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人
漢族亦稱大漢民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體民族,約占全國人口的九成。稱謂始於漢代,並沿用至今。漢族經過長期歷史發展,逐漸成為中國人口最多、經濟文化最發達的民族。漢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父系基因較純的族群,在中國各地皆有分布。
目錄
民族簡介
漢族即廣義的漢人,「漢」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云:「維天有漢」。華夏族稱為「漢人」,始於漢朝。就史料記載漢族是起源於中國北方的遠古的華夏部落,為當代中國主要民族。
在歷史上, 中國上古史學專家許倬雲認為,華夏部落經殷商周秦等等原位處中原邊緣的夷人他者,在諸夏的基礎上建立了「中國」本部, 於漢朝形成自稱為漢人的「文化共同體」。漢族又稱為漢人、華人,唐人、秦人、桃花石。
漢族是數個現代國家的主體族群。占中國人口90%以上,占新加坡人口74%,占馬來西亞人口24.5%。
炎黃子孫及炎黃裔胄皆曾被中國共產黨及中國國民黨用來做為漢族的代稱或另稱。
漢族的人口如果從其族源夏民族算起開始約有200餘萬人,歷經夏、商、周三代,到戰國時已有2000萬人左右了。在漢族形成的兩漢之時,漢族人口已達5000餘萬人,到唐代前期達到8000萬至9000萬人之間,到北宋大觀年間達10441萬餘人(王育民《中國人口史》,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版)。
漢族所用的漢語屬漢藏語系。經過數千年的互動演化,現代漢語分為九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粵方言、閩方言、贛方言、客家話、平話、晉語。
語言學界傳統認為現代漢語分為七大方言,近幾年來不少學者認為廣西的平話、山西的晉語應與其他七大方言並列。此外,有的學者還將閩方言分為閩南話和閩北話。這些方言有各自的分布通行地域,每個方言內部又可再分區劃片,從而構成了漢語方言複雜,南北互不相通的語言狀態。儘管如此,由於漢字的高度統一,對漢族具有強大的內聚作用,所以,我們似乎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漢字,就沒有漢族。
漢族的文化豐富多彩,在其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中,開放虛懷、兼收並蓄,形成了齊魯、中原、燕趙、關中、巴蜀、荊楚、吳越、嶺南、滇黔、閩台、松遼、徽贛等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反映了漢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
漢族自古對各種宗教信仰採取兼容並蓄的態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漢族的主要傳統觀念。
歷史上漢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後來天主教、基督教開始傳入中國,又有一些人開始信仰這些宗教。
地區分布
元代以後,在中國統一的大趨勢下,漢族人口這個雪球越滾越大。明萬曆二十八年(1601年)人口達1.5億,(何炳棣著、葛劍雄譯:《1368-1953年中國人口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62頁)。及至清道光三十年(1851年)則達4.3億,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其人口約5.4億,到20世紀末已達10.5億。在地域上則從黃河、淮河流域向南發展到珠江流域抵台灣島和海南島,向東北發展到黑龍江流域,向西北發展到天山南北,向西南發展到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
漢族在全國分布的特點是東密西疏,據1990年的統計,全國10.39億漢族人口約占全國總人口的91.92%,其中漢族人口占當地總人口的比例,江蘇、浙江分別為99.77%、99.49%,而新疆、西藏則分別為37.58%和2.05%。
漢族分布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口為113738.61萬餘人,(2000年)約占全國總人口的91.59%。漢族不僅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在其他部分地區也是當地的主要族群,如果敢(全名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漢族人口比例為93%)、新加坡(77%)、聖誕島(澳大利亞)(61%)、檳城(馬來西亞)(56%)。同時在許多國家也是重要的組成族群之一。
以下是漢族在中國地區的人口數量(2005年)
中國大陸 1,201,809,000 在大陸漢族占總人口的90.56%,
中國香港 6,554,000 在香港漢族占總人口的95%
中國澳門 462,000 在澳門漢族占總人口的97%
中國台灣 23,365,400 在台灣漢族占總人口的98%
總計 1,231,261,000
大洲/國家人口占該國百分數占海外漢族人口的百分數:
亞洲 28,800,000(1998年) 81%
柬埔寨 150,000(2003年) 1.2%
印度尼西亞 7,300,000(2003年) 3.1%
日本 175,000(2003年) 0.1%
朝鮮 50,000(2003年) 0.2%
韓國 100,000(2003年) 0.2%
老撾 50,000(2003年) 1%
馬來西亞 7,000,000(2004年) 30%
緬甸 1,300,000(2003年) 3%
菲律賓 1,500,000 2%
新加坡 3,400,000(2004年) 76.8%
泰國 7,300,000(2003年) 12%
越南 2,300,000(2003年) 3%
北美洲 5,020,000(1998年) 14.5%
加拿大 1,200,000(2004年) 3.69%
美國 2,400,000(2000年) 0.8%
歐洲 945,000(1998年) 2.6%
俄羅斯 680,000
法國 300,000
英國 247,403(2001年) 0.4%
大洋洲 564,000(1998年) 1.5%
澳大利亞 454,000(2003年) 2.5%
新西蘭 147,000(2006年) 3.5%
非洲 126,000(1998年) 0.3%
南非 100,000(2003年) 0.2%
總計 中國歷史懸案大解密-乾隆身世之謎:漢人真的偷了大清?中國歷史懸案大解密-乾隆身世之謎:漢人真的偷了大清? 35,175,000
歷史發展
從約公元前5000年起,當今漢族的主體華夏族在黃河流域起源並開始逐漸發展,進入了新石器時期,並先後經歷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階段。
公元前2700年,活動於陝西中部地區的一個姬姓部落,首領是黃帝,其南面還有一個以炎帝為首的姜姓部落,雙方經常發生摩擦。兩大部落終於爆發了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之後兩個部落結為聯盟,並攻占了周邊各個部落,華夏族的前身由此產生。
據先秦文獻記載的傳說與夏、商、周立都範圍,漢族的遠古先民大體以西起隴山、東至泰山的黃河中、下游為活動地區;主要分布在這一地區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這兩個類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認為即漢族遠古先民的文化遺存。
