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拉爾·德帕迪約
傑哈·德巴狄厄(法語:Gérard Xavier Marcel Depardieu,1948年12月27日-),法國演員、電影製作人、商人及葡萄園主。他是法國榮譽軍團勳章得主,兩次榮獲凱撒獎最佳男演員獎,亦獲得金球獎最佳男演員獎,又因為《大鼻子情聖》獲提名奧斯卡獎[1]。他獲得一致好評後,主演過多部好萊塢電影。他於2013年1月3日,由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授予俄羅斯公民身份。
傑哈·德巴狄厄 | |
---|---|
200px 傑哈·德巴狄厄 | |
男演員 | |
國籍 | 22x20px 俄羅斯(2013年1月3日起) |
出生 |
22x20px 法國沙托魯 | 1948年12月27日
配偶 | 伊莉莎白·德巴狄厄 (1971年-1996年) |
兒女 |
紀堯姆·德巴狄厄 (1971年-2008年) 朱莉·德巴狄厄 (1973年-) 羅克珊·德巴狄厄 (1992年-) |
目錄
童年時期
演藝生涯
傑哈·德巴狄厄在16歲離開沙托魯,前往巴黎。他開始在Café de la Gare劇院演出,與帕特里克·德瓦埃爾、羅曼·布泰耶、索塔、Coluche和繆繆等演員合作[5]。他在1974年與貝特朗·布里耶合作,演出喜劇《Les Valseuses》[6],飾演角色讓-克洛德,並獲得社會大眾注目。在讓·洛朗·寇切的指揮下,他學習跳舞,後來成為法國最負盛名的演員之一。1985年,傑哈·德巴狄因電影《警察》獲得威尼斯影展最佳男主角獎。1986年,傑哈·德巴狄厄因為《男人的野心》而開始享有盛名,他在電影中演出一位駝背的農民。五年後,因為主演尚-保羅·哈布諾指導的電影《大鼻子情聖》,他贏得了凱薩獎最佳男主角獎(第二次)與坎城影展最佳男主角獎。
傑哈·德巴狄厄主演1990年的電影《綠卡》,開始進入美國市場。從那時候開始,他在許多英語電影中演出,包括《鐵面人》、《102斑點狗》、《最後假期》和《少年Pi的奇幻漂流》。
私生活
1970年,傑哈·德巴狄厄與伊莉莎白·德巴狄厄結婚,育有兩個孩子,演員紀堯姆·德巴狄厄(1971年-2008年)和女演員朱莉·德巴狄厄(1973年)。1992年1月28日,他與伊麗莎白離婚。他與模特兒卡琳·西拉也有一個女兒羅克珊。
1996年,和女演員卡洛·波桂交往,她後來成為他的伴侶(1997年至2005年)[8] 。
2006年7月14日,他與Hélène Bizot生了一個兒子[9]。2005年以來,傑哈·德巴狄厄與小說家克萊芒蒂娜同居。2008年10月13日,他的兒子紀堯姆發生摩托車事故,導致他的腿遭到截肢,最後罹患肺炎而英年早逝[10]。
近年來,傑哈·德巴狄厄的行為已引起人們的重視。2012年8月,他被指控在巴黎攻擊和毆打一位汽車駕駛者[11] 。
2012年12月7日以後,他成為比利時Estaimpuis的居民,因為法國總理讓-馬克·埃羅要求對他課徵75%的最高稅率[12]。傑哈·德巴狄厄公開表示他已經放棄法國護照[13][14]。2013年1月3日,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同意給予傑哈·德巴狄厄俄羅斯公民身份。[15]反對普京的媒體也因此遭到傑哈·德巴狄厄撻伐[16]。
電影作品
年分 | 電影 | 導演 | 備註 |
---|---|---|---|
1972 | 《娜妲莉葛蘭格 》 Nathalie Granger |
瑪格麗特·莒哈絲 | |
1973 | 《零一年 》 L'An 01 |
亞倫·雷奈 賈克·杜瓦雍 尚·胡許 |
|
1974 | 《圓舞曲女郎 》 Les Valseuses |
貝特朗·布里葉 | |
《Template:Fr-link》 Stavisky |
亞倫·雷奈 | (第27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 |
1976 | 《1900:新世紀 》 Novecento |
貝納多·貝托魯奇 | |
《巴洛可 》 Barocco |
安德烈·泰希內 | ||
1978 | 《猴子再見 》 Ciao maschio |
馬可·費拉里 | (第31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
1980 | 《我的美國舅舅》 Mon oncle d'Amérique |
亞倫·雷奈 | (第33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
《路路 》 Loulou |
莫里斯·皮亞拉 | (第33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 |
《最後地下鐵 》 Le Dernier Métro |
法蘭索瓦·楚浮 | 凱薩獎最佳男主角獎 | |
1981 | 《鄰家女》 La femme d'à côté |
法蘭索瓦·楚浮 | |
1982 | 《馬丹蓋赫返鄉記 》 Le Retour de Martin Guerre |
丹尼爾·維格尼 | 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主角 提名-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主角(第2名) |
1983 | 《丹頓事件 》 Danton |
安德烈·華依達 | 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主角 提名-凱薩獎最佳男主角獎 提名-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主角(第2名) |
《明月照溝渠 》 La Lune dans le caniveau |
尚-賈克·貝內克斯 | (第36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 |
1985 | 《末路刑警 》 Police |
莫里斯·皮亞拉 | (第42屆威尼斯影展正式競賽片) 威尼斯影展最佳男演員獎 提名-凱薩獎最佳男主角獎 |
1986 | 《戀戀山城》 Jean de Florette |
克勞德·貝黎 | 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主角 |
1987 | 《惡魔天空下 》 Sous le soleil de Satan |
莫里斯·皮亞拉 | (第40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提名-凱薩獎最佳男主角獎 |
1988 | 《奇怪的相會地點 》 Drôle d'endroit pour une rencontre |
布魯諾·紐伊頓 | |
《羅丹與卡蜜兒 》 Camille Claudel |
法蘭索瓦·杜貝宏 | (第39屆柏林影展正式競賽片) 提名-凱薩獎最佳男主角獎 | |
1989 | 《Template:Fr-link》 I Want to Go Home |
亞倫·雷奈 | (第46屆威尼斯影展正式競賽片) |
1990 | 《大鼻子情聖》 Cyrano de Bergerac |
