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镇龙
此條目或章節內容可能是從某個來源處复制粘贴而来, (2019年11月28日) |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11月28日) |
启用“皇帝膺天命之宝”、“护国护民威权法令奉命之印”两玺。接着分兵两路,七万攻东阳、义乌,余攻嵊县、新昌、天台、永康等地。后又在嵊县龙兴山建营垒,构屋六十余间,饰以龙凤。起义军纪律严明、器甲精良,官军望之失色。
杨镇龙 | |
---|---|
目录
人物介绍
杨镇龙,生卒年月不详,约生于宋理宗年间。又名震龙,谱名应龙,字子翔,宁海松坛(即今浙江宁海黄坛镇)人。自幼习韬略、练弓马,宋末以右科登第。元兵南侵,杨镇龙回宁海组织民众,以白莲教名义,起兵反元,攻占宁海、象山。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起义队伍由宁海向西进发,经天台至东阳县玉山(东阳县城东七十里,旧辖二十五都)时,已聚众十二万。即以玉山为根据地,杀马祭天,宣布授天命立国,定国号为大兴,年号为安定,并自称为大兴国皇帝。又御封厉森、楼梦才为左、右丞相,李祥为平章,李继为参政。
杨镇龙起义震动京师,元统治者急忙起用谪居在婺州的诸王翁吉带为统帅,会同左丞相莽哈岱等领兵镇压。随后又派元朝名将史弼挥师南下。联合东阳的地主武装王道恩部队夹击起义军。由于起义队伍缺乏训练和战斗实践,激战中失利较多,主要将领先后被元兵擒杀。为保存实力,杨镇龙即率领队伍自义乌突围回宁海松坛,元将数十人紧追不舍。至宁海,十万元兵围剿松坛,纵火烧杀,杨氏宗人四散逃亡。杨镇龙兵败后,隐匿深山,后卒于牖下,葬宁海鲍公岙印山。
杨镇龙起义史略
南宋淳祐(1241~1252)年间,宁海松坛杨氏大户,祖上世代为官,家道殷富,周边十里方圆,尽是杨家庄宅田园。庄前有千亩乌龙畈,庄后是万顷鳌头山,庄内盖有华丽的花厅,花厅后面有座大花园,花园内建有金阶玉柱的龙泉亭,亭下有口深邃的八角井,井底涌出一股晶莹的珍珠泉,常年热气腾腾,氤氲缭绕。据传此泉是从天台山玉柱峰底沁出,深透龙眼潭,直通东海明珠湾。
甲辰年二月二的清晨,杨家产下一子,杨庄主看见龙泉亭时有青龙在隐现翱翔,在八角井中时有五彩烟云在飘荡,他就把儿子取名镇龙,表字子翔。杨镇龙自幼秉性迥异,体形矫健,臂有神力,偏爱刀枪弓箭。花园一对千斤石狮,不知被他搬移过多少个位置。平时常伴志趣相投的鹑衣少年,相约来花园练习兵器,传授武功。一日清晨,杨镇龙在花园演练弓箭,井内突然卷起一阵狂风,刮走飞箭,飞至青龙岭,落在拱洞桥下。镇龙急起紧追,看见桥边有一位年迈老翁,手指桥下,示意来人为其捡起掉下的东西。镇龙往桥下一瞧,只见落下的飞箭,已变成一杆龙头拐杖。镇龙随即下桥,为老人捡回龙杖,躬身奉还。老翁指令龙儿明晨务要备带上等纸卷再去见他。次日凌晨,杨镇龙备好上等纸卷,恭候在拱洞桥头,直等至拂晓,才见老者姗姗而来。老人称赞小伙子诚信可嘉,从怀里掏出一本金帙黄卷授给杨镇龙,并郑重地叮嘱道:“这是曾传给张留候的《子房天书》,你有志兴国安邦,书中自会有字显现。”说着用手一指,岭上窜出一匹青鬃烈马。镇龙上前勒住马缰,回首已不见老人。只见老者遗下的龙头拐杖,正落在桥下一只巨鳌张开的大嘴里。此时此刻,杨镇龙毫无畏惧,一个鹞子翻身,跃过鳌头,一手抓住杖杆。霎时霹雳一声,震得眼花,睁眼看时,一柄丈八长的三尖两刃龙头枪已紧握在手中。从此,杨镇龙熟读兵书,练就十八般武艺,通晓六韬三略,一匹青龙马,一杆鳌头枪,任他驰骋于浙东各地。所到之处,无不济人之急,救人之难。以其仗义疏财的气概,放浪不羁的情怀,交下了天下无数的英雄豪杰。