公元前21世紀,中原地區的原始公社制時代走到了歷史的盡頭,階級社會已經出現在黃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從公元前21世紀以後,相繼出現了夏(約公元前21世紀~前16世紀)、商(約前16世紀~前11世紀)、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幾個王朝。首先在黃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濟之間以及淮河支流汝、潁上游;繼而發展至淮河、泗水、長江、漢水的廣大地區。西周時,已出現華、夏單稱或華夏連稱的族名,以與蠻、夷、戎、狄相區別。
春秋(前770~前476)時,華夷貴賤尊卑的觀念已很強烈,當時區分華夏與蠻夷的標準,族類與文化都被重視,文化尤為首要因素。華夷因禮俗、服飾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秦、楚不僅與齊、燕、韓、趙、魏同稱諸夏,而且是兩個最強大的華夏諸侯。七雄合縱、連橫、兼併、爭戰,但族體相同,形成諸夏統一趨勢;於是華夏成為穩定的族體,分布區域也已達東北遼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東南湖湘吳越等廣大地區。
秦始皇統一中國並建立了秦朝,隨後漢朝建立,並統治中國400餘年,該時期中國版圖空前擴大,此時漢族人口分布仍集中與黃河、淮河流域,從西晉末年起,漢族人口逐漸向長江、珠江及中國東南部大規模遷徙,而從西晉到隋代的建立這一段期間,漢族進入中亞和雲南。到明,清時,南方漢族人口便超過了北方。自明朝起漢族開始零星向東南亞移民,從19世紀起又有漢族向歐洲,北美等地移民。
沿革
漢族是一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漢族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且既有主源又有支源。
炎黃集團是漢族的一個主源。在中國的原始社會末期,在黃河兩岸中原地區崛起的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結成部落聯盟後,為了爭奪部落聯盟首領的權位而釀成了歷史上有名的「阪泉之戰」,黃帝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而稱雄於中原。追本溯源,漢族世稱「炎黃世胄」、「黃帝子孫」,其源蓋出於此。其後,在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民族--夏民族與黃帝部落有直接的族源關係,司馬遷在《史記·夏本紀》中更是明言夏民族與黃帝部落有着直接的血緣關係,其云:「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顓頊之孫也。」不僅如此,後來崛起的周民族與留居渭水流域的黃帝部落和炎黃部落也有着族源關係。如周民族的女祖,《詩·大雅·生民》說:「厥初生民,時維姜嫄」亦即《史記·周本紀》所說:「周后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炎帝就是一個姜姓部落,這就明確地告訴我們周民族的外祖世系就姓姜的炎帝部落。關於周民族的男祖,就是姜嫄所生的棄,《史記·周本紀》說:「封棄於邰,號曰后稷,別姓姬氏」黃帝就是一個姬姓部落,這又明確地告訴我們周民族的祖父世系就是姬姓的黃帝部落。
東夷集團是漢族的另一個主源。在漢族起源的時代,與炎黃部落聯盟並居黃河流域的是東夷。東夷集團主要分為蚩尤、帝俊、徐夷、萊夷和淮夷五大部分。他們的地理分布情況是:蚩尤部居今山東西南一帶,帝俊部居今山東和河南交界的地區,萊夷居今山東東部地區,徐夷居今蘇北淮河以北徐州一帶,淮夷居今淮河以南的蘇南、皖南地區。其間還有一些小的氏族或部落。從這個分布中可以看出東夷集團主要分布在包括淮河流域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漢族與東夷集團的族源關係中,最重要的是東夷集團中的蚩尤部和帝俊部經過激烈的分化、互動和融合,在夏民族之後,也一舉衝破了原始社會的網絡,跨進了文明的大門,形成為商民族。
苗蠻集團是漢族的第一個支源。苗蠻是遠古時代中國南方諸氏族、部落或部落聯盟的泛稱。它最早的活動範圍在西北達丹江流域,川東及鄂、湘、贛、皖的沿長江流域,東抵淮河流域,集結在彭蠡(今鄱陽湖)和洞庭之間。 苗蠻集團與炎黃、東夷不同,它在向民族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多元化的情況。一方面苗蠻集團的一部分成為後來的苗、瑤、畲等民族的祖先,至今苗、瑤、畲等民族中還盛傳着關於盤瓠的傳說。另一方面,苗蠻集團的某些氏族、部落,後來發展形成為楚民族,成為華夏民族的族源之一,從而成為漢族的支源之一。
百越集團是漢族的第二個支源。遠古之時,中國南方的另一支土著--百越也早活躍於長江下游的東南沿海以及嶺南一帶。 百越集團的種類很多,史稱「越有百種」。與苗蠻集團發展的情況一樣,百越集團在形成為民族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多元化的情況,其中的一部分在歷史長期的發展中經過多次分化和聚合,逐步形成為中國南方壯侗語族中的壯族、傣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等少數民族,另一部分則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融合於華夏民族,或同化於漢族,如於春秋戰國時融合於華夏民族之中,而南越、東越、閩越則於西漢之時逐漸同化於漢族。 而百越集團中以其他一些部落或部落聯盟,雖在三國魏晉以後發展演變為俚人、僚人,但經南北朝的民族大同化,俚人、僚人中的一部分也被同化於漢族之中,這個問題已涉及到漢族的發展問題,但僅此也可看出百越集團是漢族的又一支源。[1]
戎、狄集團是漢族的第三個支源。戎、狄是中國古代典籍對中原之西、之北各氏族、部落的泛稱。其實,戎、狄之稱冠以方位,始見於西周,在此之前戎、狄是互通的。當時,中原西部和北部的氏族、部落主要分為三大集團,即狁、鬼方、羌方。
漢民族的形成
漢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經歷了夏、商、周、楚、越等國從部落到民族的發展過程,又經歷了夏、商、周、楚、越等國及部分蠻、夷、戎、狄融合成華夏民族的階段,最後形成於漢代漫長而複雜的三個歷史階段。
夏、商、周、楚、越諸族的相繼崛起
漢族的形成起始於夏、商、周、楚、越諸民族相繼崛起。
公元前23至22世紀左右,夏民族在黃河中游、洛河流域的黃土地帶首先崛起。相傳夏部落在進入黃河、洛河流域以前,仍然處於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制時代。血緣關係仍然是維繫人們的主要紐帶。據《史記·夏本紀》說:夏部落姒姓。共12氏族,即夏後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戈氏。他們以夏後氏為核心組成為一個有共同血緣的大部落。隨着生產力的變化和發展,到了大禹時期,青銅工具的出現和使用,對於夏民族崛起的意義是促使"以銅為兵"的灌溉農業經濟類型的形成,反映了夏民族形成的經濟基礎和政治條件都已成熟。在這種新的歷史轉折時期,禹劃九州,標誌着夏部落血緣關係向地緣關係轉化的完成,也標誌着夏民族的形成。
由於社會發展的不平衡,當夏民族在黃河中游崛起之時,地處山東半島,奉鳥為圖騰的商部落還過着原始社會「居無定處」、《史記·殷本紀》。「不常厥邑」《尚書·商書·盤庚上》。的流動生活。但是,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商部落也毫無例外地走上了原始社會解體的道路。「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詩經·商頌·長發》。的記載就是一個信息。於是,本來臣屬於夏王朝的商部落,在商國家建立的過程中,「湯征諸侯」,《史記·殷本紀》。「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孟子·滕文公下》。最後在鳴條會戰中大勝滅夏,湯建立了一個新的奴隸制國家--商王朝。與此同時,商部落也完成了從血緣關係向地緣關係的轉化,而發展成商民族,崛起於黃河下游。
