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茲克建築獎
普利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是1979年由杰伊·普利兹克和妻子辛蒂发起,凯悦基金会所赞助的针对建筑师颁布的奖项。
普利茲克建築獎每年一次由凱悅基金會頒發,以表揚"在其建築作品所表現出天賦、洞察力與奉獻精神,以及通過建築藝術為人類及建築環境方面作出的傑出貢獻"的在世建築師。它被公認是全球最主要的建築獎項之一,有"建築界的諾貝爾獎"的美譽。
凯悦基金会在1979年设立,用以每年授予一位在世的建筑师,表彰其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想象力和责任感的优秀品质,以及通过建筑艺术对建筑环境和人性做出持久而杰出的贡献。该奖以Pritzker家族的姓氏命名。该家族的国际业务总部设在芝加哥,向以支持教育、宗教、社会福利、科学、医学和文化活动而闻名。
目录
動態
2019 普立茲克建築獎熱騰騰公布!用三個關鍵字認識最新得主磯崎新!
2019 普立茲克建築獎於昨日公布,日本建築大師磯崎新榮獲桂冠,同時也是歷史上第8位榮獲普立茲克建築獎的日本得主![1]
評審團認為:「他兼具對建築歷史和理論的深入了解,勇於擁抱前衛,從不滿足於複製現狀。」普立茲克建築獎暨凱悅基金會主席 Tom Pritzker(湯姆士‧普立茲克)更進一步指出「磯崎新是在西方文明仍主導影響東方文化的那個時代,第一位踏出海外、在國際間擁有建築作品的日本建築師,而這讓他的建築也被其全球公民的特質影響,創造出真正國際化的建築!」
這位建築大師的建築哲學是什麼?MOT TIMES 用三個關鍵字,與你一起初步了解這位難以定義的建築大師!
出生於1931年的磯崎新是丹下健三的弟子,同時也是日本代謝派運動的中心人物。曾經拿下 1986 年英國皇家建築學會(RIBA)金牌獎、1996 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金獅獎!著名作品包括大分縣立圖書館、群馬縣立近代美術館、聖喬治宮體育館、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美濃陶瓷公園、水戶藝術館等。但若要了解磯崎新,不可忽略的第一個關鍵字應是「代謝派」!
日本建築師磯崎新(Arata Isozaki)獲頒建築界最高榮譽的普利茲克建築獎(Pritzker Prize)
法新社報導,現年87歲的磯崎新建築作品超過100個,包括為了1992年夏季奧運而建的巴塞隆納(Barcelona)聖約迪室內體育館(Palau Saint Jordi),以及他的第一個國際委託案─洛杉磯(Los Angeles)當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等。[2]
磯崎新的故鄉─日本大分縣大分市,則是他早期作品的展示櫥窗。
大分醫師會館與大分縣立大分圖書館都是他的傑作。 5日普利茲克建築獎宣布獲獎者的同時,身為美國大法官的獎項評委會主席布雷爾(Stephen Breyer)表示:「磯崎新是個先驅,他瞭解對建築的需求包含全球性與地方性,他瞭解這兩股力量屬於單一一種挑戰。」
布雷爾說:「許多年來,他一直嘗試確保全球擁有悠久建築傳統的區域,不要受限於那種傳統,而是要協助散播這些傳統,同時向世界其他地方學習。」
磯崎新除了是第46屆普利茲克建築獎桂冠得主,同時也是第八名榮獲這項殊榮的日本建築師。這個獎項的得主可獲得一枚銅質獎章和10萬美元。
歷史淵源
普利兹克建筑奖像一架选拔建筑大师的机器,目光犀利,下手精准,绝大多数获奖者的确名副其实。它似乎自成体系,从第一届得主菲利普·约翰逊(1979年)开始,到凯文·罗奇(1982年)、丹下健三(1987年)、雷姆·库哈斯(2000年),勾勒出一条影响深远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潮脉络。
它能打破地域偏见,三位日本人和两位拉丁美洲建筑师的入选,显示了评选范围的全球性特征;出生于巴格达的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2004年)的登场,多少弥补了它在性别取向上的一些遗憾;而对弗兰克·盖里(1989年)的关注,足以表明它的前瞻和远见:当时盖里只在美国西海岸做过一些美学冒险性建筑,其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尚未出现,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弗兰克·盖里确实能够为世界创造惊人的建筑。
一个奖项成为伟大,是因为获奖者足够伟大,而这首先要求评委们足够睿智,评选程序足够公正。在短短的27年时间里,普利兹克建筑奖迅速崛起,31位得奖者如群星闪耀,风光无限。其声势压过了百年老店“英国皇家建筑师金奖”(RIBA)、奖金更丰厚的“日本国家艺术大赏”和丹麦“嘉士伯”奖、重视单个作品的美国建筑师协会(AIA)“国家荣誉奖”等权威大奖,成为建筑界公认的至高无上的奖项。
歷年得獎作品巡禮
那些年的普利茲克,建築界的諾貝爾獎
- 普利茲克建築獎作品
國際和環球博覽會或世博會[1]
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屋頂[2]
國際和環球博覽會[3]
國際花園展大廳[4]
2014普利茲克建築獎獲得者—坂茂(日本)紙音樂廳[5]
2014普利茲克建築獎獲得者—坂茂(日本)紙音樂廳[6]
2013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伊東豐雄(日本)[7]
2013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伊東豐雄(日本)[8]
2013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伊東豐雄(日本)[9]
2012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王澍(中國)代表作品之一:寧波歷史博物館[10]
2011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愛德華朵·索托·德·莫拉(葡萄牙)代表作品之一:布加拉市政體育館[11]
2010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妹島和世、西澤立衛(日本) 代表作品之一:金澤21世紀美術館[12]
2009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彼得·卒姆托(瑞士)代表作品之一:瓦爾斯溫泉浴場[13]
2008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讓·努維爾 (法國) 代表作品之一:阿格巴塔[14]
2007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查理·羅傑斯(英國) 代表作品之一:油井大廈[15]
2006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保羅·門德斯·達·洛查(巴西) 代表作品之一:獅子山黃金體育場[16]
