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無事生非·第三幕 第一場

無事生非·第三幕 第一場出自於莎士比亞戲劇《無事生非》,寫作年代應在1598-1599年。該喜劇是威廉·莎士比亞寫作成熟時期的作品,講述了那個時代兩種類型的愛情故事:一個是遵循社會規範與門第觀念,代表傳統結合的希羅和克勞迪;另一個是起初相互嘲諷、各不相讓。最後卻是彼此傾倒。完滿結合的培尼狄克和貝特麗絲。在這部喜劇中,莎翁探討自我意識、男女之間的真誠與相互尊重。以及社會秩序等問題。[1]

目錄

第一場裡奧那托的花園

➤希羅、瑪格萊特及歐蘇拉上。

希羅 好瑪格萊特,你快跑到客廳里去,我的姊姊貝特麗絲正在那兒跟親王和克勞狄奧講話;你在她的耳邊悄悄地告訴她,說我跟歐蘇拉在花園裡談天,我們所講的話都是關於她的事情;你說我們的談話讓你聽到了,叫她偷偷地溜到給金銀花藤密密地糾繞着的涼亭里;在那兒,繁茂的藤蘿受着太陽的煦養,成長以後,卻不許日光進來,正像一般憑藉主子的勢力作威作福的寵臣,一朝羽翼既成,卻看不起那栽培他的恩人;你就叫她躲在那個地方,聽我們說些什麼話。這是你的事情,你好好地做去,讓我們兩個人在這兒。

瑪格萊特 我一定叫她立刻就來。(下。)

希羅 歐蘇拉,我們就在這條路上走來走去;一等貝特麗絲來了,我們必須滿嘴都講的是培尼狄克:我一提起他的名字,你就把他恭維得好像走遍天下也找不到他這樣一個男人似的;我就告訴你他怎樣為了貝特麗絲害相思。我們就是這樣用謊話造成丘匹德的一枝利箭,憑着傳聞的力量射中她的心。

➤貝特麗絲自後上。

希羅 現在開始吧;瞧貝特麗絲像一隻田鳧似的,縮頭縮腦地在那兒聽我們談話了。

歐蘇拉 釣魚最有趣的時候,就是瞧那魚兒用她的金槳撥開銀浪,貪饞地吞那陷入的美餌;我們也正是這樣引誘貝特麗絲上鈎。她現在已經躲在金銀花藤的濃蔭下面了。您放心吧,我一定不會講錯了話。

希羅 那麼讓我們走近她些,好讓她的耳朵一字不漏地把我們給她安排下的誘人的美餌吞咽下去。(二人走近涼亭)不,真的,歐蘇拉,她太高傲啦;我知道她的脾氣就像山上的野鷹一樣倔強豪放。

歐蘇拉 可是您真的相信培尼狄克這樣一心一意地愛着貝特麗絲嗎?

希羅 親王跟我的未婚夫都是這麼說的。

歐蘇拉 他們有沒有叫您告訴她知道,小姐?

希羅 他們請我把這件事情告訴她;可是我勸他們悅,要是他們把培尼狄克當做他們的好朋友,就應該希望他從愛情底下掙撲出來,無論如何不要讓貝特麗絲知道。

歐蘇拉 您為什麼對他們這樣說呢?難道這位紳士就配不上貝特麗絲小姐嗎?

希羅 愛神在上,我也知道像他這樣的人品是值得享受世間一切至美至好的事物的;可是造物造下的女人的心,沒有一顆比得上像貝特麗絲那樣驕傲冷酷的;輕蔑和譏嘲在她的眼睛裡閃耀着,把她所看見的一切貶得一文不值,她因為自恃才情,所以什麼都不放在她的眼裡。她不會戀愛,也從來不想到有戀愛這件事;她是太自命不凡了。