與商滅夏一樣,居住在陝甘渭水上游的溱、沮流域之間,原來是商王朝部屬的周部落,重蹈商民族崛起的道路,在臣屬於商王朝的歷史條件下,完成了從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的過渡,重演了商滅夏桀一幕,在「克商」中建立了周王朝,(《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發展成周民族。
夏、商、周三族在黃河流域相繼崛起之後,楚、越兩族在長江流域也相繼崛起。與黃河流域相比,長江流域社會發展的進程相對來說是比較緩慢的,由於國家還沒有出現,所以在相當的一個時期內,長江流域的各氏族、部落被人們稱「蠻」。而江漢地區的蠻,則被稱為「楚荊」,商時即有「維女荊楚」、「居國南方」(《詩經·殷武》)。之說。按照「從部落發展到民族」的一般規律,正處在階級產生、國家出現、民族形成前夜的「楚荊」,由於把戰爭變為一種正常的營生,而崇尚武功,他們在不斷向外發動戰爭中,迅速強大起來。而周成王封熊繹於楚,從一定的意義上來說,不僅奠定了楚開國之基,也是楚民族形成的一個標誌。
越民族的形成是從于越突起開始的。分布在江浙到兩廣或雲貴高原這一弧形地帶的百越集團,終因社會發展的不平衡而長期處「百越雜處,各有種姓」《漢書·地理志》注引臣瓚所言。的狀態。但是,由於歷史的機遇和地域位置的優越,商、周之時,與中原諸民族鄰接的百越在江浙的一支--于越突起,開始了形成為民族的歷程。吳、越國家的建立,反映了于越原始社會的瓦解和崩潰,也標誌着于越各部落血緣關係向地緣關係轉化的完成[1]。
從夏、商、周、楚、越諸民族相繼崛起,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古代民族形成和發展史上此起彼伏的雄壯一幕,是他們譜寫了漢民族形成的第一階段。
華夏民族在大融合中鑄成
作為歷史上發生的東西,民族與其他事物一樣,也是不斷發展着,變化着。從部落發展成民族的夏、商、周、楚、越諸族作為原生民族,在周王朝的統治下從春秋到戰國,民族關係發生大變動、大發展。這時,夏、商、周、楚、越諸族發展、變化的主要形式就是互相往來,互相滲透,互相吸收,出現了民族融合的大趨勢。
春秋時期的民族大融合,首先是在夏、商、周三族之間進行的。例如晉惠公「作州兵」,就打破了西周以來軍隊組成的規定,說明「國」與「州」對立的消除,而州人本是被周征服的「庶人」,又表明晉國內各民族之間的鴻溝已逐漸填平。
春秋民族大融合,還擴張到部分蠻、夷、戎、狄之間。例如《國語·周語》說:周襄「德狄人,將以其女為後。」《左傳》莊公二十八年說:晉獻公「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春秋時赫赫有名的重耳本身就是一個混血兒,不僅如此,重耳逃難到狄時,「狄人伐咎如,獲其二女叔隗、季隗,納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鯈,叔劉」。《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咎如是赤狄的別種,重耳又與狄人通婚。還有東夷族須句國人成風是魯喜公之妾;赤狄別種路子嬰兒的夫人是晉景公的姐姐。而周民族的晉國人與戎族的秦國人聯姻,更表明春秋時包括部分蠻、夷、狄、戎在內的民族界限也被打破。
所有這些會合在一起,形成了春秋時期民族大融合,於是一個非夏非商非周非楚非越,又非蠻非夷非戎非狄次生的新民族--華夏民族誕生了。華夏民族,在先秦典籍中多稱為「夏」或「諸夏」,又稱為「華」或「諸華」。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所謂「裔不謀夏,夷不亂華」。《左傳》定公十年。《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說:「楚失華夏」,是關於「華夏」一詞的最早記載。此後,「華夏」遂成為春秋時以夏、商、周三族及夷為主源,部分蠻、戎、狄為支源融合形成的新民族的族稱。
戰國時期的民族融合以更深的程度、更廣的範圍、更快的速度繼續進行着。在南方的楚國,春秋以後,楚國縱橫於漢水、長江流域一帶,經八百餘年的擴張經營,文明程度越來越高,民族之間的融合也越來越深,最典型的莫過於屈原的《天問》一例,《天問》是就廟宇中描繪着古史的壁畫而發的。當時楚國的畫工如此熟悉中原地區的歷史,足見民族融合的深廣了。在東北方的燕國,到戰國時已成為雄據東北方的強國,燕將秦開曾作人質於東胡族,回國後率軍打敗東胡,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等東郡,大大擴展了燕國的領土。
燕對遼河流域的開拓,不僅奠定了古代中國在東北的疆域,也使遼河流域各民族融合成華夏民族的又一個支系。在北方的趙國,戰國後期是僅次於秦的強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史實,不僅是戰國時期民族融合的實例,而且是華夏文化吸收北方少數民族文化的明徵。
在西北的秦國,是戰國時代的後起之秀,本是黃帝之後,因護送平王東遷洛邑有功,被封西方,因長期與西方犬戎作戰,常被東方六國視為非「諸華」族。因護送平王東遷有功,秦襄公始列為諸侯。在春秋戰國之交,秦與西方諸戎族展開了激烈的搏鬥,「遂霸西戎」,《史記·秦本紀》。成了西方各民族融合的中心。公元前395年商鞅變法後,秦後來居上,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不僅打敗了韓、越、魏三國,而且先後兼併了周圍的少數民族,增設了黔中郡、巫郡、南郡、南陽郡、三川郡、太原郡等。昔日西方落後的戎族國家,成為西方民族融合的中心,一躍而成為華夏民族的骨幹和核心。
從春秋到戰國民族大融合的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繼夏、商、周、楚、越諸夏侯國相繼崛起的此起彼伏的中國古代民族形成和發展史上雄壯的一幕之後,在中國古代民族形成和發展史上又演出了波瀾壯闊的民族大融合的一幕。在這一幕歷史活劇中,一個嶄新的民族--華夏民族,在民族大融合的熔爐中鑄成,分別形成了東以齊、西以楚、南以秦、北以趙、燕為代表的四個大支系,為統一的漢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這是漢族形成的第二階段。
漢族在「大一統」中形成
在春秋戰國民族融合的熔爐中鑄成的華夏民族是一個分散的,不統一的民族,生產力水平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
所有這一切,集中到一點,就是要求有一個統一的政治中心。於是,秦始皇雄才大略,用十年時間統一了六國,結束了諸侯割據紛爭,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封建國家--秦王朝。在「大一統」中,華夏民族也從分散走向了統一。秦王朝建立後,秦始皇採取了推行郡縣制,規定「書同文字」,統一貨幣、度量衡和「車同軌」、「行同倫」,以及築長城等一系列的措施,統一和穩定華夏民族。
正是由於秦始皇的這些「大一統」的措施使得華夏民族更加確定地成為一個穩定的人們共同體,所以雖然秦王朝國運短暫,但漢承秦制,在「大一統」思想的指導下,政治上,漢武帝創設了刺史制度,把全國分為十三州部,實行「編戶齊民」;經濟上,漢武帝接受桑弘羊建議,頒行均輸法、平準法,以京師為中心,建立了全國範圍的商業網,商品流通大大發展;文化思想上,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使儒學發展成了經學,取得了占統治地位的優勢,使儒學成了正在形成的漢民族共同心理素質血肉部分。所有這些,表明西漢時中央集權「大一統」封建國家更集中、更強大,使統一成了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使華夏民族完成了向漢族的發展和轉化。
華夏民族發展、轉化為漢族的標誌是漢族族稱的確定。華夏民族統一於秦王朝,其族稱曾經改稱為「秦人」,西域各國就有稱華夏民族為「秦人」的習慣。但是秦王朝短命的國運,使「秦人」的稱呼很快被人們遺忘了。而漢王朝從西漢到東漢,前後長達400多年,為漢朝之名兼華夏民族之名提供了歷史條件。另外,漢王朝國勢強盛,在對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稱漢朝的軍隊為「漢兵」,漢朝的使者為「漢使」,漢朝的人為「漢人」。於是,在漢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鮮、服西南夷、收閩粵南粵,與周邊少數民族進行空前頻繁的各種交往活動中,漢朝之名遂被他族稱呼為華夏民族之名。呂思勉說:「漢族之名,起於劉邦稱帝之後。」(《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頁。)呂振羽則說:「華族自前漢的武帝宣帝以後,便開始叫漢族。」(《中國民族簡》,三聯書店1950年版,第19頁。)總而言之,漢族之名自漢王朝始稱。
