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玉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9年8月25日) |
杜文玉作品 | |
---|---|
出生 | 1951年1月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教授 博士生導師 |
知名於 | 由於杜文玉教授在這一研究領域的突出貢獻,被國內外學術界認為是這一斷代史研究的領軍人物。 |
知名作品 |
《唐代軍事史》 《唐高祖與唐太宗》 《狄仁傑評傳》 |
長期從事隋唐史的教學、研究。曾給本、專科學生、研究生、博士生講授過《唐代制度史》、《隋唐五代史研究》、《敦煌吐魯番學概論》、《中國古代史》等課程多門。
目錄
研究方向
隋唐五代史
簡介
1988年破格評為副教授,1993年評為教授。現任中國唐史學會副會長、陝西省歷史學會常務理事、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隋唐五代史的研究與教學,兼及宋史、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已出版學術專著16部、編著20多部,發表學術論文160多篇,主編學術集刊《唐史論叢》(CSSCI)。主持過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項目、陝西社科基金項目、陝西省社科聯基金項目以及橫行研究項目多項。獲得過陝西省優秀社會科學成果獎一等獎、三等獎各1項,陝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項,西安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項。多年來作為評審專家,參與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後期資助項目、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長江學者以及教育部、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的評審工作,為中華書局"二十四史暨清史稿修訂工程"中的《舊五代史》與《新五代史》兩書的主審專家。
教學科研工作
在教學方面,先後為本科、碩士、博士生開設過《隋唐官制史》、《隋唐五代史專題研究》、《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概論》、《敦煌學概論》、《中國古代史》(先秦至隋唐)、《隋唐時期的外來文明》、《唐史史料與敦煌吐魯番文書》、《史學研究與論文寫作》等課程,受到了學生的歡迎。
杜文玉教授從事學術研究30多年,取得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主要學術成就及特色表現在如下方面:
首先,隋唐制度史的研究。在這方面已出版了3部專著,即《唐代軍事史》(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長安吏治》(西安出版社,2002年)、《五代十國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並發表了數十篇專題論文,重要的有:《論唐代員外官與試官》(《陝西師大學報》1993年第3期)、《晚唐五代都指揮使考》(《學術界》1995年第1期)、《論唐宋時期的文思院與文思院使》(《江漢論壇》2009年第4期)、《唐宋任官迴避制度初探》(《陝西師大學報》2013年第3期)等。主持的課題《唐宋職官管理制度研究》,2012年獲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資助,目前已發表論文10餘篇,完成書稿數十萬字,已進入結項階段。
其次,中國古代經濟史的研究。先後出版了2部著作,即《五代十國經濟史》(學苑出版社,2011年)、《圖說中國古代飲食》(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3年),前者連續獲陝西省第十一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陝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13年),並發表相關學術專論數十篇。這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學術界的極大關注,其中一些學術論文多次被引用,如《唐宋經濟實力比較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1998年第4期)被引用數十次,下載達八、九百次之多;《宋代紙幣的發行、回籠、兌換與買賣》(《史學月刊》1992年第1期)一文,先後被人大複印資料《宋遼金元史》1992年第2期全文轉載,《文史知識》1992年4期以及《文摘報》等報刊摘要轉載。涉及的其他經濟問題,包括唐宋時期的農業、商業、手工業、土地、人口、貨幣經濟、馬政、賦稅、俸祿、中外經濟交流等許多方面,其中不少成果得到學術界的好評。
再次,唐代宦官問題的研究。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前後持續了20餘年,涉及了宦官家族、婚姻、住宅、墳塋、文化素質、籍貫分布、內諸司使、俸祿與食邑等許多方面。其中用力最多的為兩個方面,即唐代宦官家族與內諸司使。這些研究成果的內容與角度,不同於傳統的宦官專權與南衙北司之爭等問題的研究,因此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關注,代表性的成果有:《高力士家族及其源流》(《唐研究》第4卷)、《唐代內諸司使考略》(《陝西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唐代宦官婚姻及其內部結構》(《學術月刊》2000年第6期)、《唐代宦官劉弘規家族世系考述》(《唐史論叢》第21輯)等。目前正在撰寫一部名為《宦官家族與唐代政治》的學術著作,預計達六、七十萬字。