2005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理查·羅傑斯(美國) 代表作品之一:舊金山聯邦大廈 [17]
2004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薩哈·哈帝(英國) 代表作品之一:大橋館[18]
2003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約恩·烏松(丹麥) 代表作品之一:雪梨歌劇院[19]
2001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赫爾·佐格和德梅隆(瑞士) 代表作品之一:泰特現代藝術館[20]
2000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雷姆·庫哈斯(荷蘭) 代表作品之一:第二階段劇院(Second Stage Theatre)[21]
1999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諾曼·福斯特(英國) 代表作品之一:千禧橋 [22]
1998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倫佐·皮亞諾(義大利) 代表作品之一:關西國際機場[23]
1997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斯維勒·費恩(挪威) 代表作品之一:挪威冰川博物館[24]
1996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拉斐爾·莫內歐(西班牙) 代表作品之一: 庫塞爾音樂廳(Kursaal Palace)[25]
1995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安藤忠雄(日本) 代表作品之一: 長良川國際會議中心 [26]
1994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克里斯丁·德·波棕巴克(法國) 代表作品之一: 柏林法國駐德使館[27]
1993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槙文彥(日本) 代表作品之一: 東京體育館[28]
1992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阿爾瓦羅·西扎(葡萄牙) 代表作品之一: 1998年世界博覽會葡萄牙館[29]
1991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羅伯特·文丘里(美國) 代表作品之一: 英國國家美術館塞恩斯伯里側翼 [30]
1990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阿爾多·羅西(義大利) 代表作品之一: 伯尼芳坦博物館(Bonnefantenmuseum)[31]
1989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法蘭克·蓋瑞(加拿大/美國) 代表作品之一: 華特·迪士尼音樂廳[32]
1988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奧斯卡·尼邁爾(巴西 代表作品之一: 巴西利亞大教堂[33]
1988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戈登·邦沙夫特(美國) 代表作品之一: 拜內克珍本及手稿圖書館[34]
1988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戈登·邦沙夫特(美國) 代表作品之一: 拜內克珍本及手稿圖書館[35]
1987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丹下健三(日本) 代表作品之一: 東京聖瑪麗亞大教堂[36]
1986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哥特佛伊德·波姆(西德) 代表作品之一: 伊格來西亞青年中心圖書館[37]
1985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漢斯·霍萊因(奧地利) 代表作品之一: Abteiberg博物館 [38]
1984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理察·邁耶(美國) 代表作品之一: 高等藝術博物館(High Museum of Art)[39]
1983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貝聿銘(美國) 代表作品之一:美國國家藝術東樓[40]
1982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凱文·洛奇(美國) 代表作品之一:哥倫布騎士的建築(Knights of Columbus Building)[41]
1981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詹姆斯·斯特林(英國) 代表作品之一:西利歷史圖書館[42]
1980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路易斯·巴拉甘(墨西哥) 代表作品之一:衛星城Ciudad Satélite[43]
1979年首屆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菲利普·詹森(美國) 代表作品之一:玻璃屋(Glass House )[44]
獲獎獎金
获得者将得到10万美元奖金、一份证书和一个铜制奖章(从1987年起,在1987年之前用的是限量发行的亨利·摩尔(Henry Moore)的雕像)。由美国总统颁奖并致辞,在享有盛名的建筑物如白宫、古根海姆美术馆等地方举办颁奖会,印制刊物并举办巡回各国的得奖作品展。
奖章正面图案的设计是以有“摩天楼之父”美称的芝加哥著名建筑师Louis Sullivan(沙里文)的设计为基础,刻有“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Pritzker建筑奖)字样,获奖者的姓名刻在奖章正中,奖章背面刻着亨利.沃顿1624年在其《建筑的要素》一书中提出的建筑的三个基本条件:“坚固、实用、愉悦”。
評選规则
提名程序每年从年头到年尾,截至于第二年的1月。截至期后收到的提名自动被视作下一年度的提名。每年有40多个国家的500多位候选人被提名。虽然建筑学并不包括在诺贝尔奖范围以内,Pritzker建筑奖的国际评委会还是参照诺贝尔奖的评选方式,由全球著名的权威建筑设计师、作家、艺术家、学者、批评家以及象前IBM主席这样的国际工商名流等组成的评委会经过了深思熟虑,最后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法来决定最终评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