從華夏民族向漢族發展、轉化的歷史活劇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繼華夏民族在春秋戰國民族大融合的熔爐中鑄成之後,在「大一統」思想的指導下,又演出了民族形成和發展史上氣貫長虹的一幕。從此以後,漢族就以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躋身於世界民族之林,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這就是漢族形成的第三階段。
科學成就
四大發明在中國古代輝煌的技術成就中,對世界科技發展和歷史進程影響最大的莫過於下面提到的四大發明。
造紙術:據考古發現,大約在公元前1世紀,中國就已經有了紙,不過這時的紙只是紡織業漂絮漚麻的副產品,產量很低,質量也差,還不能用於書寫。到東漢時期,蔡倫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對造紙術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和創新。除了用麻作原料之外,還採用樹皮等一些含纖維的東西。並採用石灰鹼液蒸煮的加工技術,從而大大提高了紙的產量和質量。此後紙張開始代替竹帛,在全國推廣。公元6世紀後,我國的造紙術不斷外傳。使朝鮮、日本、阿拉伯、歐洲等地先後學會了造紙術。紙從此成為傳播文化、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印刷術:中國造紙發明以後,由於出版書籍的需要,印刷術也隨之產生。公元6世紀初的隋、唐之際,出現了最早的雕版印刷術。這種印刷術一般用木材為原料,先在木板上刻反字,再給字板塗上墨,印在紙上。由於節工省時。很快盛行起來。宋代雕版印刷達到鼎盛時期,宋太祖開寶四年 (971年)於成都板印《大藏經》,共印5048卷,雕版達13萬塊,用了12年的時間才雕印完工。如此浩大規模的印刷,足以表明雕版印刷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在1041--1048年間,雕刻工畢升又創造了活字印刷術。即用膠泥做成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體單字,用火燒硬,成為單個的膠泥活字。活字印刷的出現是印刷史上一項重大的革命。元代王禎又將膠泥活字改為木活字,創造了轉輪排字架。此後還出現了錫、銅、鉛等金屬材料製成的活字。活字印刷術從13世紀後傳到朝鮮、日本,到15世紀中葉,歐洲才掌握了活字印刷術。活字印刷術是我國人民為人類做出的又一項重大貢獻。
火藥:火藥是在煉丹過程中發明的,公元8~9世紀,煉丹家已經知道硫磺、硝石與木炭混合燃燒時,會發生劇烈的反應。這樣,在唐代就發明了以這三種物質為原料的黑色火藥。到宋元時期,各種藥物成分有了較合理的定量配比,並且先在軍事上得到使用,出現了最早的火炮、火槍、火箭、地雷、炸彈等火藥武器。現在中國歷史博物館珍藏的銅火鏡,製造於元年順三年(1332年)。它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銅炮,由於靠火藥作為推動力,其威力較大,稱它為「銅將軍」。火藥在13世紀時傳到阿拉伯持國,阿拉伯和波斯把製造火藥的硝稱為「中國雪」。14世紀以後,我國製造火藥武器的技術經阿拉伯傳到歐洲。
指南針:最早的指南針出現在戰國時期,當時是天然磁石磨成勺形,把它放在特別光滑的地盤上,用以指南,稱為司南。到宋代後期,人們又發現鋼鐵在磁石上磨過後,也會產生磁性。於是又出現了以此為原料的指南針。由於航海事業發展的需要,人們又開始使用了以此為原料水浮式指南針在陰雨天辨別方向。到元代時,航海已完全靠羅盤指南針指引航向。隨着對外貿易和海上交通的發展,指南針及應用技術先後傳到阿拉伯地區,並很快傳到了歐洲。
其他科技
漢族先民發明了養蠶繅絲、織綢刺繡的技術。 這方面的發明,應歸功於漢族的婦女。傳說黃帝之妻、西陵氏之女螺祖,教民育蠶治絲繭,以供衣服。距今約7000年-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中已經出土紡輪,用來紡絲和麻。漢代發明紡車,初為繅絲卷線,後來用於紡棉,13世紀傳入歐洲。刺繡工藝依地方特色分為京(北京)繡、魯(山東)繡、蘇(蘇州)繡、湘(長沙)繡、廣(廣州)繡、川(成都)繡等。
用瓷土燒制精細的瓷器是漢族特長。原始瓷器從陶發展而來,最早見於鄭州二里岡商代遺址。東漢出現青釉瓷器。早期瓷器以青瓷為主,隋唐年間,發展成青瓷、白瓷等以單色釉為主的兩大瓷系,並產生刻花、劃花、印花、貼花、剔花、透雕鏤孔等瓷器花紋裝飾技巧。五代瓷器製作工藝高超,屬北瓷系統的河南柴窯有「片瓦值千金」之譽。
柴窯是後周柴世宗官窯,傳說周世宗要求柴窯生產瓷器「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作將來」。但至今尚末見到柴窯傳世品或發掘實物。南瓷系統以越窯「秘色瓷器」著名。
宋代瓷器以各色單彩釉為特長,釉面能作冰裂紋,並能燒制窯變色及兩面彩、釉里青、釉里紅等。著名「瓷都」景德鎮因宋景德(公元1004-1007)年間為宮廷生產瓷器得名。
明代流行「白底青花瓷」,青瓷有「影青」,瓷質極薄,暗雕龍花,表里可以映見,花紡微現青色。又有「霽紅瓷」,以瓷色如雨後霽色而得名。
現在著名瓷器產地有:江西景德鎮,以薄瓷聞名;湖南醴陵,以釉下彩著稱;河北唐山、山西長治、廣州石灣都能採用傳統工藝及現代化技術設備,燒制各種各色瓷器。此外,還有河南禹縣的鈞瓷、臨汝的汝瓷、浙江龍泉的青瓷等。
漢族善雕琢,有玉雕、牙雕、石雕、木雕、角雕及椰雕、煤精雕等類。泥塑是漢族民間流傳的工藝品,以天津「泥人張」和無錫惠山的彩塑最為有名。
在農業科技方面,漢族先民最早發明和使用雙齒木耒和鏟形石耜、骨耜耕耘土地。周代有了金屬農具。公元前6世紀發明了鐵犁,公元前2—前1世紀設計了犁壁並裝在鏵犁上,大大提高了啟土和翻土的效率。與此同時,鐵鋤已普遍製作使用。公元前2世紀發明了耬(以畜力牽引的多管種子條播機)和揚車(旋轉式揚谷扇車)。公元1世紀發明了龍骨水車(腳踏式板葉鏈傳運器,主要用於提水)。這些發明使中國農業的面貌大為改觀,並由此奠定了建立疆域遼闊的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大國的堅實基礎。
由於積累了數千年的耕作經驗,漢族先民留下了豐富的漢文農學著作。先秦諸書中多含有農學篇章,如《管子·地員》、《尚書·禹貢》、《周禮·職方》記錄了各地土壤分類及物產。《禮記·月令》記錄了春夏秋冬各月的特候和農事活動。《呂氏春秋》中的《上農》、《任地》《辯土》、《審時》四篇農學專論,分別論述重農、精耕細作、施肥灌溉、不違農時的道理和具體作法。
宗教信仰
漢族沒一個為全民族所信仰的宗教,但遠古時期傳下來的"萬物有靈"的觀念,對大自然的崇信,始終影響着漢族的信仰民俗。由於認為世上存在着主宰物質世界的、超自然的、具有人格和意識的神靈,所以漢族歷來信仰"神仙"。古代漢族崇拜的神仙眾多。
對於天,有總管「天道」的神,叫「玉皇大帝」。認為青帝主東,赤帝主南,黃帝主中,白帝主西,黑帝主北。天神中,又有主管男仙的東主公,主管女仙的西王母。
對于山水,認為山有山神,不僅五嶽奉為神山,各名山也都有自己所供之神;又認為水裡有「四海龍王」,龍王除統領水族外,還掌管興雲降雨。
對於地,認為每一地段都有「土地神」掌管,古稱「社神」,俗稱「土地公公」。同時一樹一石也都被賦予神靈。
對於一些自然現象,認為雷公是司雷之神,電母又稱「雷婆」,是司閃電之神,丙師是司雨之神,箕伯是司風之神,回祿是火神。
對於地理方位,認為青龍是東方之神,併兼吉祥之神;白虎是西方之神,併兼凶神;朱雀是南方之神;玄武其形象為龜或龜蛇合體。是北方之神。四神合「四方之神」。
對於動物精靈的崇拜,較普遍的認為是狐狸可以修煉成精,化成人形,被尊為「大仙」、「狐仙」。除了對大自然的崇拜而產生對各種神的信仰以外,人們還把人生的姻緣、壽祿都看做有神靈在主宰。
