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縣石橋中學
永新縣石橋中學石橋中學位於吉安市永新縣東部,永里公路貫穿全境,禾水河依繞而行,為東部中心城鎮,距縣城10km,轄16個行政村,184個村小組,75個自然村,總人口26000人,勞動力12600人。國土面積10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3000畝,有林面積76500畝,境內氣候宜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風景秀麗,資源豐富。
目錄
發展歷史
歷史悠久的石橋中學,櫛風沐雨幾易其名,從雛形到發展,從壯大到輝煌,凝結了黨政、社會各界人士的熱心與關愛,會聚着一代又一代石中人的汗水和心血。追根溯源,學校前身為清朝末年的「環滸書院」;1945年,在日寇的一炬之下,環滸書院化為焦土。1958年底,中共永新縣委、縣政府為進一步發展永新東鄉的文化教育事業,決定在石橋新建一所初級中學。1959年7月,石橋中學正式招收新生100人,兩個教學班,教職工7人,附設在石橋小學(戴帽)。1960年下半年,教學班發展到4個,學生200餘人,教職工12人,在石橋新居村的「尚書翁祠」及其周邊民房內上課,後勤設在「墟風廟」左側的木業社內。1961年9月,學校全部遷入新址沿襲至今。1970年9月,石橋中學開始招收高中學生,成為永新東鄉一所完全中學,生源地由東鄉輻射到全縣。1991年,學校高中部分剝離併入永新縣任弼時中學。之後,石橋中學全身心致力於發展九年義務教育。
驚回首,歲月悠悠。石中歷史艱難曲折,卻光輝照人。學校自創建以來,人才輩出,層出不窮。半個世紀來,學校共為社會輸送合格的初中畢業生逾萬人,高中畢業生2000餘名。一屆又一屆的石中學子奔赴在全國各地、社會各界;其中湧現出一大批黨政機關廳、處、科級領導幹部,高等院校研究所專家、教授,留學博士、碩士,企業經理、負責人,不乏各類工程師、技術骨幹,也不乏商賈巨子、自主創業者……巾幗鬚眉遍神州,各盡其才報祖國。
占地面積
校園概況
學校現有教學班15個,學生1千有餘,教職工50多名,其中高級教師9人,中級教師17人,本科學歷占50%以上,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充滿活力。學校建有微機房、多媒體教室[2],配置電腦40多台;擁有理化生儀器室和實驗室,音體美器材室,圖書室和閱覽室,藏書1萬多冊,校產合計約180萬元。2002年以來,學校共拆除危房2000多平方米。當前,學校正在興建新校門、學生膳廳與學生宿舍樓;並設法改造校道,解決全校師生飲用水、洗浴難題,逐步改善辦學條件,優化校園環境。
近幾年來,隨着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石橋中學佳績不斷。2003年錄取重點高中人數實現歷史性突破。2004年錄取重點高中人數42人,再上一個新台階,擠入全縣前列。2006年錄取重點高中人數達63人,創歷史之最。學校管理,校本教研,校園建設,辦學水平不斷優化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2002~2003年度,學校被評為全縣「文明單位」。2003~2004年度,學校被評為全縣「教育管理先進單位」。2005年,學校獲教體局年度「創新工作獎」。2006年,學校省級結項課題獲市優秀結項課題組獎。2007年,學校被評為吉安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 ……2003年以來,在教育、教學、教研等方面,學校團體、師生個人屢屢獲獎,各類各項成果100多項。
五十春秋結碩果,任重道遠奮不休。我們將始終堅持「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的辦學理念,不斷深入培育並強化「校風、教風、學風」,繼往開來,追求卓越。我們堅信,只要我們秉承優良的辦學傳統,並不斷吸取新思想、新理念,探索新方法、新途徑;定能發揚光大,開拓進取,以益於社會、惠及後人。
參考文獻
- ↑ 建築面積規則大全 ,搜狐,2020-09
- ↑ 一步搞定新一代多媒體教室,這都不知道你就out了! ,搜狐,2019-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