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濟
歷史
古稱蒲坂,相傳為舜帝之都。戰國時屬於魏國,稱蒲邑。秦置蒲坂縣,王莽時改蒲城。東漢復名蒲坂縣。隋朝開皇十六年(596年)析蒲坂縣置河東縣,大業二年(606年)省蒲坂入河東縣。至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省河東縣入蒲州。清朝雍正六年(1728年)升為蒲州府,並設附郭永濟縣,以境內永濟渠命名。
1912年廢府存縣,1958年與安邑縣、解虞縣、臨猗縣合併為運城縣(現運城市)。1961年析運城縣復置永濟縣。1994年1月撤縣設市[1],目前隸屬於地級運城市。市中心建有舜都廣場,紀念舜帝建都於此的傳說。
風景名勝
普救寺
普救普救寺寺是一座佛教十方禪院,座落在山西省西南邊陲永濟市境內的峨嵋塬頭。這裡地勢高敞,視野開闊,南望巍巍中條山翠若屏障,與中條第一禪林「萬固寺」南北對峙、遙相呼應。西眺滔滔黃河水,白如銀帶,中國四大名樓之一的「鸛雀樓」和國寶「唐開元鐵牛」也近在咫尺。因我國古典戲劇名著《西廂記》動人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這裡,這座千年古剎早已成為名揚海內外的遊覽和愛情聖地。
五老峰
五老峰風景名勝區,位於永濟市東南16公里的中條山上。五老峰原名五老山,因古代五老在此為帝王授《河圖》、《洛書》而名。《周易》成書之前,這裡是河洛文化早期傳播的聖地。唐宋以來,宗教的興盛進一步繁榮了五老山的道教文化,山中觀庵簇擁,寺院林立,香火繚繞,仙人飛升,朝客雲集。大明萬曆19年,明神宗亦慕名而至,朝山進香,於農曆七月初一至十五朝山廟會,所以,有「道家天下第五十二福地」之稱,被譽為我國北方道教文化名山。
鸛雀樓
鸛雀樓景區位於運城市境內的黃河岸畔。景區內鸛雀樓始建於北周(公元557~581年),該樓歷唐經宋,元初(公元1222年)毀於兵燹。由於樓體壯觀,結構奇特,氣勢雄偉,風景秀麗,前瞻中條太華山,下瞰巍巍黃河水,唐人留詩者甚多。唐代詩人王之渙的千古絕唱《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即誕生於此。
新建鸛雀樓為仿唐形制,四檐三層,總高73.9米,總建築面積33206平方米。充分體現了唐代風韻和「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意境。景區規劃以古典園林式分布,形成「四區十二點」的空間結構,是一個國家級旅遊景區。
歷史文化
道情
永濟道情由來已久,漢代已有萌芽,沿至唐代時基本形成雛形,是流行在古蒲坂(今永濟市)的小劇種之一。永濟道情詞句淺顯易懂,曲調優雅柔和,古往今來廣大群眾喜聞樂見。道情,源於道教,原是道士雲遊四方,傳播道義時又唱又吟的一種勸化形式,故又稱為「道曲」、「悟聲」。道教創立於東漢,盛行於隋唐。隨着道教的發展,道教逐漸吸收了雅樂、散樂和民間音樂,發展成為「哼哼調」流行各地,又和各地的風土人情、方言土語、習慣愛好結合起來,形成了許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戲曲。永濟道情就是其中的一種。
蒲劇
也稱「蒲州梆子」,當地人通稱「亂彈戲」,因興盛於山西晉南古蒲州(今山西永濟縣)一帶而得名。蒲劇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種,約形成於明代嘉靖年間,主要流行於山西及陝西、河南、甘肅、青海、內蒙、河北等省的部分地區[2]。
蒲劇在晉南分為南路和西路,在劇目與表演風格上各具特色,人稱「南路文雅,西路火爆」。蒲劇音調高亢激昂,音韻優美,長於表現激情,其旋律跳躍幅度大,起調高,大小嗓兼用,以「慷慨激昂,粗獷豪放」著稱。
視頻
永濟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1994年的今天,永濟發生了一件大事!,騰訊網
- ↑ 蒲州梆子,梧桐子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