對於愛情,有象徵夫妻相愛的「和合」之神,奉之為女神的有四個:一為玄女,又叫「九天娘娘」;二是碧霞元君,其為泰山神--東嶽大帝之女;三是斗姆,其為北斗眾星之母;四是素女,極善彈琴歌唱。壽星,即老人星是專司長壽之神,又叫「南極老人」,俗稱「老壽星」。麻姑作長壽女仙,故祝女壽者多以麻姑像贈送,名「麻姑獻壽」。還認為魁星是主宰文章興衰之神,文昌是主宰功名、祿位之神。隨着佛教的傳入,漢族民間又認為觀音菩薩是送子娘娘,專管生育男孩。又認為閻王是主管人的生死之神。
在漢族民間,一些歷史人物也變成了人們崇拜偶像神,如所謂「八仙」(漢鍾離、呂洞賓、韓湘子、藍采和、張果老、何仙姑、曹國舅、鐵拐李),原來都是歷史上的人物。又如三國時關羽也被尊為神,關公廟遍布南北。其他歷史中被擁戴為神,塑成偶像,隨香火的就更為普遍。另外,三十六行各行各業也都有自己的「祖師」被奉為神祇。
由於鬼靈觀念的影響,民間又崇信各種鬼怪,如吊頸鬼、短命鬼、殭屍鬼、硬頭鬼、水鬼等。凡此種種五花八門的多神信仰,在長期的封建統治下形成「神權」束縛着漢族人民。解放後經大力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神權」基本上被打倒,但其影響至今猶存。
儒家道教
儒家是先秦時期由孔子所創立,此後長期主宰中國封建上層建築及其意識形態的思想流派。也有人認為它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宗教,即儒教,孔子是教主。
儒家形成於春秋末期社會大變革時期,其基本思想特徵是:重實踐,重人事,重倫理,重教育,主張禮治,強調傳統的倫常關係等。其學說雖然歷經更迭,卻一直以教育感化為中心,將知識、心理、倫理、政治結合起來的政治學說,以「仁愛」為核心,以「中庸」為準繩的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倫理哲學,即所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成為綿延二千多年的儒家思想的一種特質。
清代乾嘉以後,儒家的地位與影響日趨衰落,五四運動以後,逐漸被新興的革命思潮所取代。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是漢族傳統宗教信仰之一。它淵源於古代的巫術、秦漢時的神仙方術以及陰陽五行學說等。在發展過程中,還糅合了儒家和佛教的某些理論和教規、儀式,形成了十分龐雜的思想體系。黃老道是早期道教的前身。
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教義的核心是「道」,認為「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或法則,是「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萬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認為人通過修煉得道,就可以「形體得之永固」,成為長生不死的神仙而永存天地。「德」是道教教義核心的另一面,指具體事物從「道」所得的特殊規律或特殊性質,認為凡是符合「道」的準則,即為「有德」的思想,並加以衍化。主張人皆應修道德,使「道普德溢」,乃可國泰民安。道教中還有「玄」的概念,指精神性的宇宙本體,認為「玄」是宇宙萬物的本原、超乎物質的精神體。道教還提倡「無為」與「清淨」,這是該教對社會政治和人生處世的基本態度。認為治理天下要順乎社會,與民休養生息。個人處世要擯棄妄自作為,追求清靜寡慾。同時提供"抱朴",即抱守本真,不為物慾所誘惑,不為世事所困擾。
道教是多神教,認為世間可分天人兩界,神有天神、地祗、鬼與諸仙之分,各類神都有最高的統領者。其崇拜的最高尊神為「道」人格化的「三清」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太清為老子。其修煉方法有服餌、導引、胎息、內丹、外丹、符籙、房中、辟穀等。宗教儀式有齋醮、祈禱、誦經、禮懺等。
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道教積累了大量經籍書文,後多編入《道藏》之中,對中國封建時代的哲學、文學、藝術、醫學、化學、天文、地理等方面均曾產生過不同程度的影響。同時,它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宗教文化體系,是中國古代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道教作為漢民族的傳統宗教信仰,在中國思想史上一直是一股重要的思想潮流,這股思想潮流當然也流進了廣大的少數民族地區,在瑤、阿昌、白、毛南、仫佬、土家、壯、布依等民族中都有較為廣泛的影響。
傳統節日
漢族歷史悠久,世代傳襲,逐漸形成了民族傳統節日的一個完整體系。一年之中,其主要節日,按農曆順序排列有:
正月初一為元旦,即春節。正月初七為人日。正月十五為上元節,又叫元宵節或燈節。二月十二為花朝節,又叫百花生日。三月三為上已節,又叫修禊節。三月還有清明節、清明前二日(或一日)又為寒食節。四月初八為佛節。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叫端陽節。七月初七為七夕,叫乞巧節或女兒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又叫鬼節。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九月初九為重陽節。十一月有冬至節。十二月最後一天的晚上為除夕。另外還有社日,又分春社和秋社,是農家祭社祈年的日子;伏日,祭祀以隱代避盛暑;臘日,祭百神以逐疫。
漢族節日發展至今,最興盛、隆重、熱鬧,最有群眾基礎的是春節、清明、端午和中秋四大傳統節日。
春節是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一般從臘月辦年貨、撣塵、送灶君、掛年畫、貼春聯開始,經除夕吃團圓飯,俗稱「年夜飯」,守歲到正月初一過春節形成高潮。春節期間主要活動是「拜年」。長輩一般要給後輩若干「壓歲錢」,男女老少均穿新衣,盛裝打扮。節日期間開展多種文娛體育活動。節日禁忌特多,如不能掃地,不准講不吉利的話,不要女人下廚,多為討彩求吉。現除破除了一些迷信習俗外,其餘均盛行不衰。
清明節除掃墓祭祖外,古代漢族這時還開展放風箏、盪鞦韆、踢毽子、蹴鞠(即踢足球、打馬球)等文體活動。有的還有踏青和插柳的習俗。現在除祭掃祖墓外,青少年學生還要祭掃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節日食品南方多為清明果。
端午節主要習俗是家家戶戶要包粽子、吃粽子,要在門上掛菖蒲、艾葉,屋角噴灑雄黃酒;小孩要掛香袋並在額頭上用雄黃酒畫一個「王」字;大人喝雄黃酒。主要活動是龍舟競渡。
中秋節的主要習俗是吃團圓飯、吃月餅、拜月賞月。
民族文化
到封建社會則成為皇權的標誌,皇帝是龍的化身,皇后則為鳳的化身。皇帝的容貌、身體、服裝、座位、床鋪……都冠「龍」字。影響所及,民間迷信認為帝王是龍轉世,俗稱「真龍天子」。而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都戴鳳冠,皇宮的建築稱為鳳闕或鳳樓,皇后乘坐的車稱為鳳輦,皇后儀仗所用的華蓋稱為鳳蓋。總之,在宮廷的裝飾藝術中,龍鳳無處不有,始終處於顯赫的地位。現在龍鳳作為皇權的標誌雖然隨封建制度的崩潰而消失了,但民間仍以「龍躍鳳鳴」來比喻才華出眾的人物。
漢族對龍鳳的崇拜在民間習俗中也占有極重要的地位。由於民間迷信龍能行雲布雨,所以龍王廟與土地廟、祖廟一樣遍布漢族民間,用以祈求龍神調和風雨,使五穀豐收。大旱季節常舉行求龍降雨的儀式。同時,民間還崇奉龍山,將村前、村口或村後某座山視為龍山,山上草木視為龍鱗,山脈視為龍脈,均為神物,嚴禁砍伐和破壞。有的農村為了求得五穀豐收,每年正月要行迎龍儀式,此俗至今仍興。
漢族對龍鳳的崇拜,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形成一系列特殊的傳統習俗。
元宵節耍龍燈,端午節龍舟競渡,喜慶日要跳龍舞、鳳舞和行鳳凰燈。南陽漢代畫像磚刻中就有鳳舞的形象。過春節時,華東地區一些農村的民間藝人手持五彩鳳凰燈,唱着讚歌到各家祝賀。
由於龍的形象威武嚴肅,象徵個性的堅毅剛強,所以漢族民間喜以「龍」作為男性的命名;而鳳的形象艷麗優美,象徵女性的美貌溫柔,民間又有喜以「鳳」作為女性命名。此俗至今猶然。
