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從學
梁從學(1903-1973年),安徽省六安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
梁從學 | |
---|---|
出生 | 1903年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軍人 |
知名於 | 榮獲一級八一勳章 榮獲一級獨立自由勳章 榮獲一級解放勳章。 |
知名作品 |
|
目錄
介紹
梁從學(1903-1973年),安徽省六安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生平概況
梁從學,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一九三○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六安獨立第七團班長、排長,紅二十五軍第七十四師二二二團連政治指導員,紅二十八軍第二四四團副連長、連長、營長,第八十二師師長,紅二十五軍第七十四師師長,鄂東北獨立團副團長,紅二十八軍第二四四團團長,黃崗游擊隊隊長。參加了南方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第四支隊游擊縱隊縱隊長,第十四團團長,新四軍津浦路西聯防司令部司令員,第二師四旅旅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新四軍新二師副師長兼參謀長,淮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華東野戰軍傷員歸隊處處長,江淮軍區副司令員,皖北軍區副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皖北軍區司令員,江蘇軍區副司令員。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皖北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戎馬生涯
梁從學1903年出生在六安縣淠聯鄉,家境貧寒,世代務農。梁從學年少就開始放牛,11歲隨父學種田。一家老小
1949年11月鄂豫皖邊區東線剿匪指揮部的部分領導於金寨麻埠合影后排左起:何柱成(政委)、梁金華、梁從學(司令員)。
終年辛勤耕作,還常常繳不齊地租,長期負債無力償還。為改變現狀,他曾棄農學過制酒、做掛麵手藝。
1929年秋,在中共安徽臨時省委的領導下,皖西地區農民運動風起雲湧。梁從學加入了蘇維埃農民協會,不久又參加了赤衛隊,先後任班長、排長。在此期間,他曾與梁從明、徐振湘一起除掉了作惡多端的惡霸地主、保董方九成。10月,梁從學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年11月轉為正式黨員。
補充紅軍主力
充紅軍主力部隊。梁從學被選送到六安縣獨立團第一營第二連當戰士,因作戰勇敢,表現突出,不久即任班長,11月升任排長。在此期間,他連續參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一、二、三次反"圍剿"戰鬥。在實戰中,他英勇頑強,大膽沉着,歷次都較好地完成了作戰任務,提高了組織與指揮戰鬥的能力。1931年6月,六安獨立團編入紅二十五軍第七十四師第二二二團,梁從學任該團第一營第二連政治指導員。次年8月,紅二十五軍編入紅四方面軍,梁從學任第十二師第一營第三連副連長。由於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第四次反"圍剿"鬥爭失敗,紅四方面軍被迫向西轉移。