歐蘇拉 不錯,我也是這樣想;所以還是不要讓她知道他對她的愛情,免得反而遭到她的譏笑。

希羅 是呀,你說得很對。無論怎樣聰明、高貴、年輕、漂亮的男子,她總要把他批評得體無完膚:要是他面孔長得白淨,她就發誓說這位先生應當做她的妹妹;要是他皮膚黑了點兒,她就說上帝在打一個小花臉的圖樣的時候,不小心塗上了一大塊墨漬;要是他是個高個兒,他就是柄歪頭的長槍;要是他是個矮子,他就是塊刻壞了的瑪瑙墜子;要是他多講了幾句話,他就是個隨風轉的風標;要是他一聲不響,他就是塊沒有知覺的木頭。她這樣指摘着每一個人的短處,至於他的純樸的德性和才能,她卻絕口不給它們應得的讚賞。

歐蘇拉 真的,這種吹毛求疵可不敢恭維。

希羅 是呀,像貝特麗絲這樣古怪得不近人情,真叫人不敢恭維。可是誰敢去對她這樣說呢?要是我對她說了,她會把我譏笑得無地自容,用她的俏皮話兒把我揶揄死呢!所以還是讓培尼狄克像一堆蓋在灰里的火一樣,在嘆息中熄滅了他的生命的殘焰吧;與其受人譏笑而死——這就像癢得要死那樣難熬——還是不聲不響地悶死了好。

歐蘇拉 可是告訴了她,聽聽她說些什麼也好。

希羅 不,我想還是去勸勸培尼狄克,叫他努力斬斷這一段痴情。真的,我想捏造一些關於我這位姊姊的謠言,一方面對她的名譽沒有什麼損害,一方面卻可以冷了他的心;誰也不知道一句誹謗的話,會多麼中傷人們的感情!

歐蘇拉 啊!不要做這種對不起您姊姊的事。人家都說她心竅玲瓏,她決不會糊塗到這個地步,會拒絕培尼狄克先生那樣一位難得的紳士。

希羅 除了我的親愛的克勞狄奧以外,全意大利找不到第二個像他這樣的人來。

歐蘇拉 小姐,請您別生氣,照我看起來,培尼狄克先生無論在外表上,在風度上,在智力和勇氣上,都可以在意大利首屈一指。

希羅 是的,他有一個很好的名譽。

歐蘇拉 這也是因為他果然有過人的才德,所以才會得到這樣的名譽。小姐,您的大喜在什麼時候?

希羅 就在明天。來,進去吧;我要給你看幾件衣服,你幫我決定明天最好穿哪一件。

歐蘇拉 (旁白)她已經上了鈎了;小姐,我們已經把她捉住了。

希羅 (旁白)要是果然這樣,那麼戀愛就是一個偶然的機遇;有的人被愛神用箭射中,有的人卻自己跳進網羅。(希羅、歐蘇拉同下。)

貝特麗絲 (上前)我的耳朵里怎麼火一般熱?果然會有這種事嗎?難道我就讓他們這樣批評我的驕傲和輕蔑嗎?去你的吧,那種狂妄!再會吧,處女的驕傲!人家在你的背後,是不會說你好話的。培尼狄克,愛下去吧,我一定會報答你;我要把這顆狂野的心收束起來,呈獻在你溫情的手裡。你要是真的愛我,我的轉變過來的溫柔的態度,一定會鼓勵你把我們的愛情用神聖的約束結合起來。人家說你值得我的愛,可是我比人家更知道你的好處。(下。)[2]

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詩人。1564年4月23日,出生於英國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鎮。1571年—1579年,進入斯特拉福文法學校讀書。1587年,開始演員生涯,並開始嘗試寫劇本。1591年,創作的戲劇《亨利六世中篇》《亨利六世下篇》首演。1592年,創作的戲劇《查理三世》首演。1595年,創作的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仲夏夜之夢》首演。1596年,創作的戲劇《威尼斯商人》首演。 1601年,創作的戲劇《哈姆雷特》首演,引起文壇關注。1603年,創作的戲劇《奧賽羅》首演。1605年,創作的戲劇《李爾王》首演。1606年,創作的戲劇《麥克白》首演。1614年,離開倫敦,返回故鄉。1616年4月23日,在故鄉去世。[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