由於人們對龍鳳的崇拜,千百年來,龍鳳形象的紋飾遍見於繪畫、工藝美術、雕刻、建築裝飾以及民間文藝創作之中,人們可以從龍鳳的藝術形象中,直接感受到漢族傳統文化的氣質和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質。因此,龍鳳紋飾也就成了漢族傳統文化的象徵。
風俗習慣
古代十分講究禮節,禮俗別具一格。
在相互交往中,古代漢族對於不同的對象均有相當的禮節,分為稽首、頓首、空首、振動、吉拜、凶拜、奇拜、褒拜、隸拜九種,稱「九拜」。後經發展、演變,一般最常見的有打拱、作揖和跪拜三種。
打拱就是右手在內,左手在外,兩手合抱以示敬意。古俗男子吉拜尚左,而女子吉拜尚右,稱之「納萬福」。凶拜,即不友好的拜見禮則相反。作揖,除拱手外,還要彎腰鞠躬。揖有高揖和長揖之分。高揖即雙手高舉,長揖除拱手高舉外,還要自上而下,行鞠躬禮。打拱和作揖往往連用,大約是古「九拜」中之「振動」演化而來。這種禮節無尊卑上下之分,為平輩之間的常禮。在古代漢族民間,友人相遇也往往邊說「謝」,邊打拱作揖相讓,以示尊重。
跪拜是漢族的一種莊重的禮節,主要包括稽首、頓首、空首等形式。稽首是叩頭至地並停頓一段時間,原是「九拜」中最恭敬的一種禮節,常作臣對君之拜。頓拜,即頭叩地,通用為下輩對上輩、下級對上級的拜禮。空首,是手着地,拜頭至手。此外還有隻屈一膝的「奇拜」,清朝時極流行。
辛亥革命後,隨着封建君主制度的廢除,跪拜禮遂被廢止,但並未絕跡,直到解放後才徹底摒棄,但民間下輩對上輩有時也偶用此禮以示敬重。同時,打拱作揖的禮節也漸被握手禮、舉手禮、注目禮、問好禮以及點頭招呼所代替,但並未完全絕跡。
尚農務本
漢族是一個古老的農業民族,自古以來農業人口一直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尚農風俗源遠流長。從遠古起,漢族就視農業為本業。早在戰國時期韓非子就提出了「以農業為本」的主張。他說:「倉稟之所以實者,耕農之本務也。」《韓非子·詭使篇》。在尚農思想的影響下,漢族社會形成了「男耕而食,婦織而衣」《商君書·畫策篇》。「男耕女織」可說是一幅典型的漢族社會風土人情畫。只是到了現代,特別是解放後才有了較大的變化。
二十四節氣是漢族農曆特有的重要部分,它的形成和創立與漢族古代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產習俗密切相關。隨着一年四季氣候的變換,農事和農活的內容也隨着變化。二十四節氣名稱本身的含義,都明顯地反映了這一點。至今漢族農民仍習慣按節氣進行農事,安排農活。
尊祖敬老
尊祖敬老是漢族的千古遺風。尊祖即是對祖先的崇拜。商代時即信上帝與祖先合一的一元神,周代則信上帝與祖先分開的二元神,而崇拜祖先神是更為重要的傳統。漢族的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績的遠祖和血緣關係密切的近祖。
崇祖習俗直到近、現代。民間尊祖的祭祀活動仍十分隆重,有時祭、堂祭、節祭、歲祭、房祭、祠祭等,逢年過節有的還要瞻仰歷代祖宗遺容面像,以表不忘祖宗,並與祖宗共享喜慶或求祖宗賜福保佑。漢族供奉祖先的地方叫祖廟或宗廟,祖廟、宗祠遍布各地。
與尊祖習俗相關,在封建宗法制的長期影響下,漢族喜聚族而居,定期纂修宗譜。由於聚族而居,漢族自古多三世同堂,及至五世同堂,有的累世同居長達幾百年,真是「長幼濟濟,風禮著聞」。這種世代同居共財的宗族,俗稱「義居」或「義門」。明代時浙江省浦江縣鄭氏甚至九世同居,明太祖就曾詔旨特敕建造鄭義門給予旌表。如今家庭形式雖趨向小型,但三代同堂的家庭乃較普遍。
稱呼習俗
在中國,漢族傳統的輩分觀念長期存在,以本身為中心,上有四代長輩,下有四代晚輩,形成了「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孫、曾孫、玄孫」的「九族」血親關係,這就是九個層次。如果把旁系的血親關係和姻親關係聯繫起來,便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親屬系統 。這裡僅選其中的一部分,以顯示其層次關係。
- 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長二輩)
- 父親、母親、伯父、伯母、叔父、嬸母、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姑父、姑母、岳父、岳母(長一輩)
- (本身)哥哥、嫂嫂、姐姐、姐夫、妹妹、妹夫、堂兄、堂嫂、表兄、表嫂、內兄、妻妹、襟兄(同輩)
- 兒子、女兒、侄兒、外甥、內侄、侄婿(晚一輩)
- 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侄孫、侄孫女、孫媳、外孫媳(晚二輩)
親屬稱謂是以輩分劃分的,不受年齡限制,哥哥比弟弟大幾歲,哥哥的孩子又比弟弟的孩子大幾歲,幾代之後,大門的後代與小門的後代相比,同輩人可能差上幾十歲,並不因此而影響輩分關係,常常會有長鬍子的孫子或懷抱着的爺爺。所以,漢族常「大門轉小輩」之說。
生活中,為了表示對人的尊敬,也有不注意層次的特殊現象。如:某家有一位受尊敬的長者,家裡晚輩稱之為爺爺、奶奶、老爺、姥姥等,街坊鄰里不分男女老幼,可能都稱其為爺爺、奶奶、老爺、姥姥,不過稱謂前常常冠以姓名。如「紅樓夢」里的劉姥姥,「駱駝祥子」中的劉四爺。有時在稱謂前加上「他(她)」字,如:他大伯、她二嬸、他姥姥、她李二哥等。類似的稱呼,在今天還廣泛使用。
尚紅貴黃
尚紅,早在《禮記·檀弓上》就記載說:「周人尚赤」。這種「尚赤」風土人情在漢族古代有許多表現:中國古稱「九州」,又別稱「赤縣神州」;「赤鳥」被視為瑞鳥,又被作為太陽的別稱;純潔善良之孝子被譽為「赤子」,忠心赤誠的高尚品德稱為「赤心」;商、周光輝燦爛的青銅文化的主要原料銅,被譽為「赤金」。久而久之,本以火的顏色為「赤」,遂發展成泛指一般的紅色。
由於漢族把紅色作為吉祥、喜慶、美麗的象徵,所以常把婦女的盛裝稱之為「紅妝」,並以「紅妝」代指美女;或把婦女美麗的容貌稱之「紅顏」,也指代美女;或把少婦的住房稱為「紅閨」;甚至盛裝出遊的男女也被稱作「紅男綠女」。不僅如此,漢族民間把紅色作為革命的象徵,歷代農民起義中,有的稱「赤眉軍」,有的叫「紅巾軍」,還有「紅襖軍」、「紅燈照」,直至現代新民主主義革命中,中共領導的工農武裝也曾稱為「紅軍」。
在漢族民間習俗的賀慶壽、婚禮中,均要用紅色來點綴環境,渲染氣氛,如生小孩要在門上掛紅布,賀壽的壽麵要用紅紙相扎,新娘要穿紅衣,逢年過節送禮也要貼紅紙,年節及喜慶送錢要用紅紙包裝,俗稱「紅紙包」。凡此種種俗稱「紅喜事」。
漢族在尚紅的同時又貴黃。《白虎通義·號篇》雲「黃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萬世不易。」黃色為五色中最高貴,代表中央,因此,漢族古代皇帝均尊黃色為正色,皇帝穿的龍袍又稱「黃袍」;祭祀時也要穿黃色的衣服以示隆重,莊嚴;不僅道教敬黃色,服黃色,而且佛教也認為黃色素雅、絕俗,有超然物外的情味,故其服裝、建築及其他裝飾多用黃色,器皿多「鎏金」(即「塗金」)。漢族民間貴黃最典型的是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甚至提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政治口號。
此外,漢族還忌白,認為白色代表悲哀、痛苦和死亡,所以喪禮均用白色來表示肅穆哀悼。喪事又俗稱「白喜事」。
婚俗
漢族婚禮習俗源遠流長,民族色彩濃郁。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即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禮儀,即「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等,稱之為「六禮」。
「納彩」即男家請媒人向女家提親,後人叫「說媒」;「問名」即雙方變換年庚,近代稱之為「換龍鳳帖」,然後卜卦「合婚」;「納吉」即為「訂婚」;「納徵」為男家向女家下聘禮,俗稱「彩禮」;「請期」就是選擇好婚期吉日徵求女方意見;「親迎」即為迎娶新娘。
從古至今,婚俗雖因時代變化,或貧富相異而有繁簡之別,但基本儀式程序相似。即使到了現代,自由戀愛興起,儀程更趨簡化,不過媒人(介紹人)通言、相親、定親和迎娶等習俗仍有一定保留。
