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日报
《星岛日报》是由华侨富商胡文虎于1938年在香港创办的中文报章,同年还出版《星岛晚报》及《星岛晨报》,虽然该报刊含有“星岛”二字,但与常被称为星岛的新加坡并无关联。于日占香港期间《星岛日报》改为《香岛日报》,1945年8月底,日本投降后再度变回《星岛日报》,另外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华人聚居的地区均设有分部。1999年,胡文虎女儿胡仙把《星岛日报》及星岛集团有限公司股权卖给私募基金Lazard Asia。有“烟草大王”之称的何英杰长孙何柱国于2001年透过泛华集团控股,向该基金购入星岛集团,自此星岛日报转为亲共。
现时董事会主席及大股东是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烟草公司何柱国、其子何正德是集团其中一名执行董事。星岛日报母公司为星岛新闻集团有限公司(Sing Tao News Corporation Limited)。
根据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2019年发表的传媒公信力调查,《星岛日报》[1]公信力评分比上次调查大跌近1分,只得5.16分,在本地报纸排第9位。
目录
历史
《星岛日报》自1938年创刊开始,胡文虎一直支持中国国民党及中华民国政府。《星岛日报》亦与港英政府关系密切,除了逢星期五刊登政府宪报外,亦常刊登政府公告。此外,亦与政府新闻处合作举办一些宣传政府政策的活动。
1998年,受到亚洲金融风暴影响,胡仙于地产及股票投资严重亏蚀,加上卷入“胡仙案”,星岛集团被逼出售拥有《天天日报》的文化传信。
亲共商人何柱国的泛华集团于2001年向Lazard Asia购得《星岛日报》51.4%股份[2],何于1998年获委任为全国政协委员,他亦是北京大学校董,自此星岛日报立场转为亲中共。
星岛日报对香港民主派报道偏向负面,较少报道对政府不利的丑闻和反对政府的声音,但不会像亲中共报纸般直接以“反对派”称之,有别于如《香港商报》、《大公报》、《文汇报》和《成报》等香港“左报”的行列。
星岛日报旗下有一份免费报纸《头条日报》,立场与星岛日报一致,专栏绝大多数都是建制派、亲中共或亲建制派人士。
海外业务
各海外版有一定的编辑自主权,在报道新闻时其立场与香港版不一定相同,对于当地地名等使用当地通用的传统译名而不是香港在1997年之后开始使用的大陆官方译名。
就海峡两岸政治立场来说,各海外版在当地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驻外机构之间、及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亲中华民国华侨社团之间一般保持一定的中立立场,在报道当地新闻时一般也如实报道双方的活动,而不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使用的台湾机构、官职代语。
现在发行的海外版有欧洲版、美国版(美东、美西)和加拿大(合营公司)(加东、加西)。
2020年2月6日,星岛新闻集团以“经营环境而作出商业调整”为由,突然宣布结束自1982年发行的澳洲版业务,并将公司清盘。20多名员工未能获得即时遣散赔偿和欠薪约40万至50万澳元,需向澳洲政府的基金申请欠薪和补偿。有员工批评公司不近人情。而澳洲版在2017年时已经多次裁员。
视频
星岛日报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澳大利亚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冲击,人民网,2017-03-20
- ↑ 香港老版中文报纸《星岛日报》再度易主,东方网, 20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