠。幼年時的汪銘錄經常能看到祖父鋸木,刨花,打磨等等做木工活兒的身影。在這個過程里,他親眼看到一根根,一塊塊的木料在祖父靈巧雙手的創造下,變成了諸多結實耐用,且美觀精緻的家具物件。這在一個孩童心裡,不僅是一個有趣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覺中,木匠做工時那種專注,認真,一絲不苟的嚴謹態度在懵懂孩子內心「種」下了一顆腳踏實地,持之以恆的正能量種子。心性沉實之人必能感受到自然萬物的豐富變化,以及不同生命律動的多彩世界,從木頭上諸多簡單而自然的紋理開始,漸漸地,小銘錄開始對線條有了比較敏銳的感受,他發現,看似單一的線條其實是有着無窮盡千變萬化的,他常常沉浸在這種發現的快樂中,祖父手裡單一而枯燥的木匠活兒,在童年汪銘錄眼裡變成了一個個充滿豐富想象力的藝術作品。在這樣的啟迪下,汪銘錄漸漸痴迷上了同樣是主要以線條來表現物象的國畫藝術。回憶起童年所歷,汪先生至今還有些興奮:「我那個時候還很小,但也不知道為什麼,這樣的薰陶就讓我喜歡上了畫畫。哪怕是最簡單的構圖和物象,我都能感受到它們的生命力,再用筆表現出來。」在那個物質和學習資源都相當匱乏的年代,汪銘錄對繪畫的痴迷和勤習,以及與生俱來的天賦,讓他不論在長輩親朋間還是在校學習時,皆得到了諸多褒揚。及至中學,他又開始了對書法的研習,曾臨摹歐陽詢,柳公權等先賢的楷書法帖,從楷伊始,上溯漢隸,下追行、草。從此,便走上了書畫並習,全面發展的藝術道路。而此時,還只是一個學生的汪銘錄不曾想到,他與書畫的結緣,將是他今後在藝術方面宏圖大展的開始。


汪銘錄在完成學業後就入伍參軍了,因在前有書畫的功底,在部隊就被安排了文書的工作。寫文稿,出板報,年輕的汪銘錄都是一把好手。但在軍旅生活中,在一些戰友和領導的眼裡,汪銘錄是一個有些孤獨而古怪的人,因為只要一有閒暇,他就喜歡一個人找個安靜又空曠的地方,除了感受清靜帶來的致遠悠然,還能做一件自己一直深嗜的事情。「在部隊的時候,學習條件是有限的,我只能自己創造學習機會。畫畫嘛,是我平時的工作就能涉及的。但想要練練書法,還得自己想辦法。平時可以在廢報紙上寫,報紙寫完了,就會找一大片水泥地,用毛筆沾上清水在地上寫字,寫完一會兒就干,還不浪費資源。」汪銘錄說完,便是一陣爽朗的笑聲。


一次偶然的機會,汪銘錄因公南京出差,恰逢書畫名家賴少其舉辦展覽,他在展廳里徘徊了近兩個小時,一幅幅畫作讓他沉迷其中,流連忘返。這次美妙的經歷,讓汪銘錄日後更是沉浸在書墨世界裡,盡享這份無邊之樂趣。也是自那時,汪銘錄心底的藝術激情便徹底爆發了,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書畫學習和創作中。結束軍旅生涯後,汪銘錄憑藉精湛的藝術功底,獲得了一份電影公司美工的工作,只要是他創作的電影宣傳海報,一經發布便反響熱烈,在調入行政機關工作以後,還連續三屆被評為工作所在城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傑出的工作業績讓汪先生不僅熱情飽滿,盡享工作的樂趣,更在不知覺不中,開始了他從一名書畫愛好者向職業書畫家藝術轉變的道路。


得心法 展露傲人才華


不論書法和國畫,汪銘錄皆是自學成才。在書法方面,他喜楷、行、隸,尤其擅長行書隸書。對此,汪先生也談了他的研習心得:「書法是非常講究法度的,雖然我在初學的時候沒有現在那麼好的條件,有很多資料去參考,但這個道理我很明白。練習書法一定要是嚴謹的,除了筆法的功力以外,字的結構也是一個很大的難點。所以要去多看,多想,多借鑑,多練習。在不斷嘗試的實踐中找到方法,養成好的審美和書寫習慣,才能做到內外一致,妙筆生花。」