蔣介石發覺紅軍主力西移後,急調部隊追擊堵截,梁從學率部在湖北河口、四固墩地區與國民黨軍戰鬥中負傷,未能隨部隊繼續行動。傷愈出院後,回到紅二十五軍第二四四團第一營第三連任副連長,不久任該連連長。參加了反對國民黨軍對皖西革命根據地第五次"圍剿"的戰鬥。1934年2月,在金寨縣桃樹嶺戰鬥中再次負傷,傷愈後擔任第二營營長。3月,他率部參加了著名的葛藤山反擊戰。在虎撲嶺戰鬥中,他指揮第二營在兄弟營配合下,向國民黨軍第五十四師第一六一旅側後突然發起攻擊,經過1個多小時激戰,將該旅擊潰,生俘旅長劉書春,繳獲槍支彈藥甚多。6月,梁從學升任紅八十二師師長。不久,紅八十二師編入紅二十五軍第七十四師,梁仍任師長。他指揮部隊參加了黃安林一四寨戰鬥、英山陶家河戰鬥、太湖戰鬥、商城飛機山戰鬥。9月,被誣為"第三黨",遭撤職逮捕,經對證無據,始予釋放,分配在交通隊做苦工。在胡工寨戰鬥中,他決心與敵拚死戰場,以表達自己對革命事業的忠誠。當部隊反擊國民黨軍進攻失利時,他和苦工隊的同志一起,身帶兩顆手榴彈沖向敵陣,配合全軍再次向敵反擊,終將敵擊潰。梁從學在這次戰鬥中又身受重傷。11月,紅二十五軍北上前,軍政委吳煥先代表組織至長林崗醫院看望梁從學時,正式通知他,對他的反革命懷疑已予消除。出院後,梁從學被分配至鄂東北獨立團任副團長。
紅二十八軍集結地--七里坪全景
碎了圖謀
1935年2月,重建紅二十八軍,梁從學任該軍第八十二師第二四四團團長。紅二十八軍領導人繼續推行錯誤的肅反政策,梁從學又被疑為反革命,再遭逮捕。他內心極為痛苦,自思從參加革命以來,執行命令堅決,作戰勇敢頑強,工作積極苦幹,與戰士生死與共,4年時間,由一個普通農民成長為紅軍師長,沒有做過一件對不起黨和人民的事,怎麼會是反革命?!他開始變得沉默寡言,不願與人接近,特別是不願接近上級。當時,軍事幹部十分缺乏,為粉碎國民黨軍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圍剿",仍由梁從學率第二四四團與國民黨軍隊作戰。他先後指揮部隊參加了湖北隨縣桃花山伏擊戰、河南光山縣王園殲滅戰、麻城縣段水山阻擊戰、安徽霍山縣花涼亭進攻戰等數十次戰鬥。在桃花山戰鬥中,他既是指揮員,又當戰鬥員,處處身先士卒,率先躍出工事,帶領部隊與敵白刃戰鬥,斃傷敵600餘人,受到軍師領導的嘉獎。6月上旬,紅二十八軍八十二師準備北上,進至河南棗陽、信陽、泌陽的三角平原地區,遭國民黨第二十五路軍、十一路軍、五十七軍等17個團的堵擊。梁從學發現敵企圖後,報經上級同意,迅速將部隊撤回,使敵人撲空,爾後他又指揮部隊於棺材溝出擊,一舉殲敵1000餘人,粉碎了國民黨軍圍殲的圖謀。
1936年3月,紅二十八軍將第二四四團第三營擴編為第二四五團,梁從學受命任該團團長,隨即率領部隊跳出國民黨軍的層層封鎖,活動於太湖、懷寧、潛山地區。在梁從學的指揮下,第二四五團在消滅了太湖縣徐家橋的守護隊之後,由山區轉至平原,部隊全着國民黨軍灰色軍服,以偽裝手法連克潛山縣黃泥港、懷寧縣三橋頭、王家河、小市崗,以及安慶北部重鎮高河埠5鎮,威震省城安慶,擴大了紅軍影響。8月,梁從學率第二四五團進至湖北省黃崗地區,遭強敵阻擊,戰鬥中負傷。他指揮部隊突出重圍後,因傷重不能隨部隊行動,隻身化裝去大旗山,找到了共產黨的便衣隊,在休養中組織了黃崗游擊隊,並擔任隊長。
鄂豫皖邊區紅軍在紅安七里坪集中改編為新四軍四支隊。
抗日主張
