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韶山东方红(赵晓舟)
作品欣赏
日出韶山东方红
我对湖南韶山的印象起源于儿时看到的宣传资料,真正向往韶山冲是因为这里诞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未曾想到事隔三十余年,自己的愿望竟然在不经意间实现了。
(一)烟雨韶山冲
金秋十月,上级单位宣传与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在湖南韶山举行,根据安排,会前首先举行向毛泽东铜像献花蓝仪式。
10月13日,韶山毛泽东同志铜像广场花如海、人如潮,《东方红》的歌声响彻云霄,来自各全国相关单位宣传条线的与会代表40余人,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深深敬意和无限怀念聚集在这里,举行向主席铜像敬献花篮仪式,用这种朴素而热烈的方式,表达对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敬仰之情。
上午8时30分,烟雨纷飞,青山低垂,百鸟鸣泣,翠竹落泪,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活动正式开始。各位代表在主持人和武警战士的引领下缓缓向主席铜像敬献花篮并三鞠躬。刹那间,整个广场都沉浸在对毛泽东同志丰功伟绩和光辉人生的深切缅怀之中……
接着,会议主持人带领大家面对党旗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宣誓完毕后,现场所有人都随着旋律由衷地唱响那首在心中回荡了多少年的颂歌:“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歌声萦绕在韶山冲的上空,歌声唱出了人们对主席的无限敬仰和怀念,唱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期望,唱出了人们奋发向前、开创未来的豪情壮志!歌声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激荡起阵阵波澜,歌声在韶山的山山水水间久久回荡,大家深情注视着昂然屹立的主席铜像,久久不愿离去……
此景此情,感人至深,不由我诗兴顿起,随即命笔一首:
烟雨韶山冲,云低霜雾重,
青山默不语,竹绿枫叶红。
峥嵘岁月去,天地存伟容,
思想耀中华,丰功千秋颂。
(二)故园论思想
本次会议举办地韶山宾馆位于韶山市韶山冲,是湖南省委、省政府设立在韶山的重要接待单位,自1951年建立以来已先后接待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200多位,胡志明、西哈努克等外国政府、政府党首脑100多位。宾馆距毛泽东同志“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故居约500米,传统园林建筑,下设滴水洞景区、故园一、二、三号楼等。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胜地、红色摇篮。在此召开宣传与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大有思想理论上的寻踪觅迹之感。
众所周知,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的中国化理论,思想政治工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法宝,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刘少奇曾于1951年在《党在宣传战线上的任务》中第一次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对“思想政治工作”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此后一直沿用“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概念。所以,把宣传与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选在此地,使我们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深远历史意义。
此次会议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寻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是我们党建工作面临的一项新课题。把企业文化作为切入点,在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树立企业形象、锤炼企业精神之中贯穿思想政治工作,是一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更新观念,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就会有一个新的提高。
(三)幽壑滴水洞
会议组织大家参观了“西方的一个山洞”——滴水洞,它位于毛泽东故居韶山冲以西约四公里处,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以一小山涧作为出口的狭窄谷地,由于谷深青幽,犹似一洞,山上一泉水从岩石滴下,故称“滴水洞”,俗称“吊水洞”。
滴水洞门楼依山造势,顶部垂着深灰色的石钟乳,中部覆盖着紫藤、络石、乌萝,古趣盎然,上题“滴水洞天”四个朱红大字。门楼崖边的韶山水库波光粼粼,岩上松柏劲拔,给游人以先声夺人之感。进得门楼,临水一亭耀眼,倚栏俯仰,只见山风拂面,又见游道右侧山岩石壁上,倏然从松树间跃出灵气飞动的“滴水洞”三字,正是毛泽东的手迹。道边的黑色山体上,镶嵌着一块块名人留言的青石碑。漫步滴水洞游道,仿如置身诗情画意中,松与竹,青葱得掠人心肺,山花、鸟鸣、清风,使人陶醉。滴水洞内有小溪,曲曲弯弯,幽壑口朝东北而开。小溪沿岸林木繁茂,挺拔的松林中夹杂着茂密的楠竹,而上百种野花漫山遍野地生长着。境幽景优是滴水洞幽壑的一大特点,人在景中如置身仙境。著名党史专家冯文彬这样赞誉滴水洞风光:“三湘灵秀地,洞中别有天。”
滴水洞外竹木繁茂,山涧流水潺潺,处处鸟语花香。这里原为毛泽东祖父的居住地,山洞西北有一个山嘴,传说过去常有老虎在此歇息,故曰“虎歇坪”,现有两只卧虎石雕。据讲解员说,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来到了滴水洞口的韶山水库游泳,兴之所致,随口对原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说:“小舟,在这个山沟里修几间茅房子,老了来住一住,中南局有些小型会议,”于是有滴水洞别墅之建,房屋建筑形式与北京中南海房屋的结构相近似。1966年6月,毛泽东南下视察到韶山,在这里的一号楼住了11天。此次的行程颇为神秘,个中原因至今不明,这种神秘的因素促成了好奇的游客络绎而来。
实际上,参观滴水洞最感人之处不在景,而在于毛泽东同志两次回故乡所留下的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毛泽东在他的《七律·到韶山》中写下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著名豪言壮语,这是对我们后人的激励和鞭策,也是留给我们的巨大精神遗产。
参观滴水洞一号楼结束时,我独自坐在毛泽东曾经坐过的沙发上,凝视着记录伟人往事的一张张照片,回想着讲解员那一段段生动感人的叙述,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方得下边一段文字留作纪念:
滴水幽洞天,虎踞龙盘间,
清泉韶音脆,峡峰碧绿染。
石桥遗韵在,故园藏美谈,
俊秀谁人识,英灵指江山。
韶山归来,令人深思,发人深省,耐人寻味。一个伟人拯救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其思想历久弥新,持续影响着后人。正如墨西哥前总统埃米略·希尔所言:毛泽东通过他一生的伟大教导,不仅给中国人民而且给全世界留下了十分重要的遗产。日本国会议员冈田春夫也说“毛主席和列宁一样,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而且正在创造着历史,是2O世纪最伟大的人物。”美国中国问题专家R·特里尔赞誉“毛是20世纪的魅力超群的政治家。……他的经历,足以使他成为马克思、列宁、斯大林合为一体的中国革命的化身。”今天,我们瞻仰毛泽东同志故居,回顾他老人家的丰功伟绩,重温他的谆谆教导,更加深切地怀念他、崇敬他,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增强了立足本职做好工作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日出韶山东方红,伟大领袖永垂不朽。[1]
作者简介
赵晓舟,男,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