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纹鸟
斑纹鸟 |
---|
科学分类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 鸟纲 Aves 目 :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 梅花雀科 Estrildidae 属 : 文鸟属 Lonchura 种 : 斑纹鸟 L. punctulata |
斑纹鸟(学名:Lonchura punctulata),俗名鳞胸文鸟、鱼鳞沉香算命鸟、小纺织鸟、乌合毕、乌嘴(喙)毕仔、禾哔仔(客语)、荜雀,是小型鸟类,体长10-12厘米。嘴粗厚黑褐色,上体褐色,下背和尾上覆羽羽缘白色形成白色鳞状斑,尾橄榄黄色。颏、喉暗栗褐色,其馀下体白色具明显的暗红褐色鳞状斑。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山脚和平原地带的农田、村落、林缘疏林及河谷地区。除繁殖期间成对活动外,多成群,常成20-30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活动和觅食,有时也与麻雀和白腰文鸟混群。以谷粒等农作物为食,也吃草子和其他野生植物果实与种子,繁殖期间也吃部分昆虫。分布于尼泊尔、印度、孟加拉国、不丹、锡金、缅甸、斯里兰卡、泰国、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地。[1] 。
目录
外形特征
斑纹鸟雄鸟体长15~18厘米,体重23~39克。它的形态和羽色与八色鸫类有所不同。虹膜为暗褐色;嘴扁阔,呈亮蓝色,嘴峰、下嘴脊部和嘴缘较浅淡;嘴基部及眼周皮肤橙色或绿;跗跖蓝绿色、爪蓝色。前额为淡蓝灰色,额基部近白色;头顶至颈及脸部为灰棕色;眼先为丝绒黑色,并且与宽阔的黑色眉纹相连,伸达后枕两侧;上背及肩羽为烟灰色,稍沾蓝色和銹色;下背为灰棕红色,腰部及尾上覆羽转为深棕栗红色。两翅的翼缘白色,翼角羽缘缀浅灰蓝色,覆羽和羽端均为亮黑色,翅膀表面具有显著的亮蓝色和白色翼镜。尾羽黑色,中央两对纯黑,第三对内 近端部多少沾一些白色,其馀尾羽均具宽阔的白色端斑,呈凸尾型。下体为淡银灰白色,腹部中央较浅淡,有的微染葡萄红色;尾下覆羽纯白。雌鸟通体羽色与雄鸟相似,唯有颈侧至上胸部各羽具亮银白色端斑,形成项圈状。
栖息环境
斑纹鸟属热带森林鸟类之一,在云南栖息于海拔90~1400米热带、亚热带地区平坝和丘陵各种类型的树林中,林缘、溪流边的灌丛和小树上,田坝区的榕树和村寨边的小树上,亦见于竹林等。大多结成数只至十数只的小群静静地栖息,主要在树冠下活动,边叫边跳,甚为活跃。鸣声似"唧-唧-唧……",低柔而富于音韵。它是杂食性的鸟类,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果实、浆果、种子、其他植物性食物和一些小动物,其中有甲虫、蝽蟓,蜘蛛, 小螺、蝗虫、蟓甲、金龟甲、叶甲和天牛等。
斑纹鸟主要以昆虫为食,栖息于热带森林、溪边灌丛或村寨附近的树丛中。常结为10馀只的小群,在树上活动、觅食或静栖枝上,如彩图所示,成对相偎相依。繁殖期多在水面上方矮树及灌丛营巢。生性缓慢,不甚畏人,反应迟钝,飞行滞缓。
生活习性
栖息于平坝、山区、耕地旁及灌丛,也见于环境开阔的草地。成对或集体小群活动。以各种农作物为食。 稀有留鸟。雌、雄鸟外形稍有差别,雌鸟胸部有一条银白色细环。常结小群在热带森林的林冠层活动。个体间相互联系时发出"滴、滴"的柔和叫声。有很强的团队精神,一鸟被网捕获,其馀的鸟会在附近徘徊盘镟,企图搭救同伴,结果往往是整群鸟都被捕捉。