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略館
方略館,為清朝特設的修史機構之一,每遇重大戰事結束,由軍機大臣負責對戰役中形成的各類檔案加以剪裁,以時序進行編纂,呈現出戰役的完整過程,修成帶有紀事本末體特徵的方略或紀略,如《平定三逆方略》、《安南紀略》、《親征平定朔漠方略》等。[1]
目錄
介紹
清朝自康熙二十一年諭纂《平定三逆方略》開始編纂方略。方略館正是為編纂各種方略而設。
方略館的館址直到乾隆十四年纂修《平定金川方略》時才定下。《欽定日下舊聞考》載,「方略館在武英殿垣後。」《清宮述聞正編》載,「武英殿之北為方略館,再折而北東向者,為回子學、緬子學。」《樞曹追憶》載,「方略館在隆宗門外之南,咸安宮之左。本處大庫在焉。」文中的「本處」指「軍機處」。
《重修樞垣紀略》載,「方略館在隆宗門外咸安宮之左。凡本處檔案皆藏庫中。總裁無定員,以軍機大臣領之。每次軍功告蕆及遇有政事之大者,皆奏奉諭旨,紀其始末,纂輯成書,或曰方略,或曰紀略,隨時奏請欽定。亦有他書奉旨交輯者。」文中的「本處」指「軍機處」。《重修樞垣紀略》還載,彭蘊章有《方略館謁留侯祠》詩。上文提到的方略以外的其他書奉旨交方略館輯者,例如《清高宗實錄》載,乾隆二十六年六月諭曰:「劉統勛、何國宗所辦《皇輿西域圖志》,著交與軍機處方略館辦理。」
《聖武記》載,方略館編纂的方略,直到乾隆時期方才體例明備。《歸朴龕叢稿·平定回疆頌序》載,方略纂成,在武英殿鋟版。《切問齋集》載,「各館纂修,專任一書,獨方略館以樞臣總領,於事無所不當問,館書無不匯集。」例如《清穆宗實錄》載,同治七年十一月諭內閣:「粵捻各逆,次第蕩平,著照禮部所請編纂方略,即派軍機大臣恭親王、文祥、寶鋆、沈桂芬、李鴻藻充方略館總裁,督飭提調、總纂等詳慎分編。」恭親王奕訢《敬記》詩注,同治七年,恭親王奕訢奉命充方略館總裁,纂輯《剿平粵匪方略》、《剿平捻匪方略》。
光緒《順天府志·方略館》注曰:「館為軍機章京纂輯方略及值宿之所。」《潘氏東華續錄》載,「方略館直宿章京佩帶請印金牌。」《翁文恭日記》載,「軍機大臣候朝,或飯或臥憩,俱在方略館。」《樞垣紀略》載,「軍機處滿漢章京散直後,在城中則退食於方略館。」《樞曹追憶》載,「軍機章京直班者,退食於方略館之宿舍。宿舍三間,中一間為飯廳,東西屋為二人之臥室。官廚例飯,幾難下箸。」>
參考文獻
- ↑ 清代方略館是什麼機構?從職責功能上,十分鐘了解方略館的發展史,三金資訊網,201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