"七七"事變發生後,鄂豫皖邊區紅軍在紅安七里坪集中,整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隨即開赴皖中抗日前線。梁從學被任命為第四支隊游擊縱隊縱隊長。他率領部隊積極宣傳共產黨的抗日主張,發動人民群眾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在較短的時間內,使游擊隊發展到近千人,壯大了抗日的武裝力量。1940年6月,梁從學調至新四軍江北指揮部軍政幹部學校學習,9月,受命擔任新四軍第二師津浦路西聯防司令部司令員,為淮南津浦路西抗日根據地的建設和地方人民武裝力量的發展,作出了貢獻。1941年2月至1945年9月,梁從學一直擔任第二師第四旅旅長,率部堅守淮南津浦路西地區。多次參加了規模較大的反"掃蕩"戰鬥。在六合金牛山反擊日偽軍合圍的戰鬥中,梁從學率部頑強抗敵,經激烈搏鬥,取得了斃傷日偽軍500餘人的重大勝利。他還指揮部隊參加了定遠大橋集、泗陽陳道口、定遠王子城、全椒周家崗等數十次戰鬥。在大橋集反頑戰鬥中,梁從學率部自津浦路東採取長途奔襲戰術,一舉殲滅號稱"從未打過敗仗"的桂頑第一七一師第五一一團第一營1000餘人,穩定了淮南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形勢。
為了打破日偽頑軍的經濟封鎖,在頻繁戰鬥的間隙,梁從學帶領部隊積極投入根據地大生產運動,取得了很大成績,使部隊渡過了艱難歲月。梁從學被第二師黨委援予勞動模範獎章1枚。
抗日戰爭勝利後
抗日戰爭勝利後,新四軍第二師主力北上,並重新組建淮南軍區兼新四軍新二師,梁從學任淮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1946年7月,國民黨以重兵對淮南根據地發動進攻,梁從學和軍區其他領導一起指揮部隊奮力抗擊,予敵以沉重打擊,但終因兵力懸殊,軍區機關及部隊被迫撤離。9月,梁從學調任華東野戰軍傷員歸隊處處長。
開闢淮南根據地
為重新開闢淮南根據地,梁從學率第三十三團和部分幹部挺進淮南敵後,指揮部隊擺脫了強敵的圍追阻截,先後轉戰於皖中、皖西、皖東地區。淮南軍區重新成立時,梁從學任副司令員。1948年5月,梁從學任江淮軍區副司令員。為配合全國戰略反攻,他協助軍區其他領導人,指揮所屬部隊和地方武裝,與野戰主力部隊一起向國民黨發起攻擊。到7月底,殲滅了大量敵軍,使運河交通線與淮海區聯成一片。淮海戰役開始後,江淮軍區部隊主力擔任阻擊黃伯韜兵團西進的任務。梁從學和軍區其他領導一起指揮部隊和民兵,在隴海路東段對黃伯韜兵團實施了堅決阻擊。此役雖付出了巨大代價,但為南下野戰部隊獲得了充裕時間,切斷敵軍歸路,順利完成了包圍殲滅黃伯韜兵團的任務。
支援渡江戰役
1949年4月,梁從學任皖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指揮部隊、組織民兵積極支援渡江戰役,為保障解放大軍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起了重大作用。8月,梁從學兼任皖北軍區前線剿匪指揮部司令員,他多次親臨剿匪前線,組織部隊和民兵展開剿匪作戰,狠狠打擊了匪特的囂張氣焰。1950年10月,升任皖北軍區司令員,參與並指揮了皖北地區的剿匪、反霸、鎮壓反革命、土地改革、支援抗美援朝等各項工作。1955年10月,梁從學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57年8月,調任江蘇軍區副司令員。
在長期艱苦的戰爭年代,梁從學出生入死,先後9次負傷,右鎖骨、肱骨、掌骨均曾骨折致殘,右眼底及耳內殘留的彈片也無法取出。1952年以後,他一直與疾病抗爭,病中仍堅持學習理論、關心時事政治,努力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任務,但終因病情過重,難以堅持正常工作,而他又不願徒掛空名,在他多次要求下,1964年被批准離職休養。
1973年4月7日於南京病逝。
戰鬥在皖鄂邊區
1973年4月7日,梁從學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軍,走完了他70年的人生歷程。追悼會上,蘭州軍區副司令員吳華奪賦詩一首,深情地表達對他的諍友梁從學同志的敬仰和哀思:"農民暴動當紅軍,捨生忘死戰一生。能上能下胸如海,戎馬一生欲何求。方山遠望金牛山,大橋飄香萬古留。寫成青史漫悠悠,奮起旌旗是英雄"。