「六禮」中以「親迎」內容最為豐富多彩,主要習俗有鋪房、哭嫁、撒谷豆、「舉火」、「潑水」、障面、穿紅衣、新娘足不履地、坐花轎、「跨馬鞍」、拜堂、撒帳、交杯、鬧房等。兩千多年來,這些「親迎」習俗經久不衰,近代隨着社會的進步雖有所革新和演變,但基本方面變異不大。
在婚制方面,古代漢族雖通行一夫一妻制,但納妾現象較為普遍,近代俗稱「討小老婆」或「娶姨太太」,而寡婦一般不准改嫁,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理學興起,規矩甚嚴,有的基本要終身穿素服守寡。
在婚姻形式方面,舊時除明媒正娶外,還有買賣婚、表親婚、換親婚、轉房婚、招養婚(俗稱「入贅」)、典妻婚、童養婚、指腹婚、孝婚以及冥婚等。
育俗
婦女懷孕,漢族俗稱為「有喜」。
小孩出生第二天要做「三朝」。小孩出生後,大都緊閉雙眼,總要到三朝(即三天)或三朝以後才睜開。按舊俗,孩子睜開眼後要先看父親,後看母親,然後再看其他親友,以示永遠孝順父母。這時來探望的親戚朋友往往饋贈雞蛋、紅糖、小孩衣物等禮物祝賀。其中雞蛋染成紅色,稱為「紅蛋」,因是賀喜,故也稱「喜蛋」。
滿月,稱為「彌月」。舊俗要給孩子理胎髮,俗稱「剃頭」,辦酒席慶賀。有的地方規定農曆四月初八為新生兒的「剃頭」日。現代漢族對小孩的滿月已視為常事,但有些地方的農村還比較重視,往往要請滿月酒。
周歲,是小孩從出生以來最為隆重的日子。古俗,孩子周歲這一天要測試其前途。方法是男置弓矢紙筆,女則刀尺針簍,以及各種食物、衣服於桌,讓孩子自取,取中者為其前途之往兆。現代漢族對小孩周歲普遍較重視,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一般都要給小孩拍照留念,並做新衣服,吃雞蛋麵條以示祝賀。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有的還辦生日酒,款待親戚朋友。江南農村還有包周歲粽子的習俗。這種粽子包得比一般的粽子長,寓意孩子快長大。
古代漢族男子到20歲時,選擇吉日,敬請賓客,由父親在宗廟裡主持冠禮。《禮記·冠義》記載:「古者冠禮筮日筮賓,所以敬冠事。」女子15歲時行笄禮,《儀禮·士昏禮》中對「笄」的注釋說:「笄,女之禮,猶冠男也。」冠禮和笄禮的舉行表示人已成年,可以結婚了。近、現代早已不實行這些禮儀,只是在年滿20歲時往往比較隆重地慶賀生日,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人家舉辦生日酒,宴請親戚朋友;一般人家也要略備酒菜,吃雞蛋麵條,舉家相賀。[2]
喪葬習俗
漢族喪葬舊的傳統是講究重殮厚葬,並且夾雜着許多迷信的習俗。漢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禮隆重,分殮、殯、葬三個階段進行。
殮,就是給屍體穿衣下棺。人初死入殮前要給死者招魂、沐浴。殮分小殮和大殮兩步。小殮是給屍體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絲綢,有的皇族用玉衣。
大殮是把屍體裝進棺材。棺材稱「壽材」,男棺刻有「壽」字,女棺刻有「福」字,有的則刻以「福祿壽」三字的合寫體。小殮時還要把米放在死者口中,富庶人家含璧、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則含一銀元,均稱之為「飯含」。大殮時往往隨殮一些物品,一般人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富庶人家及皇族隨葬物品繁多且貴重。
殯,就是入殮後停柩於殯宮,殯期長短不一,少則3日,多則30天,主要由奔喪者而定。古代多停棺3個月而葬,至多達7個月。漢族傳統習俗,父母死亡,兒女必奔喪,否則為不孝。而親朋好友將來哀悼祭奠死者,稱之為「弔喪」或「弔唁」。奔喪者均要喪服。古代漢族喪服分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織麻五種,稱為「五服」,用粗、細不同的麻布製成,按親疏關係不同而穿不同的喪服,稱為「披麻戴孝」。近代多用白布做喪服。現代城市一般興胸佩白花,臂戴黑紗。
葬,就是掩埋死者遺體,即棺木入土。舊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風水、擇墳地,謂「擇吉地」。送葬又叫出殯。送葬時,古代漢族一般是「孝子」在前執紼,挽柩者唱輓歌。輓歌到近、現代演變為哀樂。親朋好友寫輓詞或輓聯送葬,到近、現代又演變成送花圈,花圈上寫輓聯。
古有以人殉葬的習俗(主要是近親、近臣和近侍,至清朝人殉仍有遺存),後逐漸以陶俑代之,到近代則以紙紮人像伴葬。
葬禮以後,有做七、斷七、百日、周年等追悼儀式,並將牌位送歸祠堂,這已從葬禮時對人的儀禮轉為對「鬼靈」、「祖靈」的儀禮。
另外,漢族還有「歸葬」的習俗,就是將死於他鄉的遺體歸葬原籍。
喪事期間,死者親屬要穿孝服,在靈堂守靈。中國古代禮制,把孝服按與死者血緣關係的親疏分為五等,在現代漢語裡還有「五服」這個詞,表示血緣關係的遠近。孝服用白布做成,這與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禮服的習俗大不相同。在古代,出殯時有人唱輓歌,晉代大詩人陶淵明生前就為自己寫過《輓歌詩》三首。後世的輓聯、挽幛就是從古代的輓歌演變而來的。
喪葬儀式規模大小與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關,在封建社會對不同地位身份的人喪儀都有嚴格的規定。王公貴族、富豪之家常以規模宏大的喪儀來炫耀自己的權勢。
尊長死後,子孫要在家守二十七個月,其間停止交際和娛樂,做官的也必須離職回家守孝,以表示對尊親的哀悼,稱「守制」。
民族服飾
漢民族有自己悠久華美的服飾,即漢服。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其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衽、束腰,用繩帶繫結,也兼用帶鈎等,給人灑脫飄逸的印象。
從傳說中的黃帝一直延續到甲申之難(1644年)。1644年清軍入關後,建立了以滿族為核心的高度集權政府。滿清統治者下令全國剃髮易服,漢服逐漸消亡。
1683年,清軍入台灣,滅鄭成功餘部,從此漢服從華夏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徹底消亡。在經歷滿清兩百多年的統治後,今日的漢族逐漸忘記了曾經的衣裳,成了世界上惟一沒有自己民族服裝的民族。今天人們看到唐裝和旗袍、長衫都是滿族的民族服飾或改良。
21世紀初,越來越多的漢族人再次穿起了漢服,同時通過恢復傳統節日,恢復傳統禮儀,祭祀先賢,推廣傳統學說,宣傳傳統樂器等重新宣導恢復傳統漢服並身着漢服進行推廣,這項由民間自發興起的運動被稱之為漢服運動。
民族建築
漢族由於分布地區廣大,其傳統住房因地區不同而有不同的樣式。居住在華北平原的漢族,其傳統住住房多為磚木結構的平房,院落多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為代表;居住在東北的漢族,其傳統住房與華北基本相似,區別在牆壁和屋頂,那裡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實,主要是為了保暖;居住在陝北的漢族,則根據黃土高原土層厚實、地下水位低的特點挖窯洞為住房,窯洞不僅冬暖夏涼,而且不占耕地面積;居住在南方的漢族,其傳統住房以木建房為主,講究飛檐重閣和律卯結構。由於南方各地習俗和自然條件不同,在住房建築布局上也有差異。如丘陵山地的樓房依山而建,江浙水鄉則注重前街後河,福建的土樓龐大而美觀,蘇州的樓閣小巧而秀麗。
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的漢族,其傳統民居的共同特點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室內採光;以木樑承重,以磚、石、土砌護牆;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樑畫棟和裝飾屋頂、檐口見長。