尚-保羅·哈布諾 | (第43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坎城影展最佳男演員獎 凱薩獎最佳男主角獎 倫敦影評人協會獎年度男主角 提名-歐洲電影獎最佳男主角 提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主角 提名-大衛獎最佳外國男主角 提名-達拉斯—沃斯堡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主角(第2名) |
1991 |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 》 Tous les Matins du Monde |
阿藍·柯諾 | |
1992 | 《1492征服天堂》 1492: Conquest of Paradise |
雷利·史考特 | |
1993 | 《Template:En-link》 Hélas pour moi |
尚盧·高達 | (第50屆威尼斯影展正式競賽片) |
1995 | 《難為了爸爸 》 Le Garçu |
莫里斯·皮亞拉 | |
1998 | 《鐵面人》 The Man in the Iron Mask |
藍道爾·華萊士 | |
2000 | 《102真狗》 102 Dalmatians |
凱文·利瑪 | |
2003 | 《終極剋星》 Tais-toi ! |
法蘭西斯·威柏 | |
2004 | 《歲月無情 》 Les Temps qui changent |
安德烈·泰希內 | (第55屆柏林影展正式競賽片) |
2006 | 《我當歌手的日子 》 Quand j'étais chanteur |
札維耶·賈諾利 | (第59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提名-凱薩獎最佳男主角獎 |
2007 | 《玫瑰人生》 La Môme |
奧利維耶·達安 | (第57屆柏林影展正式競賽片) |
2008 | 《巴比倫密碼》 Babylon A.D. |
馬修·卡索維茲 | |
2009 | 《貝拉米犯罪事件簿 》 Bellamy |
克勞德·夏布洛 | |
《夢想高速公路 》 À l'origine |
札維耶·賈諾利 | (第62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 |
2010 | 《大叔的哈雷日記 》 Mammuth |
班諾·戴爾賓 葛斯塔夫·科文 |
(第60屆柏林影展正式競賽片) 提名-凱薩獎最佳男主角獎 |
《為瑪格利特朗讀 》 La Tête en friche |
尚·貝克 | ||
《幸福的小雨傘 》 Potiche |
法蘭索瓦·歐容 | (第67屆威尼斯影展正式競賽片) | |
2012 | 《龐克不死,只是抓狂 》 Le Grand Soir |
班諾·戴爾賓 葛斯塔夫·科文 |
|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Life of Pi |
李安 | ||
2013 | 《天使的記號 》 La marque des anges – Miserere |
西爾凡·懷特 | |
2014 | 《紐約性愛大亨 》 Welcome to New York |
阿貝爾·費拉拉 | |
2015 | 《愛重逢以後 》 Valley of Love |
紀洛姆·尼克婁 | (第68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提名-凱薩獎最佳男主角獎 提名-盧米埃獎最佳男演員 |
2016 | 《醉後之旅 》 Saint Amour |
班諾·戴爾賓 葛斯塔夫·科文 |
|
《終點 》 The End |
紀洛姆·尼克婁 | ||
《環法心節奏 》 Tour de France |
哈希·加伊達尼 | ||
2017 | 《戀人絮語 》 Un beau soleil intérieur |
克萊兒·德尼 |
參考資料
- ↑ 「大鼻子情聖」重返巴黎拍戲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09-11.,亞太日報,2013年8月8日
- ↑ Gerard Depardieu Biography (1948–). Filmreference.com. [2010-02-26].
- ↑ Les ancêtres de Gérard Depardieu (1948) (PDF).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8年10月30日).
- ↑ Mélanie Laurent – In it for the drama and the danger. The Independent (London). 2010-07-02 [2011-12-08].
- ↑ 30th Anniversary of Café de la Gare, L'Express, 15 August 2002, (in French)
- ↑ Gérard Depardieu at IMDb
- ↑ Lichfield, John. This Europe: Confessions of Depardieu. The Independent (UK). 2003-02-10 [2010-02-26].
- ↑ Bouquet — Depardieu en crise. Dhnet.be. 2005-08-31 [2010-02-26].
- ↑ Sloan, Michael. Upheaval of life blamed on Apsara. The Phnom Penh Post (Cambodia). 2011-04-22 [2011-04-25].
- ↑ Lichfield, John. Gérard Depardieu's son dies of pneumonia at 37. The Independent. 2008-10-14 [2013-01-03].
- ↑ Henry Barnes. Gérard Depardieu accused of punching motorist in road rage assault. guardian.co.uk. 2012-08-17.
- ↑ Depardieu tax exile move 'shabby' - French PM Ayrault. BBC. 2012-12-12 [2012-12-17].
- ↑ Depardieu 'to give up passport' in tax exile row. BBC news. 2012-12-16.
- ↑ Gérard Depardieu : "Je rends mon passeport". lejdd.fr. 2012-12-15.
- ↑ Executive Order on granting Russian citizenship to Gerard Depardieu. Russian Presidential Executive Office. 2013-01-03.
- ↑ "Depardieu attacks Russia's op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