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花園
設施
以中國漢朝時代的園林設計為主題,設有多個觀光景點。
「妙趣園」:以欣賞石像雕塑為中心,四周輔以涼亭供觀光客休息。
「蹴鞠台」:是無蓋的四方高台。在1993年時,為紀念香港政府營運香港公營房屋達40年,由當時的香港總督彭定康在這裡親手埋下文物囊[2]。
「聽雨廊」:位於「蹴鞠台」的旁邊,它是一道臨蓄水池邊的有蓋長走廊。
「漢舫」:穿過「聽雨廊」就是一條置在蓄水池飾有龍頭的石舫。
「怡趣亭」:位於「漢舫」的對面,透過亭的窗借出蓄水池的景致。這裡還設有屋頂倒鈎,讓民眾把自備的雀籠掛於亭頂,欣賞鳥鳴。
「蓄水池」:池內飼養了錦鯉及龜。
相關信息
民國北大代稱
北大
二十世紀前半期,「漢花園」幾乎就是北大的代名詞。今天,這個地名已經沉入歷史。漢花園,這個名字上着實帶着一些夢幻,但到此一訪,會驚訝其其實有名無園。
漢花園其實就是老北大的「一院」。所謂「老」北大,當然不是現在的西郊燕園,而是東城區美術館西邊那個以「沙灘紅樓」為標誌的北大舊址。「沙灘」其實是民間叫法,20世紀前半期,這裡因紅樓前那條「漢花園大街」而聞名,「漢花園」幾乎就是北大的代名詞。據老北大學生回憶:「從前門車站雇洋車連拉人帶鋪蓋卷,只要說上一聲漢花園,沒有一個洋車夫不知道他應該拉到哪兒歇腿的,並且也知道你決不是花得起冤錢的公子哥兒們,所以車錢也並不多要。」
現在的出租車司機當然再也找不到「漢花園」了。在北京的地圖上也消失了這樣一個曾令很多學子嚮往的名字。紅樓前的「漢花園大街」後來改名為「五四大街」,被賦予了更「現代」的「歷史性」意義,卻遮沒了原來那一點古雅的詩意,以及與之相伴的想象與記憶。現在,我們只能依靠零星的回憶文字來界定「漢花園」的所在了。
漢花園的地點在東城北河沿畔,這個「花園」所包括的區域,南至大學建築外面的碎石馬路,名稱叫做花園大街,西至松公府內的北大圖書館及北大文科研究所正門,東面牆外是兩岸夾着細條的楊柳的寬大的河溝。河水是一向乾涸的,積塵滿天,和中法大學的校舍隔着「鴻溝」,遙遙相對……北面就是椅子胡同,那是北平的新科班「戲曲學校」的所在,在北大的新宿舍的陽台上,可以遠眺到他們的戲台。
這個曾經還是「有名無園」的「漢花園」,現在連名字一併都被埋入這個城市的歷史地層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