另外,漢族建築獨樹一幟,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園林建築。古代園林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它以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意趣,以自己豐富的歷史內涵和追求,在世界園林史上獨樹一幟,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中國園林具有悠久的歷史。傳說中的黃帝曾於崑崙山置「圃」,「圃」就是園林。中國有據可查的園林史已有三千多年了。中國園林的種類,按其歸屬,大致可分為四類:皇家園林、私宅園林、寺廟園林和公共園林。由於歷史造成的原因,皇家園林主要建造在北方,如北京的三海(中南海、北海)、頤和園和承德的避暑山莊等。私宅園林主要在南方,多集中在蘇州、揚州、杭州等地,園主多為當時的貴族、富豪。如蘇州的拙政園、滄浪亭、獅子林、留園,揚州的個園、何園等。寺廟園林大量出現於佛教傳入和道教產生之後,一般說來,它是寺院的附屬建築。現存較大的寺廟園林是山西太原的晉祠。公共園林多分布于山明水秀之地,如濟南的大明湖、杭州的西湖和泰安的泰山等。
中國園林的三大藝術特色:一、追求人與自然的統一和諧。二、借景寓情,以景明志,注重意趣。三、造園手法含蓄、曲折、變化。
民族音樂
漢族是有音樂傳統的民族,漢族音樂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創造。秦以前,漢族先民已創造了樂器和樂曲,發明了樂律。
戲曲音樂:漢唐盛世,漢族音樂以歌舞音樂見長;宋元以後,則以戲曲音樂為主。當今世界公認的音樂律制,如五度相生律(漢族稱三分損益律)、純律及平均律,漢族皆獨立發明。
樂府詩:從漢朝到唐朝,漢族與兄弟民族廣泛開展文化交流,漢族歌舞音樂發展臻於極盛。漢代出現國家設立的音樂機構——樂府,由它收集整理的樂府詩,都有曲調可歌。 北方民歌:漢代北方民歌有《徒歌》(清唱)、《但歌》(有幫腔)、《相和歌》。北魏至隋唐,南方和北方漢族民間音樂統稱為《清商樂》或《清樂》,含民歌和舞曲,是燕樂(宴會音樂)的組成部分。又有宮廷雅樂(禮儀音樂),還有吸收兄弟民族音樂創作的鼓吹曲,如《戰城南》;橫吹曲,如《紫騮馬歌》等。這一時期著名琴曲有《廣陵散》和參與胡笳而寫的琴曲《胡笳十八拍》。
曲子:唐代民歌稱為「曲子」,見於敦煌資料,如《菩薩蠻》、《劍器詞》等,都有音樂曲調,以後發展為文學形式詞牌。唐代多段大型歌舞曲稱為「大曲」,綜合器樂、聲樂和舞蹈,長達幾十段。
南戲:宋代戲曲音樂主要有雜劇音樂和南戲音樂。雜音樂吸收了歌舞大曲、北方說唱音樂、民間小唱等音樂因素形成。南戲音樂則以當時南方民間流行的小曲、歌謠為主,吸收流行詞調和歌舞大曲的音樂形成。
崑曲:明朝漢族音樂以戲曲音樂為主。明代人稱南戲為《傳奇》。明以後,雜劇形漸衰落,《傳奇》音樂獨主劇壇,兼收雜劇音樂,改名崑曲。
民族飲食
食俗
漢族以糧食作物為主食,以各種動物食品、蔬菜作為副食的基本飲食結構。這與西方諸民族和中國藏、蒙等民族的飲食結構形成了鮮明的差別。此外,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飲食慣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餚、飲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體特點。
主食
米食和麵食是漢族主食的兩大類型,南方和北方種植稻類地區,以米食為主,種植小麥地區則以麵食為主,此外,各地的其他糧食作物,例如玉米、高梁、穀類、薯類作物作為雜糧也都成為不同地區主食的組成部分。漢族主食的製作方法豐富多采,米麵製品,各不少於數百種。現在,中國東南方仍以米食為主,大米製品種類繁多,如米飯、米糕、米粥、米糰、米麵、糍飯、湯圓、粽子等;東北、西北、華北則以麵食為主,饅頭、包子、麵條、烙餅、餡餅、餃子等都為日常喜愛食物,其他如山東煎餅、陝西鍋盔、山西刀削麵、西北、華北抻面、四川擔擔麵、江蘇鍋蓋面等都是有名的面制風味食品。
菜餚
漢族在飲食習俗方面形成菜餚的眾多不同類型,是因為受到多方面的條件影響。首先是原料出產的地方特色,例如東南沿海的各種海味食品,北方山林的各種山珍野味,廣東一帶民間的蛇餐蛇宴。其次,還要受到生活環境和口味的制約。人們常把漢族和其他有關民族的食俗口味概括為「南甜、北咸、東辣、西酸」。雖然過於籠統,並不準確,但也反映出帶有區域性的某些口味的差異和區別。再次,各地的調製方法,包括配料、刀工、火候、調味、烹調技術的不同要求和特點,都是形成菜餚類型的重要因素。 各地在民間口味的基礎上逐步發展為有特色的地區性的菜餚類型,最後發展成為較有代表性的菜系。如川菜、魯菜、粵菜和蘇菜、京菜、滬菜、閩菜、湘菜、浙菜、徽菜等。匯成漢族飲食文化的洋洋大觀。
飲料
酒和茶是漢族主要的兩大飲料。中國是茶葉的故鄉,中國也是世界上發明釀造酒技術最早的國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數千年來,構成漢族飲食習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發生了廣泛影響。除酒和茶兩種主要飲料,某些水果等製品也成為不同地區、不同季節人們的飲料。
蓋碗茶與工夫茶中國是茶的故鄉,漢民族喜愛飲茶已成風氣。來客敬茶,成為漢族的高尚禮節。而茶已成為世界風行的三大飲料之一。
漢族愛茶、品茶歷史悠久,晉代就有提壺上街賣茶水的了。南北朝時已設有茶寮,宋代茶館遍布街巷,清代民間飲茶之風更盛。茶館中除品茶外,還供點心、糖果等,另外,還有了曲藝、評書、相聲等表演和娛樂活動。不少茶館特意設在風景怡人之處,使人在品茶解渴、歇腳休閒的同時,還能通過觀景而達到賞心悅目、調濟精神的作用。也有人在茶館談生意、解糾紛,茶館更集政治、經濟、文化功解於一體了。多少帝王將相、文人墨客都寫下了詠嘆茶文化的千古佳句。
節日食品
節日食品是豐富多采的。它常常將豐富的營養成分,賞心悅目的藝術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巧妙地結合起來,成為比較典型的節日飲食文化。大致可分為:
一是用作祭祀的供品。在舊時代的宮廷、官府、宗族、家庭的特殊祭祀、慶典等儀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當代漢族的多數地區,這種現象早已結束,只在少數偏遠地區或某些特定場合,還殘存着一些象徵性的活動。
二是供人們在節日食用的特定的食物製品。這是節日食品和食俗的主流。例如春節除夕,北方家家戶戶都有包餃子的習慣,而江南各地則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習俗,另外,漢族許多地區過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魚,象徵「年年有餘」。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千百年來傳承不衰。中秋節的月餅,寓含了對人間親族團圓和人事和諧的祝福。其他諸如開春時食用的春餅、春卷,正月十五的元宵,農曆十二月初八吃臘八粥、寒食節的冷食,農曆二月二日吃豬頭、咬蠶豆、嘗新節吃新谷,結婚喜慶中喝交杯酒,祝壽宴的壽桃、壽桃、壽糕等,都是節日習俗中的特殊的食品和具有特殊內涵的食俗。
飲食中的信仰、禁忌
漢族多在正月初一、二、三日忌生,即年節食物多於舊曆年前煮熟,過節三天只需回鍋。以為熟則順,生則逆,因而有的地方在年前將一切準備齊備,過節三天間有不動刀剪之說。再如,河南某些地區以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天忌食米飯,否則會導致穀子減產;過去在婦女生育期間的各種飲食禁忌較多。如漢族不少地區婦女懷孕期間忌食兔肉,認為吃了兔肉生的孩子會生兔唇;還有的地方禁食鮮姜,因為鮮姜外形多指,唯恐孩子手腳長出六指。
56個民族
漢族 壯族 滿族 回族 苗族 維吾爾族 土家族 彝族 蒙古族 藏族 布依族 侗族 瑤族 朝鮮族 白族 哈尼族 哈薩克族 黎族 傣族 畲族 傈僳族 仡佬族 東鄉族 高山族 拉祜族 水族 佤族 納西族 羌族 土族 仫佬族 錫伯族 柯爾克孜族 達斡爾族 景頗族 毛南族 撒拉族 布朗族 塔吉克族 阿昌族 普米族 鄂溫克族 怒族 京族 基諾族 德昂族 保安族 俄羅斯族 裕固族 烏茲別克族 門巴族 鄂倫春族 獨龍族 塔塔爾族 赫哲族 珞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