複次,五代十國史的研究。杜文玉教授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已有30餘年時間,對五代十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馬政、司法、人物、制度、軍事、交通、佛教、地緣政治等方面,均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出版了5部著作,除了前面提到的《五代十國制度研究》、《五代十國經濟史》外,還有《南唐史略》(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五代史解讀》(華齡出版社,2006年)、《夜宴--浮華背後的五代十國》(中華書局,2006年)等,發表了數十篇論文。其中《南唐史略》先後獲西安市第四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陝西省第七次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在歷史文獻的研究與整理方面也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其主持的《五代十國歷史文獻的整理與研究》,2014年獲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目前研究進展順利。由於杜文玉教授在這一研究領域的突出貢獻,被國內外學術界認為是這一斷代史研究的領軍人物。
最後,歷史地理與長安學的研究。在這一研究領域,目前已出版了兩部專著,即《西北地區歷代地緣政治變遷研究》(科學出版社,2015年)、《大明宮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前者為其主持的2009年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西北地區在歷代地緣政治結構中地位與作用》的結題成果,後者則屬於長安學的研究範疇。在這一領域先後還發表了20多篇學術論文,主要研究了隋唐、五代、宋金等歷史時期西北地緣政治的地位及變化情況。關於大明宮的研究,主要糾正了前人對大明宮內重要建築物方位的錯誤認知,根據考古與文獻資料重新確定了其正確的方位,並對長安方志中缺載的大明宮的一些建築進行了考證,確定了其方位。此外,還對大明宮重要建築物的功能進行了考證,釐清了長期以來存在的一些錯誤認知,並根據最新的研究成果,重新清繪了大明宮平面圖,糾正了許多古圖存在的錯誤。此外還對宦官在長安城中的住宅、墳塋以及長安、萬年兩縣所轄鄉里及其方位進行過研究。
除了以上這些研究成果外,還對宋代紙幣、慶元黨禁、南宋軍制、宋金茶葉貿易、宋太祖誓碑、農民起義、隆興北伐等以及隋唐時期的許多歷史問題進行過研究,引起了不少關注和好評。其研究成果對外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如《夜宴--浮華背後的五代十國》一書的版權被台灣購入,由台灣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7年出版;《圖說中外文化交流》(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與《圖說中國古代兵器與兵書》(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兩書,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選為對外宣揚中華文化的優秀著作之一,作為外譯項目,在全球範圍發行。此外,還多次赴海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並赴台灣多所高校講學。
學術講座
《論五代十國時期的歷史地位》
唐朝的制度和文化特點
唐朝歷史文化
唐代佛教與政治
代表性成果
專著:
1.《唐代軍事史》,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
2.《唐高祖與唐太宗》,陝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3.《狄仁傑評傳》,三秦出版社,2000年。
4.《南唐史略》,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5.《長安吏治》,西安出版社,2002年。
6.《五代十國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
7.《夜宴--浮華背後的五代十國》,中華書局,2006年。
8.《長安與絲綢之路》,三秦出版社,2009年。
9.《神探宰相狄仁傑》,三秦出版社,2009年。
10.《唐代宮廷史》(上下冊),百花文藝出版社,2010年。
11.《中國中古政治與社會史論稿》,三秦出版社,2010年。
12.《五代十國經濟史》,學苑出版社,2011年。
13.《陝西簡史》(上下冊),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2014年。
14.《西北地區歷代地緣政治變遷研究》,科學出版社,2015年。
15.《大明宮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
16.《唐宋史研究論集》,學苑出版社,2015年。
論文:
1.《論五代樞密使》,《中國史研究》1988年第1期。
2.《宋代馬政研究》,《中國史研究》1990年第2期。
3.《從唐初官制看李世民奪位的基本條件》,《唐史論叢》第七輯。
4.《南唐六軍與侍衛諸軍考略》,《學術界》1997年第4期。
5.《唐代宦官的籍貫分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8年第1期。
6.《唐代內諸司使考略》,《陝西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
7.《隋煬帝與佛教》,《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
8.《五代選官制度研究》,《中國史研究》2002年第3期。
9.《五代御史台職能的發展與變化》,《文史哲》2005年第1期。
10.《論唐宋監獄中的醫療系統》,《江漢論壇》2007年第5期。
11.《唐代社會開放的特點與歷史局限》,《河北學刊》2008年第3期。
12.《絲綢之路與新羅樂舞》,《人文雜誌》2009年第1期。
13.《中印文明與龍王信仰》,《文史哲》2009年第6期。
14.《關於唐內諸司使與威遠軍使研究的幾個問題》,《河北學刊》2011年第3期。
15.《唐代長安佛教經幢題記與題名研究》,《人文雜誌》2012年第6期。
16.《唐大明宮紫宸殿與內朝朝會制度研究》,《江漢論壇》2013年第7期。
17.《唐長安大明宮內機構考論--以命婦院、少陽院、客省、史館為中心》,《江西社會科學》2014年第3期。
18.《論唐五代藩鎮使府內部的監察體制》,《文史哲》2014年第5期。
19.《唐長安大明宮朝堂功能新探》,《史學月刊》2014年第9期。
20.《唐長安大明宮建築叢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4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