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蜜蜂
东方蜜蜂 [1]是因为其分布主要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因为地理位置的差异,东方蜜蜂有很多个亚种,在中国最著名的亚种就是中华蜜蜂,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蜜蜂种类。此外,还有日本蜜蜂、印度蜜蜂、喜马拉雅蜜蜂等多个不同亚种,不同亚种的体色特征、生物学特性都有差异。 原产地在东方、简称东蜂,是蜜蜂属中型体中等的一个品种,分布于亚洲的中国、伊朗、日本、朝鲜等多个国家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东方蜜蜂分布范围广大,分布区域涵盖热带、亚热带、温带与寒带,在各地形成不同的亚种,各亚种的体型与体色也有差异。在自然界中,东方蜜蜂蜂群栖息在树洞、岩洞等隐蔽场所造复脾。该品种个体耐寒性强,适应利用南方冬季蜜源。
目录
生活习性
东方蜜蜂现处于野生、半野生或家养状态。在自然界中,蜂群栖息在树洞、岩洞等隐蔽场所,造复脾。雄蜂幼虫巢房有2层突起的封盖, 内盖呈尖笠状凸起,中央有气孔,蛹成熟时露出内盖。长期以来, 东方蜜蜂由于对我国各地气候、蜜源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对当地的不良因素抗逆性强而形成了许多优良的地方蜂种 。工蜂在巢口扇风时,头向外,起到鼓风机的作用。采集半径1,000~2,000m。维持1~3kg(约1.5~3.5万只工蜂)的群势。分蜂性强,分蜂期营造7~15个王台。生存受威胁时,易发生整群弃巢迁徙。对蜡螟抵抗力弱;易患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病;抗美洲幼虫病和白垩病。东方蜜蜂为大蜂螨原寄主,但具抗螨(大、小蜂螨)能力,而且飞行灵活,善避胡蜂捕害。产卵有节,消耗省。个体耐寒性强,适应利用南方冬季蜜源。
地理分布
形态特征
东方蜜蜂蜂王有黑色和棕色两种体色。雄蜂体黑色。工蜂体长9.5~13.0mm;喙长3.0~5.6mm;前翅长7.0~9.0mm,后翅中脉分叉;唇基具三角形黄斑;体色变化较大,其热带、亚热带的品种,腹部以黄色为主,高寒山区或温带地区的品种以黑色为主。
生物学特性
东方蜜蜂现处于野生、半野生或家养状态。在自然界中,蜂群栖息在树洞、岩洞等隐蔽场所,造复脾。雄蜂幼虫巢房有2层突起的封盖, 内盖呈尖笠状凸起,中央有气孔,蛹成熟时露出内盖。工蜂在巢口扇风时,头向外,起到鼓风机的作用。采集半径1,000~2,000m。维持1~3kg(约1.5~3.5万只工蜂)的群势。分蜂性强,分蜂期营造7~15个王台。生存受威胁时,易发生整群弃巢迁徙。对蜡螟抵抗力弱;易患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病;抗美洲幼虫病和白垩病。东方蜜蜂为大蜂螨原寄主,但具抗螨(大、小蜂螨)能力,而且飞行灵活,善避胡蜂捕害。产卵有节,消耗省。个体耐寒性强,适应利用南方冬季蜜源。
参考文献
- ↑ 3月13日 东方蜜蜂. 每日头条. 201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