一日,杨镇龙会聚亭旁一带沿海结垒自守的豪杰,演练阵法,忽听人喊马嘶,大队蒙古兵正向仙岩岭进发。原来朝廷汉奸卖国,蒙古鞑子的铁骑已踏破临安。文丞相受诏再起,南下讨兵复国,被元兵尾追,避隐在仙岩洞。杨镇龙立即聚集沿海义军勇士,在仙岩岭摆开“虎林阵”,诱敌进入仙岩谷,施展“猛虎出林”战势,反困元军。杨镇龙领阵四出,挥舞鳌头枪,上斩鞑子兵,下砍铁马足,围歼铁骑军,歼敌五千人,这一仗的胜利,一直流传至今。
但由于元军强大,继续增兵攻城,元军鞑子天天上门,挥鞭催税,持刀逼役,加上宁海一带连遭水旱灾荒,瘟疫蔓延,饥民遍地,饿殍横野。当时流传着“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何时”的民谣。杨镇龙面对时局灾情,悲愤填膺,怀着爱国救民的壮志,广设武坛,暗置兵器,在鳌头山制造枪剑,征召义军。前后十年,已有六州路十八县的浙东义民接应反元。同时部署各地举义反元统一行动,将写有“二月二,宰马杀鞑祭天地”纸条,裹在月饼馅里向各地联络。
二月二,宁海二十七都上空,杏雨霏天,风雷滚滚。松坛林中,刀枪掩映,青龙岭上,战马嘶鸣。杨镇龙已聚集宁海义军和各地豪杰万余人。大花园内,杀马祭天,龙泉亭上,义旗高聚,饮血为盟,刺额为志,抗元除恶,顺天安民。先攻象山,然后挥师西进,过桐州,进天台,至东阳,入玉山,聚集义军队伍十二万之众。杨镇龙乘胜追击,亲率七万大军,向东阳、义乌、嵊县、新昌、天台、永康诸县进发,提出“护国护民”的口号。义军所到之处,杀鞑子,惩官府,开仓济民,官粮充饷,深得百姓拥戴,威震浙东。在新昌长潭岭一仗,斩杀追剿元将达鲁花赤崔武德。几次战败婺州亲王瓮吉带,杨镇龙军威大震,建立以东阳玉山为据点,造宫殿,立“大兴王国”,取“安定”年号,登基称帝,封将相国师。
起义军震撼九州,吓得紫禁城大都皇帝倒下龙座。皇帝一面慌忙调集千军万马,南下清剿;一面四处筹划阴谋镇压。军师脱脱请来江西道人,晋封“正乙真君”,许其子孙受禄。道人扮作方士,到宁海谋风水,在松坛蛊惑人心,“青龙生鳞长角,荷花蓄水生根”,用一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青砖铺成一条青龙,用九十九只生铁犁头和黄狗血浇灌九十九丈高石龙柱,挖掘印山八十一丈深的荷花塘,谎称这样杨家就可出“真龙天子”。于是塘泥连掘四十八天,最后一天,道人以屠龙剑劈开荷花心,刺透龙眼泉,青龙砖变成了青龙钉,印山下的大溪水七天七夜后枯竭。从此青龙翻白,荷花断根。说来也怪,接着西路义军作战失利,起义将领先后遭擒遇害,兵马折杀惨重。杨镇龙亲率余部,虽奋战突围,斩杀元军无数,但终因寡不敌众。为保存实力,义军只好从新昌松木岭退回宁海西溪鲍公岙一带,利用深山密林熟悉地势,坚持与元军周旋。杨镇龙在三望山(现黄坛水库上段)峻岭涧谷,布下“十面埋伏阵”,引蒙古兵进入隘口险道,四面伏击,蒙古骑兵,猛遭奇袭,死伤过半,胆怯而退。后来这里叫“杀军潭”。接着,元军又增调十万精兵围剿宁海。乌龙畈干戈层叠,鳌头山战火激烈。杨镇龙居所,资财尽遭抢掠。松坛大花园成为废墟,村庄夷为平地。尸积“乌畈”,血流“大溪”,千亩乌龙畈成了一片血洗的焦土。杨氏族人,几成杀绝。在兵燹中,有一杨氏,冒死从“活门”窜出,奋力扯下花厅里的五扇屏风花板,挟持逃出,隐居在“横坑”岭上,如今的“留五扇”村是以五扇屏风花板来取名的。
