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普通火冠戴菊

普通火冠戴菊
普通火冠戴菊
原圖鏈接

中文學名:普通火冠戴菊
拉丁學名:Regulus ignicapilla
別稱:普通戴菊,火冠戴菊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目:雀形目
科:戴菊科
屬:戴菊屬
種:普通火冠戴菊
亞種:4亞種
命名者及時間:Temminck, 1820
英文名稱:Common Firecrest

普通火冠戴菊(學名:Regulus ignicapilla)[1] 體型嬌小似柳鶯。背部為青銅色,肩部為明亮的橄欖綠色。頭部擁有一條黑色的眼條紋,長長的白色眼眉。冠部顏色明亮,雌性為黃色,雄性為橙色。常見於多數溫帶及亞高山針葉林,獨棲於針葉林林冠下層。以昆蟲為食。聲尖細而高。巢由泡沫和毛絨植被,動物毛髮,蜘蛛網和羽毛構成。[2] 分布於海拔2000至3000米的針葉林及山地林間。常與山雀及其他種類混群。冬季下至較低海拔地區。註:因為台灣戴菊和普通火冠戴菊的英文名稱分別是「Flamecrest」和「Firecrest」,所以,這兩種戴菊在中國通簡稱為「火冠戴菊」,但實際這是兩個同一屬的不同物種。

目錄

生活習性

以昆蟲為食。聲尖細而高。常與山雀及其他種類混群。冬季下至較低海拔。行為和金冠戴菊類似,在冬季可以加入到山雀和其他小型鳥類的群體。鮮艷的頭部色彩在茂密的植被中,可以在同一物種的成員之間達到溝通的作用,尤其是在繁殖季節。在法國,這種鳥是留鳥,但中歐的一些物種會遷移到地中海黑海北非的海岸。

外形特徵

普通火冠戴菊為戴菊科戴菊屬的鳥類,體型嬌小似柳鶯。體長約9厘米,翼展14-16厘米,體重5–7克。背部為青銅色,肩部為明亮的橄欖綠色。頭部擁有一條黑色的眼條紋,長長的白色眼眉。冠部顏色明亮,雌性為黃色,雄性為橙色。普通火冠戴菊和金冠戴菊具有相同的尺寸和重量,相互關係密切,在光線良好的條件下,還是可以區分的,白眉與黑眼紋在成鳥更強調了頭部的顏色彩帶。另一方面,較低的部分是比金冠戴菊更白,其他方面,普通火冠戴菊的肩膀上有青銅色,翅膀上有雙白帶紋。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道爾奧地利白俄羅斯比利時,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克羅地亞,捷克共和國,丹麥,法國,德國,直布羅陀,希臘,匈牙利,意大利,拉脫維亞,列支敦士登,立陶宛,馬其頓,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馬耳他,黑山,摩洛哥荷蘭波蘭葡萄牙,俄羅斯聯邦,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突尼斯土耳其烏克蘭,英國旅鳥:埃及,黎巴嫩
原產地不確定:阿塞拜疆利比亞

棲息環境

常見於多數溫帶及亞高山針葉林,獨棲於針葉林林冠下層。分布於海拔2000至3000米的針葉林及山地林間。其棲息範圍比金冠戴菊小得多。雖已有向北擴展的趨勢,但仍然集中在歐洲的西南部,除了西歐和中歐的地中海地區。普通火冠戴菊偏好針葉樹林,也相當普遍的棲息於任何樹木繁茂的闊葉林,混交林,茂密的灌木叢,灌木叢公園,沼澤地橡樹林和常綠的樹木繁茂的地區。

繁殖方式

繁殖季節從4月到8月。每年可能育1 至2 窩。普通火冠戴菊會築建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大巢,巢球壁厚,在巢的上方打開一個洞口進入,巢由泡沫和毛絨植被,動物毛髮,蜘蛛網和羽毛構成。被放置在針葉樹的主幹或分枝上。築巢的任務將全部由雌鳥完成,而雄鳥只是給予簡單的支持。在7月至9月會產下白色的卵,孵化持續14至16天。小鳥孵化後離巢期約19至24天,幼鳥的羽毛會保留3個月。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視訊

火冠戴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