追悼會上,蘭州軍區副司令員吳華奪賦詩一首,深情地表達對他的諍友梁從學同志的敬仰和哀思(圖吳華奪)
轉戰赤南
1933年4月,中共鄂豫皖省委將紅二十八軍主力改編為紅二十五軍七十三師,紅二十八軍特務營和第二四四團一營改編為紅八十二師,梁從學升任該師第二四六團一營營長。在紅八十二師師部的指揮下,梁從學率領全營採取機動靈活的游擊戰術,四處奔襲國民黨軍,多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務。5月5日,紅八十二師在金寨縣桃樹嶺與國民黨軍第十二師第七十團發生激戰,梁從學率領一營和兄弟部隊奮勇衝殺,取得殲敵一個營的勝利。
戰鬥中,梁從學又一次負傷。傷愈歸隊後,梁從學被調任第二四六團二營營長,並參加了鄂豫皖邊區第五次反"圍剿"鬥爭。
10月初,紅二十五軍在向鄂東行動時遭國民黨軍分割,一部被迫返回皖西北地區。為統一指揮當地紅軍,中共皖西北道委於10月11日召開會議,決定將紅二十五軍一部改編為第八十四師,與第八十二師重新組建紅二十八軍。
紅二十八軍組建後,梁從學任八十二師二營營長。他率部轉戰赤南、熊家河和固始等地,先後取得了襲擊吳橋、段集,攻克黎家集,伏擊皂靴河等戰鬥的勝利。1934年2月6日,紅二十八軍在火燒嶺以南陰陽山一帶與國民黨軍兩個旅進行激戰。戰鬥中,第八十二師師長劉德利負傷後犧牲,軍部決定由梁從學繼任師長。
堅持鬥爭
由營長提為師長,梁從學深感肩上擔子很重。他率部在軍首長統一指揮下,與國民黨軍周旋,多次粉碎其合圍計劃。4月,根據中共鄂豫皖省委的決定,紅二十八軍重新編入紅二十五軍,梁從學任紅二十五軍第七十四師師長。他率部先後參加了奔襲國民黨軍後方所在地羅田縣城和楓樹坳、大柳樹、凌雲寺、茅草尖、彭新店、楊家店等戰鬥,沉重打擊了"圍剿"之國民黨軍。特別是7月中旬的長嶺崗一仗,梁從學率部與兄弟部隊並肩作戰,一舉殲滅國民黨軍3個營,為在羅(山)黃(陂)孝(感)地區恢復和開闢根據地奠定了基礎。
1934年11月,紅二十五軍遵照黨中央的指示,撤離鄂豫皖邊區長征北上。當時梁從學由於負傷正在醫院養傷,組織上決定讓他留下堅持鬥爭。1935年2月,紅二十八軍再次組建後,梁從學被任命為第八十二師二四四團團長,於6月初率部在湖北隨縣桐橋畈東側桃花山,殲滅國民黨軍獨立第五旅600餘人,受到軍師首長的嘉獎。6月13日,梁從學率部和軍部手槍隊相配合,在河南光山東南王園地區取得殲敵兩個營的勝利,為紅二十八軍東返鄂豫皖邊區後又一重大勝利。6月18日,梁從學又指揮所部在湖北麻城縣段水山取得殲敵200餘人的勝利。
堅持皖鄂邊
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紀念館
從1935年7月起,紅28軍逐步實現由集中兵力作戰到分散游擊作戰的轉變。梁從學很快適應這一轉變,帶領部隊積極投入皖鄂邊區的游擊鬥爭。10月,組織上派梁從學擔任皖西第五路游擊師師長。 1936年3月,紅二十八軍進行整編,梁從學任第二四五團團長,率領全團在鄂東、皖西交界的黃梅、太湖、宿松、潛山等縣,多次化裝成國民黨軍"清剿"部隊,在國民黨軍的封鎖線內穿插往來,以較小的代價取得了一個個勝利。
抗日戰爭爆發後,紅二十八軍和鄂豫邊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挺進皖中,梁從學被任命為四支游擊縱隊隊長。他根據支隊的決定,與汪少川於1939年1月來到岳西、舒城一帶,組織起400餘人的淮南抗日游擊縱隊,梁從學任隊長,汪少川任政治委員。此後,將縱隊拉到舒城程河道進行整訓。