杨镇龙率义军残部,突破元军重重包围,几经拼杀,只剩近千亲信将士,辗转于宁海西北部的峻岭丛林之中,隐匿在鲍公岙印山一带。镇龙因身经百战,周身负伤,不堪支持,在心力交瘁之际,忽听林中松涛怒吼,忽觉元军千军万马奔腾而来。杨镇龙奋起,上马持枪,振臂高呼:“此真吾将军也。”因举枪过猛,鳌头枪从手中脱出,飞向天空,身子从马上摔下,倒地身亡。后来,人们把杨镇龙就地安葬,把该地称为“荷花心”。东南峙立的山,命名为 “将军山”。青龙马死于山中,化为山岩,叫“将军山马岩”,永远伺候这位起义英雄。飞向空中的鳌头枪,在黄远山下坠落,化作高高峙立的岩石,叫“飞鳌石”,也叫“峙岩石”。
后人有“鹧鸪天”诗一首,盛赞赫赫起义将军杨镇龙:
夙仰将军山特弯,十分突怒十分雄。
捍门远峙关防密,按剑逞骑气象中。
罹水口,凛威风,将台独占艳奇功。
云龙五色随身换,雪 三冬遍体丰。
又有诗赞这位起义领袖大兴皇帝:
举义反元旧志非,中秋缑邑月圆迟。
飞龙席地风云咤,杏雨祭天铁马嘶。
‘兴国’称王图宇内,婺东杀鞑撼京畿。
易村枯井寻英迹,不废长流花月溪。
农民皇帝杨镇龙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反对民族压迫与民族剥削的农民领袖灿若群星,可歌可泣,我县的杨镇龙就是其中的一个。
天台、四明二山绵延,纵贯江浙以东。两山脉汇,乃在象山湾与三门湾之间,便是浙东海滨的宁海县。古传东海诸湾之内怒涛皆翻涌不绝,独宁海沿岸风平浪静,故名之,既取“安宁海湾”之意。宁海一县辖下虽小,但千百年来忠烈辈出,近代曾有“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柔石,再溯古些,有明初那位“诛十族亦不改其心”的大儒方孝孺,又有上个世纪初时率领民众作下“宁海教案”的王锡桐。这些人或忠贞不阿、或节烈不屈,而共通之处,是都有那么一抹灭身取义的悲壮。王锡桐可称近代倡导农民阶级力抗夷狄的先驱代表,在宁海民间历来倍受推崇。然而早于王锡桐起义的五百余年之前,宁海人的心目中便已有了一位举义抗暴的英雄偶像杨镇龙。
杨镇龙,又名震龙,字子翔,宁海县松坛(今黄坛镇)人,出生于南宋理宗年间,自幼习韬略,练弓马,文武双全,宋末登科进士,曾任衢州总兵。1279年元军攻占临安,先锋直抵江南,各地纷纷降元,宋朝灭亡。杨镇龙激于忠义之气,怀着推翻元朝统治的大志,回到宁海家乡。他散发家财,集合旧部将校,秘密发动与组织群众,筹划起兵反元事宜。他以创办白莲教为名,在全县各地设坛练武,积蓄力量。白莲教高举崇尚光明,反对黑暗的大旗,宣称只要“明王”出世,黑暗即会驱除,光明世界就会到来。这种宣传大大鼓舞了深受苦难的江南人民,白莲教人数得到迅猛发展。
宋朝灭亡后,元朝统治者赤裸裸地推行民族歧视与民族压迫政策,他们把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包括蒙古各部的人。第四等是南人,指原南宋统治下的汉人和西南各族人民。元朝统治者对全国人民、尤其是对江南人民的压迫与剥削是惨不忍睹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过着人间地狱的非人生活。
公元1288年,南方的贺州、泉州、衢州、处州等地人民纷纷揭竿而起,反抗元朝。杨镇龙认为时机成熟,就在二十都莲头山脚(今赵家山、水车、白溪、屠岙胡一带),杀马祭天,声言受上天符录,讨伐元朝。拥众一万余人,组织良好,举起了反元大旗。又旗开得胜,一举攻下宁海、象山两个县城。义军势如破竹,筹集给养,挥兵西进,攻克天台。初战告捷,军心民心大振,各地民众纷纷响应,队伍迅速壮大数倍。义军作战勇猛,指挥有方,器甲精良,官军望之失色。
