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粲墓
杨粲墓位于中国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深溪镇坪桥村皇坟嘴,是南宋时期西南播州安抚使杨粲夫妇合葬墓,1982年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杨粲墓三面环水,四周群山拱卫,规模宏大,这里曾经是宋代白锦堡治,其后成为杨氏家族墓地。杨粲墓建于南宋理宗淳祐年间(1241—1252年),是一座仿木结构男女双室石墓,由496块白砂岩条石建筑,有雕刻190幅,石刻之丰富为西南已知宋墓之冠。
目录
历史起源
杨粲墓,坐落在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深溪镇坪桥村皇坟嘴,北距遵义市10公里。建于南宋理宗淳年间(1241-1252年)。
结构为平顶双室,用白砂岩条石砌筑,最大的一块石料达一万二千余斤,以子母扣层层套合的方法固定。占地面积64平方米(门票上简介),在西南地区已发掘的同类墓中居于首位。杨粲墓的平面布局是南北两室并列,为夫妇合葬墓,南室墓主是杨粲,北室墓主是他的妻子。
两个墓室结构大致相同,均由墓门、前室和后室三部分组成,中有过道相通。通长8.42米,前室宽8.04米,后室宽7.53米。棺床置于后室中间,长3.42米,宽1.84米,高0.43米。
主要结构
四角垫有圆雕龙柱,两侧为交股的龙身和龙尾。后室墓顶各有一方形藻井,当中分别镌双钩“庆栋”(男室)、“德宇”(女室)字样。两室墓门的高度、位置、装饰基本相同,安有仿木构单页门扉,可以开阖关锁。
杨粲墓由于早年被盗过,随葬品幸存不多。1957年清理发掘时,在两室棺床淤土中,获得陶瓶、影青瓷碗、残铁三脚、带柄铜镜、“崇宁重宝”、“崇宁通宝”钱等文物。另在两室墓底腰坑内发现两具铜鼓,鼓面朝下,平放在铜钱上。男室铜鼓重12.25斤,通高28厘米,面径44.5厘米。鼓壁夹垫剪破的铜钱碎片,字多模糊,可辨识的有“元”、“通”单字,应为北宋哲宗所铸之“元通宝”。女室铜鼓重17.75公斤,通高30厘米,面径49.5厘米[2]。
出土铜鼓
两鼓胭、腰、足三段分明,胭部稍大于鼓面,束腰,足外撇,带状扁耳。造型凝重,纹饰精美,十分珍贵,已被定为南方铜鼓发展史上的八大类型标准器之一。男室铜鼓由于鼓壁夹垫有字铜币,可以明确地判断年代,这在已出土的铜鼓中实为罕见。
石刻装饰
杨粲墓最具特色的是在墓内外分布着内容丰富,技艺精湛的石刻装饰。大致可分为人物、动物、花草、器物五类。雕刻技法以高、低浮雕为主,间或加阴线刻。有的细部还彩绘贴金,现虽已大部剥蚀,但仍可依稀辨出当年的豪华气派。
南室后壁正中,为墓主杨粲的雕像,他头戴长脚幞头,身着朝服,正襟危坐,表情严肃。左右有龙柱互峙,前面有龙案(棺床),两边侧壁上,对称雕刻着文官武将,侍女童了,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还有一幅引人注目的“贡使图”,卷发跣足的贡使,上身赤裸,只搭一条纱巾,下身着角裙,手脚戴镯环,头顶盛满珊瑚、珍珠、金玉的贡盘,反映了当时中央政府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另外,“野鹿衔芝”、“凤穿葡萄”、“双狮戏球”、“侍女启门”等浮雕均构思巧妙、雕工精美,极富生活气息。两室六座壁龛,仿木构建筑,门窗户壁、梁柱斗拱均为当时的建筑格局,为研究古建筑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该墓是南宋播州安抚使——杨粲夫妇合葬的一座大型石室墓穴,墓内遍雕文官武士、人物花卉、龙床龙椅等,雕 工精湛,栩栩如生。墓地周围还有清代郑珍墓、莫有芝墓、黎庶昌墓等,被誉为“西南古代石刻艺术宝库”,有较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
视频
杨粲墓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名单通知 ,文博在线
- ↑ 杨粲墓 西南石刻艺术宝库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20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