觀汪銘錄隸書,首先是有着審慎的傳承精神,在此基礎上,細加品味,便能感受到創作者獨具風韻的自我逸格。汪銘錄隸書所表現的不是雄強感,雄闊感,更多的是筆墨趣味。樸拙與奇趣相輔相成,其書有時顯得拙稚可愛,體現於點畫和結體處理上,似與粗獷型漢隸寫法形成格調的兩極。再者,雖然拙稚,但又不乏樸厚之氣,此乃秦漢書法令人神往的韻度,其技術延伸或稱為漢魏古法,主要特點是質、朴、厚,向上可追至秦人寫法。這種情調亦時時顯現在點線細節上,如以藏裹鋒運筆為主導,間或有勁健的出鋒筆等等。其行書作品,則是以靈動的筆觸、變化的結構表現輕重、徐疾、濃淡、枯濕、疏密、欹正等不同藝術效果,筆趣、墨趣、意趣等在創作中被盡力發掘,筆墨遒勁灑脫,格調清雅俊逸,形成了獨特的「汪體書風」。近年來,「汪體」被各大影視投資公司看重。收視率超高的《匹夫英雄》《京華煙雲》《武媚娘傳奇》等多部大型電視劇的劇名都出自汪銘錄的妙筆。


比之書法,汪銘錄的國畫藝術亦當仁不讓。他始終持有的觀點是,畫家要有紮實的書法功底,書畫相長才是正道。其畫作以葡萄、蝦和荷花最為著名。一直以來,他不僅深研「以書入畫」之道,更不遺餘力地把先人的繪畫精髓鑽研透徹,同時,還馬不停蹄地四處遊歷,開闊眼界,增長見識,他說:「藝術創作是需要想象力的,要情感飽滿,善心待人,更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風景,去各個名山大川感受自然,體悟自然。」為了畫好葡萄,他曾特意去新疆採風,細看各種葡萄在肉眼上幾乎會忽略不計的細微差異,最終把葡萄那種看上去沉甸甸的重量感,真實感、立體感和透明度表現在畫紙上。為了畫好蝦,他也曾無數次臨摹齊白石的真跡,用心去感受,力求感悟其在動感與神態上的表達。汪銘錄筆下的蝦,寥寥幾筆,滿溢神態,輕輕點染,鮮活靈動,躍然紙上的,不僅是栩栩如生的物態,更是一位畫家泊遠心境的悠然韻致。


在美術和書法兩個領域,汪銘錄都取得了矚目成就。業內人士稱其整個作品「周密中見疏落,凝聚中有流動,沉穩中不失空靈」。其書畫作品二十多次獲全國性書畫大賽金銀獎,在全國各類報刊雜誌上發表書畫作品300餘幅,被授予「國際金獎藝術家」「世界書畫藝術名人」和「20世紀國際書畫名家教授成就大獎」等榮譽稱號。書畫作品交流和出售到台灣澳門香港朝鮮日本泰國馬來西亞加拿大新加坡美國等國家和地區。2013年創作一幅百龍圖,參加北京中嘉國際拍賣公司成功拍出128萬高價;2015年一幅丈二春華秋實,參加北京喬禧國際拍賣公司拍賣活動並成功拍出273.9萬。


汪銘錄現為中國黨建畫院執行秘書長,文化部中國美術創作院國畫創作室副主任,國際美術家聯合總會中國執委會副主席,中國文聯民協民族文化藝術創作中心副秘書長,中國企業文化促進會企業藝術家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常務理事,國家一級美術師,三峽大學藝術學院兼職教授,安徽新華學院特聘教授。


不論在苦苦追索的日子,還是到如今功成名就時,汪銘錄都始終保持着一顆純澈的初心:「搞藝術是要耐得住寂寞的,不能浮躁,不要把自己標榜得太高,成為大師什麼的。把自己的心性修煉好就不錯了。藝術這門功夫,是要活到老學到老的,永無止境。藝術也是服務於大眾的,大家承認好才是真好,不是自己說好就好的。」如今的汪銘錄,對書畫藝術的學習和追索,早已形成了一種不可或缺的生活習慣,不論境遇如何,情緒如何,只要落墨於宣紙的一剎那,就仿佛進入一個心靈的自由國度,一方宣紙的靜妙,一襲水墨的輕靈,就這樣延續着他對藝海無涯的追求和理想,也更讓人期待着一個藝壇傑出開拓者的誕生。


獲獎出版

其書畫作品二十多次獲全國性書畫大賽金銀獎,在全國各類報刊雜誌上發表書畫作品300餘幅,被授予「國際金獎藝術家」「世界書畫藝術名人」和「20世紀國際書畫名家教授成就大獎」等榮譽稱號。書畫作品交流和出售到台灣、澳門、香港、朝鮮、日本、泰國、馬來西亞、加拿大、新加坡、美國等國家和地區。先後為《匹夫英雄》《京華煙雲》《武媚娘傳奇》等多部熱播電視劇題寫劇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