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册
概述
歌册一般被认为是由唐朝的潮州弹词演变而成,并形成于明代中叶,在清末至民国期间尤为繁盛。歌册表演者一般为女性,歌文用潮州方言编写,有唱词和独白。一般的曲文多为七字句,四句为一组,押韵以组为单位。
据估计,历代潮州歌册总数在500种以上,现存完整的约有200部左右,有资料可查的有300多部。内容来源于历史故事、古代小说、各种戏剧、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由于使用通俗语言,歌册即使是社会底层人民也很容易听懂。清末至民国时期由潮州李万利、吴瑞文堂、吴生记等商号用木板印刷的歌册本子[1](也就是歌词书)目前仍存世。
福建东山岛清代就已经是商港,潮汕地区的商船经常停泊在这里,久而久之潮州歌册就流传过来,经演变成为东山歌册。
部分作品
由于弹词演唱有一定技巧且需要乐器伴奏,所以需要书面记录,一些文化水平比较高的人编写这类书籍。但抄写本在传抄中又容易出现错漏,有印刷商觉得这样的书籍销路不错,就以此为模板大量印行。人们将这些刻本称为“歌册”,“歌册”一词由此得名。这些刻本一般称为“XX全歌”,如《刘明珠全歌》、《狄青平西全歌》。
潮州歌册的题材主要有三类:
- 地方民间故事和传说:如《苏六娘》、《英台仔》、《张古董》、《吴忠恕》、《方大人》、《过番客》等;
- 家喻户晓的地方乡贤故事:如《刘龙图》、《方大人》、《翁万达》等;
- 历史演义、小说、弹词改编:如《隋唐演义》、《下南唐》、《仁贵征东》、《十八寡妇征西》、《包公出世》、《东汉刘秀》、《正德君游江南》等。
表演形式
由于是从弹词演变而来,因此歌册具有弹词的一些特点[2]。除内容相同外,设章回目、开端及回末有插图诗以兴比叙述的故事这些特点都是来自弹词的。但后期的歌册作品逐渐出现自有特色如四句转韵、押平声韵等。
古代,唱歌册的都是是妇女:职业诵唱者多是寡妇、孤寡老人、退休戏班女演员。她们手提装着几部歌册的花篮沿着每户人家的门口乞唱,按内容或时间收钱。业余者则是比较有学识,且口齿清晰的女性爱好者。诵读唱人碰上不认的字可以请教别人,也可用上一个字拉上拖腔带过。听者可以在听唱中对故事人物发表意见,听不清楚内容也可以提问。
视频
歌册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讲义甘于恩、邹珣:潮汕民间说唱文学的瑰宝——潮州歌册【上】,品略图书馆 , 2019-12-7
- ↑ 潮州歌册的由来,新浪博客, 201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