公元1289年正月廿四日,杨镇龙率部从天台出发,横扫磐安进入东阳县。义军纪律严明,群众焚香跪拜迎接,队伍不断壮大。杨镇龙与众谋士商议,选择了玉山乡作为起义根据地。玉山在东阳县东八十里处,地势高峻险要,向东可出新昌、嵊县,向北直捣金华、义乌挺进浙西。这里历来是藏龙卧虎之处,兵家必争之地,古往今来据此起义者为数不少。杨镇龙在玉山时日不多,但广交天下英雄,又结反元豪杰,不仅有台州六县义士,还有许多婺州豪杰。
公元1289年2月1日,义军迅猛发展达十二万人,聚集在东阳玉山一带。为了加强义军的组织领导。壮大实力,扩大影响,号召全国人民反对元朝统治者,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定国号为“大兴”,定年号为“安定”。杨镇龙被拥为“大兴国皇帝”。所部称“大兴国军”。封楼蒙才,李森为左右承相,季祥为平章,李继为参政。受天命符玉玺:“皇帝恭膺天命之宝”、“护国护民法令寿命之印”。随后议事决定兵分二路,一路由首领李森统兵五万,分派数名座王随军指挥,攻克了东阳、义乌、永康诸县。另一路由杨镇龙亲自统帅大军七万,席卷新昌、嵊县、余姚、上虞等县,遍及浙东重镇绍兴府。起义军连战连捷,势如风卷残云,元军闻风丧胆,草木皆兵。在此形势下,婺州路(金华市)亲王翁吉带全国浙江左承相莽哈岱率兵镇压,不想元军被义军击败。元王朝闻此惊恐万状,寝食不安。元王忽必烈三次召集大臣议讨镇压义军,忽令大将忙兀带、不鲁失海牙及月的迷失合兵进讨。元王朝气急败坏调集数十万之众,聚集金华府,而后奋力反扑,气焰甚嚣尘上,与义军在东阳进行“开关大战”。面对数倍于我之敌,杨镇龙沉着指挥,他的两个儿子杨靖、杨竦亦骁勇抗敌。但由于敌众我寡力量悬殊,义军无力回天,战斗十分惨烈。义军退至新昌县,凭借着崇山峻岭的复杂地形与元军展开英勇战斗,交战多日,义军将领先锋张九不幸被擒牺牲,元军占领了起义军的要塞桃源(今桃源乡)。义军处于不利情况下,但仍不怕牺牲顽强战斗,双方消耗很大。元王朝见势不妙,又启用名将史弼为元帅,抽调各路精兵。十月,史弼率领大军南下,渡过钱塘江直扑杨镇龙西路大军。东阳地主武装王道恩部,助纣为虐,为虎作伥,趁机夹击西路军。义军处于腹背受敌之势,战斗十分惨烈。连日鏖战,起义军终因寡不敌众,节节败退,各县城相继失守,义军将领李森,左右承相和平章、参政等首领相继被俘牺牲。杨镇龙为保存义军剩余实力,旋即率领队伍退回家乡二十七都,拟凭家乡一带之有利地形,巧与元军周旋。
大兴国义军失利后,宗王翁吉带向元朝报捷,元朝统治者马上拨兵十万,围剿杨镇龙家乡。义军占据有利地形,隐于深山丛林之中,又得到老百姓的支持,神出鬼没打击元军,元军失利诸多。狠毒的史弼竟采用了“纵火焚杀”的残忍手段,四面点火焚烧,元军趁机四围攻打,致使义军最后失败。在此情况下,大批无法藏身的军士惨遭杀害,义军首领多遭全家诛杀,无辜乡民参遭屠杀者不计其数。黄坛镇、花园一带血流成河,房舍被烧,所有财物洗劫一空。
义军失利后,杨镇龙之子杨靖、杨竦和部分大兴国军转入山岙、西溪等地,凭借着崇山峻岭和茂密的森林,仍然坚持与元军斗争。
公元1297年3月,大兴国军在斗争中积聚了新的力量,准备在浙东再次奋起反击东山再起。元军又一次对起义军进行大规模的血腥镇压,元军残忍恶毒花样百出,采用了恩威并施的办法,最后致使杨镇龙领导的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以失败而告终。
杨镇龙领导的元军斗争虽然失败了,但对元朝惨无人道的残酷统治给了当头一棒。同时也展示了江南人民的是不可辱的,不管统治者多么凶残,都征服不了他们不屈不挠的斗志与决心。杨镇龙不畏强暴,敢于反抗民族压迫的大无畏精神和崇高品格,不仅是留给后世的无价之宝,也是留给宁海人民精神财富。