3月,縱隊進至淮南、合肥一帶,與壽合游擊縱隊鄭抱真部進行合編。鄭抱真任縱隊司令員,梁從學任副司令員,汪少川任政治委員。此後,梁從學與縱隊其他領導一起,順帶領部隊開展抗日游擊鬥爭的同時,大力宣傳黨的抗日主張,發動人民群眾參加抗日救亡運動,擴大新四軍在皖中的影響。
1939年5月,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成立後,對所屬部隊進行整編,梁從學任四支隊十四團團長,率部進入皖東地區,參加了肥東古城集反擊戰等一系列戰鬥,與兄弟部隊一起,粉碎了國民黨頑固派軍隊企圖把新四軍擠出淮南津浦路西的陰謀。9月,他被任命為淮南津浦路西聯防司令員。
皖南事變後
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新四軍部隊進行了整編,梁從學被任命為第二師第四旅旅長。為了完成二師關於四旅"鞏固津浦路東,堅持津浦路西,加強向西防禦,準備隨時粉碎偽軍和國民黨頑軍的進攻"任務,他帶領所部開展大練兵運動,使部隊的軍政素質和戰術技術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此後,他根據師部的命令,與四旅全體指戰員,和兄弟部隊相配合,轉戰淮南、淮北,在極其艱難困苦的條件下,面對日偽頑軍的夾擊,浴血奮戰,先後發起天長、儀征、揚州破襲戰、津浦鐵路淮南段破擊戰、大橋戰鬥等,出色完成了堅持淮南抗日根據地的光榮使命。
同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抗日戰爭進入更加艱苦困難的時候。為打破日偽頑的封鎖,新四軍於1942年起開展了大生產運動。梁從學根據師部部署,帶領部隊在路西朱龍橋一帶開墾了幾百畝土地,和戰士們一起翻地施肥,還辦了農場、酒廠、服裝廠、紙煙公司等,改善了部隊的生活,減輕了人民的負擔,受到了上級的嘉獎,他本人也獲得生產模範獎章。
1943年2月,梁從學被提升為新四軍第二師副師長兼第四旅旅長,9月兼任路東軍分區司令員。他根據上級指示,帶領部隊投入建設和鞏固路東抗日根據地的戰鬥。
重返淮南,轉戰江淮
1941年,在安微定遠縣太平集同新四軍第2師第4旅領導合影。左起:吳華奪、周葉成、徐海東、梁從學、秦賢安。
抗日戰爭勝利後,為了保衛人民的勝利果實,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將新四軍第二師主力北調山東執行機動作戰任務。第二師北上後,梁從學任淮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
1946年7月,國民黨重點對淮南根據地發動進攻,梁從學和軍區其他領導一起指揮部隊奮力抗擊,後率部北上,梁從學任新四軍兼山東軍區傷員歸隊處處長。
1947年8月,梁從學根據中共中央華中局、華東野戰軍的指示,率部重返津浦路西,配合華東野戰軍正面作戰。1948年2月,淮南軍區重新組建,梁從學任副司令員。
採用機動戰術
為儘快恢復淮南津浦路西根據地,梁從學和軍區副政治委員孫仲德一面採用機動戰術,向外圍出擊,保存實力,一面組織部隊摧毀反動區、鄉政權,打擊惡霸地主與返鄉團,發動群眾開倉濟貧,極大地鼓舞了群眾的革命熱情。
鞏固淮北,堅持淮南
1948年5月,梁從學任江淮區黨委常委和江淮軍區副司令員,根據區黨委確定的"鞏固淮北,堅持淮南"的方針,和軍區其他領導組織部隊進行打擊土頑武裝、恢復與建立民主政權工作。此後,他率部參加了濟南戰役、淮海戰役,圓滿完成了配合華東野戰軍主力作的任務。
榮譽
1949年4月,梁從學任皖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渡江戰役前夕,梁從學兼任華東軍區支前司令部交通部長,主要負責修復交通,保證前方作戰物資和兵員運輸的工作。1955年,梁從學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