杨镇龙不愧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农民皇帝。[1]
浙东一带关于杨镇龙的传说较多,其中一则与民间“月圆杀鞑”的说法有关,颇值一提。元时“月圆杀鞑,月饼传信”之事,民间自来广为流传,但说法不一,元末刘福通、朱元璋的起义中也都涉有传闻。宁海民间流传,杨镇龙起义之前为统一各地起义时间,将“二月二,宰马杀鞑祭天地”的字条裹在月饼馅中,于中秋节向各地义军秘密传送。为利讯息传递,月饼先向周边乡县派发,所以当最后发至宁海本地时,已是十六日清早,因而宁海一带至今仍沿有以八月十六为中秋的习俗。除此一则外,另有杨镇龙少遇山中仙人赠书、义军威震朝野,忽必烈吓倒于龙座下、方士施法破杨家松坛故居风水等说,实属民间演义,较为荒诞。
在杨镇龙的性格之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仗义疏财。杨家世居宁海松坛乡,是当地旺门,田顷数以千万而计,家道殷富,加之杨镇龙生性慷慨,平素重义轻财,结纳的江湖豪杰无数。辅其建立政权的核心骨干厉森、娄蒙才、李祥等人皆是倾诚追随,《剑海游龙》中写司马阳与他交谊颇深,拟据便是在此。就杨镇龙出身而论,是不属农民阶级的,因而他领导的农民起义本身也存在阶级矛盾,但这在当时的时局下完全可以忽视。蒙古统治时期宁海属劣等“南人”区,一直抱受压迫,民生苦不堪言。当时江浙民间流传有“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何时”的民谣,所以杨镇龙的起义非常符合“官逼民反”的时势,矛头直指的是蒙汉民族矛盾。
杨镇龙所领兵士军纪严明,操练精良,但不可否认,其力量终究还是远不足以撼动统治阶级的,起义的失败也具有必然性。
惟其人终生皆怀救国壮志,因而想见,其当早有“生死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觉悟。虽然这次起义的斗争持久性不如同时期的钟明亮起义,规模与后来刘福通、陈友谅等的元末起义也都难以等同而较,但其轰烈舍身之举犹有可颂。因为,那正是千百年来华夏民族不屈精神的一个缩影。历史长河铭记那些颠覆朝代的伟人同时,也不会埋没那些前赴后继,不断奋起反抗的取义成仁之士们。
东海之浪淘千古,怒涛卷岸何曾有一朝息止?然而宁海一地之波澜不惊亘古未变,亦为人所共鉴。
留五扇村,一个很奇怪的村名,一个沉淀历史沧桑的村名。
据《农村地名传说故事》村民传说故事(212则)记载:
留五扇的来历:宁海深山峡谷中有一个叫“留五扇”的古村落。
宁海黄坛村,原称“松坛”,从宁波到台州的古驿道穿越村前,唐朝安史之乱后,宰相杨国忠当时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中,以致被灭门。到了宋代杨国忠后就裔迁居来到宁海,人们就把“松坛”,称为“松坛杨”。南宋绍熙(1190-1193),族人杨景思任职三省枢密使。元代至元26年(1289),为反抗元代统治者暴虐统治,“松坛杨”的杨镇龙率众起义,后遭十万元军残酷镇压,黑夜之中仅杨家族人杨三教一家挟带五扇屏风逃到深山隐居,而其他起义军都没有逃出来,从此杨三教逃往的山岭就叫“五扇岭头”,而他们一家居住的地方也慢慢变成了一个村落,村名“留五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